1万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简介一、基本情况万安水库位于江西省万安县城上游 2 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3.69 万平方公里,总库容 22.16 亿立米,是一座以发电、防洪为主,兼有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万安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中明确指出:万安水库灌区渠首部分是万安水利枢纽的一个组成部分1972 年万安水利枢纽复工设计报告,于 1973 年经水电部会同江西省在现场审查,考虑当时原省革委会要求尽量扩大其灌区范围和规模的设想,部审意见书为“同意大 坝两岸各设置一个灌溉引水闸孔,应进一步与吉安地区配合,统筹安排,作好灌区规划,以确定灌溉的最终规模初步估计引用灌农田约 30 万亩 ”经 水电部于 1980 年审查后以(80)电水字第 17 号批准目前设计和施工按灌溉 30 万亩规模的引水渠首,最低引水位 90 米,左岸引水洞过流量 4.0 秒立米,右岸引水洞过流量 15 秒立米70 年代万安水库复工设计时,省水利厅规划设计总院经调查提出利用万安水库右岸灌区解决万泰 30 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万安灌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万安水利枢纽下游,地理位置东径 114○30'~ 114○53',北纬 26○27'~26 ○50'。
整个灌区东西长约 42km,南北宽约 36km,区内土地总面积约 121 万亩2(其中左岸 47.3 万亩,右岸 73.7 万亩)灌区范围行政区划包括万安县芙蓉镇(县城)、百嘉镇、窑头镇、枧头镇、潞田镇、五丰镇、罗塘乡、麻源垦殖场六镇一乡一场和泰和县的上模乡、冠朝镇、塘洲镇两镇一乡灌区内以水稻种植为主,其次有油菜、花生、甘蔗、蔬菜、杂粮等,是江西省吉泰盆地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据统计,2008 年灌区内共有表耕面积 31.9641 万亩,现状土地利用面积30.4527 万亩(其中水田 25.5152 万亩),总人口 24.7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0.5 万人),农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约 1.3 亩,人均纯收入2931 元现有水利设施主要有万安水库左岸灌溉渠系和蕉源、芦源、缝岭三座中型水库的灌溉渠系以及一些小型水库、山塘等,有效灌溉面积 12.97 万亩灌区内交通方便,村村通工程覆盖灌区各乡镇,对外有赣粤高速公路、105 国道,京九铁路及泰和机场,通往全国各地2009 年 12 月万安县委托了吉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完成了《万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报告,2010 年 1 月 9日由省发改委、水利厅组织了专家对该规划进行了评审。
2010 年2 月吉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对该报告进行了修编,本次规划至 2020 年万安灌区耕地总面积 33.8806 万亩,规划灌溉面积31.2171 万亩(其中现有耕地面积 30.4527 万亩,开荒面积 1.9165)整个灌区是一座以万安水库、蕉源水库、芦源水库和缝岭水库为骨干水源、串并众多中、小型水库和小塘堰联合进行灌溉的大型灌区区内主要河流有赣江及其支流遂川江、土垅河、通津河、廓埠河、3苏溪河、龙溪河和云亭河,水资源条件较好万安水库座落在赣江中游,是一座以发电、防洪为主,兼有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址控制集雨面积 3.69 万 km2,水库总库容 22.16 亿 m3,调节库容 10.19 亿 m3;蕉源水库座落在赣江支流通津河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坝址控制集雨面积 83.7km2,水库总库容 2500 万m3,调节库容 1912 万 m3;芦源水库座落在通津河支流芦源水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坝址控制集雨面积 50km2,水库总库容 1908 万 m3,调节库容 1228万 m3;缝岭水库座落在云亭河支流缝岭水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坝址控制集雨面积39.3km2,水库总库容 2261 万 m3,调节库容 1598m3。
光明水库座落在赣江支流土垅河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1)型水库(实达中型),坝址控制集雨面积68km2,水库总库容 1572 万 m3,调节库容 650 万 m3;灌区内尚分布 11 座小(1)型水库,兴利库容 1531 万 m3二、工程投资估算主要建筑工程量: 1、工程量:完成万安水库灌区工程建设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178.40 万 m3,石方开挖:41.38 万 m3,土方填筑 :29.67 万 m3 ,砌石工程:413.42 万 m3 ,混凝土工程:17.32 万 m3 ,钢筋制安:2916t 2、工程投资完成万安灌区工程总投资为 33463.37 万元,其中骨干工程总投资 31341.92 万元,田间工程总投资 2121.42 万元三、工程效益本工程效益主要有增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增产效益:规划项目实施发挥效益后,灌区规划总灌溉面积31.2171 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 8.5911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656 万亩,年增产粮食 4600 万 kg,年增产值 4668.04 万元生态效益:灌区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后,形成乔、灌相结合的绿化格局,呈现平原林网化、沟坡果林化的优美景象,使灌区变得更加秀丽多姿,改善了灌区的生态环境。
经济分析本工程的内部收益率为 EIRR=10.17%,大于社会折现率 8%;经济净现值 ENPV=+7346 万元大于 0,经济效益费用比1.229 大于 1.0可见实施本规划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国民经济评价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