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教学目标】1.写清楚某种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2.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教学重难点】1.写清楚某种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2.在叙事中融入真情实感教学准备】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单、习作单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围绕习作要求,补充题目,联系生活,选择合适的事例表达生活的美好2.学习运用“描写内心”“展开联想”等方法写出自己的美好感情教学过程】板块一 探究“美好观点”,确定写作素材1.谈话导入,激发联想一条河,因为有了青草、绿树、野花的点缀,变得更加美丽多姿;一座山,因为有了蓝天白云的映衬,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我们的生活,也因为各种美好的事物而变得更美好想一想: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2.出示课件,发散思维课件出示:习作:_____让生活更美好点拨:看一看习作要求中的提示,想一想:哪些事物让生活更美好呢?你获得了哪些新的启发呢?3.全班交流,感受美好4.教师梳理,提炼素材1)我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如读书、集邮、唱歌、看电影、运动健身等2)我们家庭的日常生活,如家庭聚会、全家旅行、亲子活动等。
3)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如参加了自己和同学最喜欢的某项活动、某个社团等4)我们养成的好习惯、好品格,如做事认真、诚实守信、不怕困难、善于动脑等教师小结:前三类都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是有形的,第四类是人的习惯、品质,是无形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选择感受最深的素材来写5.确定写作素材,分享美好观点1)示例引路引导: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我们来听听三位小伙伴的分享吧课件播放三位同学的录音)课件出示:你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现在去爷爷奶奶家可以坐高铁了,比以前快了两个小时;妈妈买菜时,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支付,非常方便、快捷·我想到的是音乐听听音乐,唱唱歌,会让我放松、开心·我的答案是种花把种子种下去,等它们发芽,看它们慢慢长大,很有成就感2)点拨:听了三位小伙伴的分享,你有什么发现呢?(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三位小伙伴都融入了自己的感受、感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音乐让人心情愉悦,身心放松;养花种草给人带来培育生命的成就感做这些事让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满足,令他们的生活更美好4)补充题目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请选择一种事物填写在习作题目的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想一想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份美好。
5)全班交流学生初步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相机点评,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写作素材设计意图】“______让生活更美好”是一个半开放性的话题题目中,“生活”的概念很大,“美好”的感受范围也很大话题的选择和确定,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生活中的那些美好事物进行初步整理和有效筛选依托教材中“习作提示”的精准导向,启发学生将美好瞬间呈现出来,将美好事物不断具象化,使选材水到渠成板块二 回顾精彩生活,分享美好事件分享美好事件1.点拨:《竹节人》这篇课文里,竹节人给范锡林爷爷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和美好的体验想一想:范锡林爷爷围绕竹节人写的哪些事让你感受到这种乐趣和美好呢?(课件出示《竹节人》原文)2.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范锡林爷爷通过生动描述“我们”做竹节人、玩竹节人和老师玩竹节人的这些故事,让我们体会到竹节人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的童年生活变得更美好4.小组交流当你确定了自己要分享的这个话题的时候,你想起了哪些和这个话题有关的事情呢?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这些美好的故事5.全班交流根据你确定的话题,谁能分享一下你心中最美好的事情?6.引导评价:这件事情是否是围绕所选的话题来说的;事情是否让你的生活受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课文《竹节人》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感知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分享美好的表达方式,进而唤醒学生心中的美好事件,不断激发学生的表达意愿在学生交流后引导评价,使他们的表达更准确,思路更清晰板块三 列出写作提纲,梳理“美好”经过1.明确写作要求1)课件出示写作要求课件出示:·写清楚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它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写的时候注意把原因写具体2)思考:读了习作要求,你认为如何达到这个要求呢?(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可以通过某些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详细;“它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要把想法和感受融入具体的事例当中2.示例引路,列出提纲1)引导:在《竹节人》这篇课文里,范锡林爷爷是如何把老师玩竹节人这个故事写清楚的?(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上课玩竹节人被老师没收了—下课去老师办公室的窗外找竹节人—没有找到竹节人,很不高兴—看到老师在玩竹节人,很开心教师小结: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能把事情的经过表现得更具体、更生动3)自主学习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事情的过程写下来(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如《书法让生活更美好》这篇习作,提纲上可以列出:因临帖不顺利而郁闷—得到老师指点后继续练习,有了小小进步而开心—参加书法展示受到老师鼓励而充满信心—意欲更上一层楼而更加坚定信念教师小结:故事当中融入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才能体现让生活“更”美好5)学生修改自己的写作提纲3.想一想:这件事为什么会使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有哪些原因,哪些感受?课件出示:书写更漂亮了,学习时更有自信了;心态更宁静、沉稳;对传统文化的感受更深了……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提纲设计意图】再次联系课文《竹节人》,回顾作者写“老师玩竹节人”的精彩片段,理清写作思路,将单元课文的阅读与习作策略的指导紧密结合,并指导学生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将教材资源有效整合,也能借此展现习作的完整指导过程板块四 根据习作提纲,尝试写出“美好”1.学生根据习作提纲,尝试写作2.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点拨第2课时【课时目标】1.写清楚某件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2.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3.乐于分享习作,虚心听取他人建议,并再次修改习作教学过程】板块一 拟定评价标准,分享习作1.谈话导入,引发思考上节课我们根据自己所写的习作提纲,初步完成了习作根据习作的要求,你觉得什么样的习作才是优秀的呢?2.师生共同梳理评价标准,教师相机小结。
课件出示:评价单评价标准自己评价同桌评价习作是围绕自己选择的某个词语来写写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了让生活更美好的原因文章的描写生动,很有趣味同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评价标准,评价习作1)自评:对照评价标准,你认为你能得几颗星呢?请画一画2)互评:和同桌交换习作,你认为他可以得几颗星呢?对于同桌的习作,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把它写在评价单上设计意图】根据习作要求,师生共同梳理明确的评价标准,不仅再次加深了学生对习作要求的认识,还为评价作文作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这样便于学生通过对照发现习作中的优劣之处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交流分享中感受写作的乐趣,促进习作素养的提升板块二 梳理共性问题,点拨表达方法1.全班交流,梳理问题1)没有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2)没有把具体的原因写明白。
3)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4)习作的语言不够生动2.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寻找修改方法你能够帮他们解决哪个难题呢?全班讨论,教师结合学生习作相机小结1)解决问题一: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重点关注是否把表现事情过程的思维导图写清楚了,再根据思维导图写清事情过程2)解决问题二:引导学生写清事情发生的原因,为后文的展开作铺垫3)解决问题三:在写清事情的过程中多次穿插“想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4)解决问题四:运用多种细节描写把习作中详写的部分写生动课件出示:·没有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检查思维导图·没有把原因写明白——写清原因·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穿插“想到的”·习作的语言不够生动——细节描写过渡:为了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融入具体的事例中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融入具体的事例当中去呢?3.例文引路,点拨方法1)寻找让你感受深刻的语句①点拨:在“老师玩竹节人的故事”中,你觉得哪些语句最吸引你?②学生交流学生读“老师玩竹节人的故事”中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子,说感受③教师引导:这些语言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所以吸引了你你从同桌的作文当中捕捉到了哪些体现作者美好情感的语言呢?请把它们圈画出来。
板书:融入感情)(出示分享提示)课件出示:你从哪些语句当中感受到了作者美好的感情?用红笔圈画出来,再想一想你圈画的理由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①请两组同桌交流一位同学读习作片段,另一位同学分享阅读感受②教师随学情需要引入教材范例,相机点拨a.预设:学生作品中有关于心理描写的句子,教师相机点拨示例引导:下面是《窃读记》的某个片段,你从哪些句子当中感受到阅读带给作者的美好感受呢?课件出示: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学生找出相关句子,交流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这份美好的感情?这样描写又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更能体现出我们对那件事物的感情板书:心理描写)b.预设:学生作品中有展开联想的句子,教师相机点拨示例引导:下面是《全神贯注》中的一个片段,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罗丹创作时专注的美好?课件出示: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口气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思考:作者又是运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这份美好的呢?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板书:动作描写 展开联想)③教师小结:看来我们在记录美好时,可以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展开联想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板书: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展开联想)【设计意图】习作支架能够缓冲“习作难度”,助推“思维深度”,提升“表达高度”,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设计的“心理描写”和“展开联想”这两个表达支架,让“融入感情”这个对学生来说无从下手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这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中“融入感情”的教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