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体育教学论文:《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2+1”教学的高效课堂实践与分析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4.04KB
约10页
文档ID:447006369
体育教学论文:《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2+1”教学的高效课堂实践与分析_第1页
1/10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2+1”教学的高效课堂实践与分析摘要:经过近两年的“2+1”教学实践,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2+1”教学实验已转向高效课堂模式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和方法来达到各种形式课堂的高效课堂模式,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最后在各方面的调查和对比中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模式是可以达到高效课堂教学效果的,在实验过程中是可行的,希望能作为一个实例给广大同仁带来借鉴,并得到交流和审视,从而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关键词:新课标 “2+1”教学 实例 高效我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2+1”教学实验已接近两年了,这也是我校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以来,申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立项后实验课的第四学期2+1”教学实验是指每周实行2节常规课,1节校本特色(篮球)课的教学模式在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总课题组的监督下,在市教研室和市《冯伟华名师工作室》的直接指导下,实验开始的第一学年,从2011级抽取初一年级2个教学班开展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2+1”实验教学,抽取了2个对照班进行比较,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后,再从2012年9月份开始,一直到2013年6月份,我们从初一增加4个班进行教学实验,对照班减少为1个班,并由原来的普通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有成功与矛盾的实例,现将我校一年来如何走向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验实践介绍给同行们,供广大体育工作者交流,同时也希望广大同仁为我校体育教学的高效课堂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出切实有效的宝贵意见。

一、在“2+1”教学实验中,通过分小组教学的实践,达到校本特色(篮球)课的高效课堂1.下苦功耐心培养好小组长,为今后的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在学生中,往往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挖掘,并加以耐心的培养,让你培养的小组长在实践中起到作用,他不一定是全班最好的,因为最好的往往只有三两个,而我们全班的小组长却要七八个,因此在选择小组长时除了运动能力突出的外,还可以选择一部分运动能力中上,但很负责任而且可以热心帮助同学们共同进步的学生在上一年的实验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把全班分成八小组,平均每小组5—6人,其中男女各4个小组(如果有些班女生特别少的,也可分成女生3小组,男生5小组),每组选一小组长,先由体育委员选出,再由老师与体育委员讨论决定,选出一批能力较强、负责任的体育小组长,我已在开学第一节体育课时发了一张纸给学生,让他们写出自己上体育课的心愿,其中有一条是否想当体育委员或体育小组长的,然后对照着与体育委员讨论商量决定小组长人选,这些前期工作做好了,定下来的小组长就不会“抗拒”和抵触最后就是利用课堂的课前、课后和间隙,或者上学前、放学后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和指导,当然还要写一些小纸条给小组长带回去加以练习和读熟,这个培训过程要2--3周左右,当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与练习中也要继续对小组长进行强化和引导,每当下节课有新练习内容时,更要提前通知小组长进行培训或写小纸条。

当这一切准备就绪后,接下来的分组教学和练习就容易得多了,老师的工作也会越来越轻松,学生(特别是小组长)的成功感也越来越得到强化,课堂的高效性也越来越明显,整堂课从学生的运动技能、运动感知、运动表象等等,都可以看得出他们的收获是满足的,表情是疲惫与微笑的2.充分利用好体育小组长的作用,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在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篮球基本功和熟悉球性练习后,他们均有了一定的基础,然后在分组方面要讲究科学性和可行性,使每一小组成员运动能力大体平衡,这样小组长才会的盼头,才会有努力带领小组同学战胜其它小组的激情小组长培养出来了,小组成员又分好了,在平时的篮球课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做热身运动到教学练习全过程,均由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带领完成,老师负责巡查督促,及时引导纠正,让其充分发挥自主管理的能力由于每个班每周只有一次篮球课,因此,在安排本班上篮球课时要选择没有那么多其它班上课的时间为好,并与其他老师协调好,因为篮球课要用到的篮球和场地都比较多,以免做成互相干扰在体育委员带领完成热身运动后,让小组长带领小组同学到指定的场地完成老师交付的练习任务或新内容的学习,小组长进行督促指导和,老师巡视检查和引导纠正。

通过以上的管理和实践,学生的篮球课是高效的,篮球运动能力提高很快,由原来的不会拍球、运球、投篮、运球上篮等,现在100%都学会了以上的篮球基本功,特别是篮球的球感和篮球的意识有了明显的进步在本学期期末的一份调查问卷中可充分体现出同学们对篮球的热爱和期待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85%和13%的学生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课堂的管理变得规范和规则了;87%和10%的学生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篮球基本取得明显进步;90%和6%的学生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期待体育课的到来二、在“2+1”教学实验中,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实践,达到实验课的高效课堂1.如何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调动他们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学生的篮球认识和基础较差,我们通过最基础的拍球、运球、抛球等熟悉球性的练习,让学生尽快沾上篮球;采取各种拍球抢球游戏,抛球接力游戏,小组运动球比赛,小组投篮比赛等增强练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尽快爱上篮球;另外还通过小组展示让每小组成员均有体验成功的经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达到增强学生成功感的喜悦心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尽快学会篮球这是“2+1”教学实验篮球课高效课堂的坚实基础,经过一学年的实验教学,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有80%和21%的学生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对实验课有兴趣;科学选择适合初一、初二学生较容易掌握的篮球学习和练习内容,更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性,从调查问卷来看,有83%和12%的学生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在实验课中的积极性提高了。

兴趣的培养是高效课堂的基础2.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起来后,接下来要进行运球过人或过障碍物、各种传球练习和简单战术配合等的强化训练,先集中讲解、示范后再分小组进行练习,大概2节课后进行小组教学比赛,这个环节是最富有成效和激情的,同学们参与热情最高,采取双循环赛制,每局五分钟,输的队要继续打比赛,赢的队可以休息,这样既可以达到提高比赛的积极性,又有一定的趣味性,还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耐力因为在多次比赛后,他们的体力都会有所下降,要想得到休息时间就必须努力打赢对手,真是一举多得啊!由于学生对篮球课的热爱,但根据我们课题实验课的安排,每周只有一次篮球课,而田径类的跑跳投、体操类力量与垫上运动、小球类的常规教学又不能少,那么如何达到一周2节常规课的高效课堂呢?我们在安排学期课时计划时,就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公布,并要求在期中和期末进行考核,这一切计划都让学生知道了后,所有学生心中就有了一个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他们在篮球课培养起来的运动兴趣和分小组教学与练习的模式,慢慢就渗透到所有体育课中去,而且对每周的篮球课特别期待,特别是对小组循环赛和对抗赛,但他们也知道必须要完成这部分常规课的教学任务才可能到下一次的篮球课。

因此,他们不单想在篮球课能赢对手,而在常规课中也想小组获胜,而且这方面的常规体育运动成绩提高了,对整体中考体育考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息息相关的,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有99%以上的学生认为实验课教学对提高中考成绩很有帮助,因此我们的实验课教学的高效课堂动力是充足的三、在“2+1”教学实验中,通过竞争激励机制的实践,达到“体能素质课课练”的高效课堂1.大家都知道,现在学生的体质、体能大都是在下滑的,但我相信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的体质、体能还是相对稳定或者在逐渐回升的,因为除了有中考体育考试在支撑外,我们已逐渐开展了“体能素质课课练”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但大家更应该知道,如果长期采取“体能素质课课练”的简单的课课练形式,无论是老师或学生都会感到乏味和厌倦的,那么如何使学生在“体能素质课课练”的每一节课中都能达到高效率呢?我们通过课题实验课的“2+1”教学模式平台,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机制的实践,达到“体能素质课课练”的高效课堂2.把全班学生按体能强弱分成均衡的八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400米、600米、800米跑、1000米的计时比赛,以每个小组成员的时间累加为最后成绩,每周统计一次获奖小组,奖励男女小组中获得第一名的小组,奖品是每人一个运动手环(也可以是其它有意义的运动礼品)。

每次计秒成绩均由学生交叉登记和统计,这样一来各小组成员都会为本小组的荣誉而努力,从而达到高效的“体能素质课课练”课堂3.由于“体能素质课课练”是每节课必须要进行的,我们安排这个环节在热身运动之后,并且以定时跑的形式进行计时,比如:600米跑时,男生以2分15秒跑完为优秀,2分30秒跑完为达标;女生以2分30秒跑完为优秀,2分45秒跑完是达标800米跑时,男生以3分钟跑完为优秀,3分15秒跑完为达标;女生以3分15秒跑完为优秀,3分30秒跑完为达标1000米跑时,男生以4分钟跑完为优秀,4分15秒跑完为达标;女生以4分15秒跑完为优秀,4分30秒跑完为达标无论跑哪种距离,每节课均跑2次,第二次均减少200米(即400、600、800米),仍按刚才的时间标准要求进行计算,如果两次都能拿到优秀等次的学生均奖励一个手环,如果不达标的学生在上课结束前(即下课前)还要跑第三次,但距离是第二次跑的距离(即400、600、800米),而期中和期末分别累积统计一次,分别获得五个手环的学生将获得“五环少年”称号,分别颁发奖状有意思的是,我班的学生凡是手上戴有手环的,无论在运动场上还是在学习生活上都显得特别自信和自豪,同学们一看到他们戴有我奖励的手环就知道他是体能特别好的学生。

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自豪感和充满信心的情绪特别好,课堂效果必定是高效的,体能练习的效果大家可想如知,长期坚持,收获必然是丰厚的一学年下来,参与实验的班与不参与实验的班进行对照,进步效果是惊人的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有96%以上的学生希望成为“五环少年”,有88%以上学生的意志被激励起来了,体能耐力明显进步和基本进步的学生达到83%和16%因此,实验课的激励机制能使“体能素质课课练”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现将其中一个中等程度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如下:(1)实验班其中一个中等程度的(6班)入学时的《体质》数据统计分析:(如表1、2)表 1 年段:初中一年级 班级: 初一(6)男生 学年度:2012(入学时)班级名称初一初一(6)班男生人数26免测人数0项 目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 重肥 胖人 数比 例人 数比 例人 数比 例人 数比 例人 数比 例身高标准体重520%1350%415%415%项 目优 秀良 好及 格不 及 格人 数比 例人 数比 例人 数比 例人 数比 例肺活量311.5%934.6%1142.4%311.5%1000米跑415.4%623%830.8%830.8%坐位体前屈519.2%830.8%934.6%415.4%50米跑519.2%1038.5%519.2%623.1%班级综合评价优 秀良 好及 格不 及 格人 数比 例人 数比 例人 数比 例人 数比 例311.6%726.9%934.6%72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