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KB
约3页
文档ID:5498707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_第1页
1/3

教案科目:九年级历史 主编:田超亮 授课:田超亮 课  题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 1 课 俄国的十月革命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与性质;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培养分析、比较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十月革命为什么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学会论从史出的论证方法和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和认识苏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认识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习重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学习难点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 学 程 序学 习 内 容 及 预 见 性 问 题 时间 学法指导一、情境导入: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二、解读探究 合作交流(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提问:俄国爆发革命的历史条件有哪些?1、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二月革命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胜利 1、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2、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1917 年 4 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复习旧知,回答问题讨论、归纳、比较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3、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4、动动手: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5、议一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怎样理解? 思维拓展: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有何不同?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

设计表格,进行比较回忆学过的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板书设计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二月革命 1917 年 3 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十月革命 1917 年 11月 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教学反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