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卢卡奇在引言中,强调这一问题不论在无产阶级圈子里还是在资产阶级圈子里都已经成为反复讨论的对象但也正因为这些争论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 就使得必须要搞清什么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因而,卢卡奇在引言中,直截了当地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正统马克思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成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符号’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简而言之,卢卡奇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指的是方法第一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卢卡奇主要强调了“辩证法”的重要性,并且阐释了其重要性的原因在明确原因之后,卢卡奇界定了辩证法的真正意蕴,指出其中心问题是改变现实第一段开头即强调“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接着强调这一定义对于理解它的本质的重要性,因而强调在讨论辩证方法之前,必须先掌握这个定义接下来,卢卡奇解释了原因, 即这关系到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更进一步说, 需要发现理论和掌握群众方法中那些把理论、把辩证方法变成革命工具的环节和规定性。
第二段提及理论能够和实践有这种关系的条件,接下来, 卢卡奇又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论证 因为只有有这个关系时,才可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论的革命作用的前提条件——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才能成为可能第三段卢卡奇进一步谈及理论和革命之间的联系不是偶然的,相反, 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无非是革命过程本身的思想表现第四段卢卡奇强调弄明白理论的这种作用也就是认识理论的本质,即辩证的方法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澄清“辩证的方法”的真正意蕴,卢卡奇批判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界说在他看来, 恩格斯 “对最根本的相互作用,即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连提都没有提到,更不要说把它置于与它相称的方法论的中心地位了”卢卡奇认为,没有这一因素,辩证法就不再是革命的方法,在他看来,辩证法的中心问题是改变现实因此,卢卡奇认为, “批判地”深化辩证方法这一企图必然会导致肤浅平庸,这一将方法与现实、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分离作为方法论的出发点的“批判”将背离辩证法的最核心的本质第五段, 卢卡奇提到通向机会主义理论的伯恩施坦,从方面进一步论证了界定清晰辩证方法的含意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卢卡奇在第二部分主要强调自然科学所把握的事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因为其忽视了历史的变化; 相反,辩证法坚持整体的具体统一性,因而只有把孤立的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即具体的总体。
在第一段, 卢卡奇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即“生活中的什么样的情况,而且是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的情况下,才是与认识有关的事实呢?”对于“何为事实”的回答,卢卡奇批判了经验论将“事实”理解为“解释”,认为在经验论那里,事实已经成为了一种理论而这种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得到事实的做法也得到了机会主义者的接受第二段, 卢卡奇提出, 按自然科学的方式来处理现象看起来可取,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出现的“孤立的”事实群,单独的专门学科等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更加提高到科学的程度,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在这里,卢卡奇提出,辩证法与此相反,其不顾所有这些孤立的和导致孤立的事实以及局部的体系,坚持整体的具体统一性,以此来戳穿社会假象,挖掘假象下面的本质第三段, 卢卡奇阐释了自然科学方法之所以不科学的原因,即不仅仅在于其依据的事实的历史性质,错误来源的实质在于,统计和建立在统计基础上的“精确的”经济理论总是落后于实际的发展因为社会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第四段卢卡奇阐释了用“科学”来把握的事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事实那么,如何才能把握真正意义上的事实,卢卡奇强调必须了解它们本来的历史制约性,并且抛弃那种认为它们是直接产生出来的观点;必须清楚地和准确地掌握它们的实际存在同它们的内部核心之间、它们的表象和它们的概念之间的区别。
第五段,卢卡奇提出,什么才是对现实的认识,即“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 ”为了更明确地界定这一层意思,卢卡奇在此批判了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者的观点具体来说, 唯心主义陷入了把现实在思维中的再现同现实本身的实际结构混为一谈的幻想;庸俗唯物主义者只是用抽象的、与具体的总体无关的规律来解释事实,事实还是抽象的孤立的因此,卢卡奇强调的事实是具体的总体的认识在第六段中, 卢卡奇提出, 在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的马克思主义中,各个孤立的部分的反思联系成为适合一切人类社会的没有时间性的规律,相反, 辩证的方法被取消了,整体被当作不科学的东西被抛弃了对于此,卢卡奇援引马克思的名言,提出,只有在各阶段与整体社会的关系的历史总过程中才能辨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真正区别第三部分卢卡奇在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总体范畴”,强调要将历史理解为各个环节动态的辩证的统一的过程, 理解认识对象时,应该认识它的历史性质和它在社会总体中的实际作用,辩证的总体观实际上是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因此,具体的总体是真正的哲学范畴在第一段中, 卢卡奇强调, 辩证的总体观实际上是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
因此,具体的总体是真正的哲学范畴在此,卢卡奇批判了自然科学的方法、一切反思科学和修正主义的方法论理想拒不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和对抗,卢卡奇认为, 这些矛盾是属于现实本身的本质,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第二段卢卡奇按照如上的角度指出,辩证方法同 “批判” 方法之间的冲突本身是一个社会问题 自然科学被运用于社会时,它就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即认为资本主义是永恒存在的东西, 矛盾只是存粹表面的现象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法,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力图从无产阶级科学中彻底取消辩证法,或者对其进行“批判”的改良这样,使得表现在阶级斗争中的客观的经济对抗消失了,只剩下个人和社会的冲突;资产阶级社会的结构也被确定为一般社会的普遍形式在第三段中, 卢卡奇强调了辩证法对于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即没有辩证法就不可能把历史了解为一个统一的过程卢卡奇还指出, 无论研究一个时代或是研究一个专门学科,都无法避免对历史过程的统一理解问题,因而,辩证的总体观极其重要第四段,卢卡奇再次强调“总体范畴”的内涵,即总体的范畴决不是把它的各个环节归结为无差别的统一性、同一性 只有在这些环节彼此间处于一种动态的辩证关系,并且能被认为是一个同样动态的和辩证的整体的动态的辩证的环节这层意义上,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中所具有的表面的独立和自主才是一种假象。
在第五段中,卢卡奇对“相互作用”进行了阐释, 即其必须超出本来不变化的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必须将其放置于同整体的关系中去理解,因为这种关系决定着一切认识客体的对象性形式一切社会现象的对象性形式在它们不断的辩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始终在变这就是辩证的总体观能够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过程的原因第六段, 卢卡奇认为, 认识现象的真正的对象性,认识它的历史性质和它在社会总体中的实际作用,就构成认识的统一不可分的行动第七段,卢卡奇首先提出, 笼罩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现象上的拜物教为何能够掩盖现实,原因在于,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象性形式掩盖了他们是人与人之间的范畴这一事实,而表现为物和物之间的关系接着卢卡奇具体阐释了辩证的总体观摧毁了它们的物化性质能够使人真正认识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其揭示了经济范畴中人与人的关系第四部分卢卡奇在第四部分论述了黑格尔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似点,即把理论视为现实的自我认识, 但是也指出在现实问题上,黑格尔和马克思分道扬镳的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在历史的发展中,认识到了历史的真正动力:“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第一段,卢卡奇认为,现实就是这种自我设定,自我生产和再生产对于这一点,历史唯物主义同黑格尔关系密切,即都把理论视为现实的自我认识。
但是, 卢卡奇认为它们之间也存在重要的区别,即现实的问题, 历史过程统一的问题卢卡奇提出,马克思责备黑格尔未能真正克服思维和存在、理论和实践、 主体和客体的两重性,黑格尔的辩证法仅仅是一种假象,不是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第二段,卢卡奇提及,马克思通过反对它而达到了“自我理解”的那种哲学,早已是黑格尔主义的倒退回康德去的运动在第三段中, 卢卡奇指出黑格尔和马克思在现实本身上分道扬镳,并指出黑格尔不能深入理解历史的真正动力,即一方面原因是,在黑格尔创造他的体系时,这种力量还不能完全看明白, 而不得不把民族及其意识当作历史发展的真正承担着;另一部分原因是,他虽然想突破,但是仍然禁锢在思维和存在、形式和内容的两重性中在第四段中,卢卡奇强调“概念”神话存在是由于人们对其存在条件的不理解,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破除了概念的神话立足点,即认识到历史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第五部分卢卡奇在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存在物,社会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但是,在无产阶级出现后,才完成了这种认识卢卡奇强调,辩证法是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分不开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是给行动指明方向的认识现实的唯一方法,始终坚持着当前任务与历史过程的总体的关系。
第一段, 卢卡奇首先强调辩证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存在决定意识,只有当存在的核心表露出是社会的过程时,存在才能被看作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卢卡奇还进一步阐释到,虽然纯粹的自然关系在人们面前是不可改变的实体,但是对这种存在的看法也在个人的意识中创造了实践的可能第二段中, 卢卡奇援引马克思的观点,强调人应当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存在物,同时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在此,卢卡奇提到,人不是在封建社会中,而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成了本来意义上的社会存在物,社会对人来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现实第三段中, 卢卡奇进行总结,强调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才能认识到社会是现实,但是对此资产阶级是无意识的;无产阶级的出现才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在卢卡奇看来,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才同时产生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和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进化的总过程的学说 因此,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只不过是无产阶级的社会历史地位的另一面,物产阶级既是自己认识的主体,也是自己认识的客体第四段中,卢卡奇强调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的本质是与无产阶级的“实践和批判的”活动, 即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分不开具体来说, 在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中现代社会的一切生活条件达到了违反人性的顶点,因而, 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必须要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
因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即对现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解,只有从阶级的观点中,从无产阶级的斗争观点中才能产生出来第五段中, 卢卡奇总结指出,是认识现实中心问题和必要前提的总体的方法论观点,在双重意义上是历史的产物具体来说,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形式的、客观的可能,只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无产阶级另一方面, 这种形式的可能只是在无产阶级的发展进程中才变成实际的可能第六段中, 卢卡奇批判地指出,修正主义者把运动和最终目标分开,是向工人运动的最初阶段的倒退 对此,卢卡奇阐释了原因,即最终目标是与总体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斗争的各个环节才获得它的革命意义第七段中, 卢卡奇强调, 在行动问题上, 辩证法是能给行动指明方向的认识现实的唯一方法 在这里, 卢卡奇提到,只要事实是从它们连贯一致的现实性来理解,我们就能看到那些趋向现实中心,趋向最终目标的倾向全文结尾处,卢卡奇再次重申,“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即战胜修正主义和空想主义,, 是一场反复进行的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思想的无情影响的斗争马克思主义正统决不是守护传统的卫士,它是指明当前任务与历史过程的总体的关系的永远警觉的预言家总结综上所述, 在“什么事正统马克思主义”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