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阿登纳的对法和解思想产生之原因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50KB
约12页
文档ID:16897131
浅析阿登纳的对法和解思想产生之原因_第1页
1/12

范文最新推荐------------------------------------------------------1 / 12浅析阿登纳的对法和解思想产生之原因摘要:德法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但是随着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德国力量的削弱以及德法两国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催生了阿登纳的对法和解思想,并在阿登纳的主导下揭开了两国关系史的新篇章德法之间在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对抗和斗争之后走向了和解,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树立了典范,并推动着欧洲走向联合关键词:德法矛盾;阿登纳;和解思想 5847On the Reasons of Production of Adenauer s Thoughts on Reconciliation to FranceAbstract: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Germany and France has been existing for a long time, but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post-war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weakening of the German forces and the commo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Germany and France, it gave birth to Adenauer s Thoughts on Reconciliation to France, and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under the auspices of Adenauer. Germany and France’s reconciliation after centuries of confrontation and struggle, which not only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world deals with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untries today, but promote the European move toward the joint.Key words: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Germany and France;Adenauer ;Reconciliation of ideas目录摘要 1Abstract1---------------------------------------------------------------范文最新推荐------------------------------------------------------3 / 12一、历史上的德法矛盾回顾 2二、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4三、战后德国的分裂与力量的削弱 5四、阿登纳的个人因素 6(一)西德成立后,阿登纳不断提出法德和解的建议 8(二)阿登纳积极支持法国关于建立欧洲煤钢联营的舒曼计划 8 分裂后的德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从 9 到 15 世纪,德意志王权经历了从加强、巩固到衰弱、崩溃的这一过程,尤其是 15 世纪末,王权到了最尴尬的地步,皇帝的权威甚至不如一个诸侯,德国深深陷入四分五裂之中而法国则相反,特别是百年战争的影响,“经受过这场战争以及随着战争而来的破坏的考验,法国变得更加统一、更加巩固”[3]两国的反差刺激了法国统治者,德国王权的疲弱为法国称霸欧洲提供了机遇随着法国谋取欧洲霸权,两国间的敌意与仇怨亦在不断发展 十七世纪是法国真正称霸欧洲的时期,但它的霸权是在和德意志的争斗中确立的16 世纪初,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开始从四周威逼法国,态势对法国极为不利,为此法国力求脱身于这种受钳制的状态,最终意大利成为打破这种状态的突破口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瓦卢瓦王室从 16 到 18 世纪一直在斗争意大利战争简直就是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欧洲的鏖战德法矛盾此时还表现在法国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上,当时德意志分裂为新教诸侯和信奉天主教的诸侯及皇帝法国积极地支持前者,这在政治上导致了德意志帝国持续走向衰败,并于 1635 年介入了三十年战争,战争结果是法国取得德国西部富庶地区,瑞典亦获得诸多领地,而且两国都有权干涉德国内政。

但德国的分裂并没有随着战争结束而结束,实际上反而还让德意志各地方诸侯成了完全独立的势力因此,“三---------------------------------------------------------------范文最新推荐------------------------------------------------------5 / 12十年战争是以法国的胜利以及取得欧洲霸权而告终”[4],明显加深了德法之间的裂痕与敌意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强烈撼动着旧秩序,德意志的两个最大邦国普鲁士、奥地利先后参加六次反法同盟,两国不断争斗的怪圈至此已然形成之后“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人和德国人三次兵戎相见,浴血残杀”[5]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德法仇怨的集中体现 就这样,德法之间的裂痕愈来愈深,难以弥合正是在两国之间的对抗方式愈加复杂、对抗程度不断加深而陷入历史的怪圈难以自拔之时,二战结束,多种因素和压力共同促成了双方关系的变化,两国关系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和解与互信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主基调二、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战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根本变化,这是阿登纳产生和解思想最主要的外在因素。

二战结束后,美苏盟国关系迅速破裂,两大阵营形成,东西方展开全面对抗,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新的国际格局确立,美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欧洲诸国空前削弱这是二战后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这些都构成了德法和解的外部环境曾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国际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基本的结果是改变了旧的力量格局,一些力量大致相等的国家有可能建立一种均势,并防止其中任何一国统治欧洲,从此以后均势概念只在世界范围内才适用,在东西方分裂以后以美国和俄国作为两极才能表达这种概念”[10]欧洲已不是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甚至战后的欧洲已经变成“一个军事真空,一个经济真空, 一个精神上的真空”,美国感觉自己 ‘必须迅速填补这个真空[11]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两个阵营之间的争斗日益尖锐化苏联力量的增长,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席卷欧亚,这些都让西方感到极为不安美国学者弗莱明写道, “共产主义的扩张以及在各地对自由的威胁成为当今压倒一切的---------------------------------------------------------------范文最新推荐------------------------------------------------------7 / 12问题”[12]。

由于美国政治影响力、经济力和军事力的迅速膨胀,使得美国上层感到有必要来领导世界,“必须对俄国扩张影响加以遏制”[13]于是美国开始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振兴和发展欧洲成为美国全球战略最重要的环节为此美国制订了一整套计划来推进欧洲的团结和稳定随着美国推行全球战略,其对德政策逐渐发生变化之前美国倾向于分裂和削弱德国,甚至赞同“使德国成为一个低级的国家,尤其是使它成为一个农业国”[14]但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吹响了冷战的号角,杜鲁门主义也随之开启了遏制政策西方学者指出“杜鲁门主义是一个转折点,这一改变对盟国的对德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影响”[15]此后,美国一反严惩德国的强硬立场,开始大力扶植拉拢德国,竭力把德国纳入西方国家阵营,使之最终为美国的冷战政策服务如果国际形势不发生变化,国际社会继续打压德国的话,德国想取得对法和解是不可能的这是阿登纳的和解思想得以产生的最主要的外在因素  整个德国面对着满目疮痍的经济、痛苦绝望的心态以及关于如何振兴国家的忧虑,德国向何处去?这是政治家们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德国因分裂而大受削弱,也为和解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戴高乐曾说过,“在分裂以后,德国再也不是称霸世界的强大可畏的国家了”[17]这都表明德国的削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恢复国家主权和复兴经济,其首要条件就是要求得对法国的和解只有彻底的恢复经济,才能恢复人民的信心此外,联邦德国在外交上也相当艰难ldquo;在 1949 年 9 月 20 日正式组成的第一届政府中,没有外交部”[18],因为“ 外交事务属于三个占领区盟国高级专员委员会的权力范围”[19]这一切都使得联邦德国执行了靠拢法国、有利于法德和解的政策不过实施这些政策都是以选择西方和依靠美国的帮助为前提的在联邦德国看来,美苏英的实力与国际地位绝非德国所能企及,而法国则不然,法国需要德国,德国也需要法国阿登纳的对外政策正是从德国战败分裂削弱并受控于美国的这一现实出---------------------------------------------------------------范文最新推荐------------------------------------------------------9 / 12发的,同时这也反映了苏联力量的极大增长。

这些使得德国要同时与苏法对抗或保持中立的做法都不可能实现,所以阿登纳提出了西欧联合和法德团结的建议,被称为德国对外政策的支柱联邦德国要完全恢复国家主权,获得平等的权利,必须首先取得法国的谅解历史与地理等诸多因素使得法德利害关系最为突出,法国对德国最为敌视,态度也最强硬,作为二战同盟国和欧陆大国,它在德国问题上依然拥有相当程度的发言权要想改善战后欧洲的国际关系,德国必须首先同法国解决一系列敏感问题要改善德国形象,取得应有的国际地位,必须依靠法国但德国两次发动世界大战,法国都首当其冲,因此对德国怀有极深的疑虑,假使德国不能取得法国的谅解,当然也难以获得其他欧洲国家的原谅尽管法国仍持保留态度,但联邦德国不放弃任何能利用的机会 二战即将结束之时,阿登纳认真回顾了德法两国从古至今结怨的历史,认为德法仇怨“是一道魔鬼的圆箍,一个邪恶的圈套,非破除不可”[24]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加上他在 20 年代所形成的一些改善德法关系的主张,阿登纳逐渐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并在其后的几年之内不断得以完善的对法和解思想为了消除法国人民的恐德病,他于 1949 年的 11 月3 日在会见《时代》周刊记者时,发表了著名的“破冰解冻”演说,表示联邦德国政府决心要与法国重建友好关系。

他说:“许许多多历史上的荆棘挡住了两国人民的视野,阻碍着双方往来的道路但是处在欧洲今天的阶段,‘世仇宿怨’已经不合时宜和法国的友谊将成为我们政策的一个基点”[19]11 月 7 日,阿登纳再次向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发表演说,大力呼吁德法和解在此之后的时间里,他更是在各种公开场合大力宣扬他的对法和解思想,他为促使德法和解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西德成立后,阿登纳就不断提出法德和解的建议@nt。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