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伽利略的苦恼》有感 这本书是东野奎吾的作品,东野奎吾是日本推理小说家1985年,凭借《放学后》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1999年,作品《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年,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获134届直木奖,东野奎吾从而达成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所以这本《伽利略的苦恼》又名《神探伽利略》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书中的几起凶杀案相互独立,又共同表现了物理对于伽利略破案的帮助,同时从警察和汤川先生的视角构成故事的主线,作者总会出其不意,留下线索给读者去想象谁是凶手,但往往故事的结果都是出入意料的而且对于结局的处理往往就是几句话就解决了,比如说第一起案件中的独居女子坠楼而亡,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她的婚外恋对象,看似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案,虽然一开始汤川先生就知道不可能是这样的作案手段,但还是配合女警的实验,并且说出了:任何实验都不是靠想象,必须自己动手去实践所以说现在很多学生觉得:管它呢先记下来再说,倘若你不理解它,即使是你记下来了也是没有用的,你也不会去运用,只有当自己真正的去理解了,你才可以对它如臂驱使 第二起案件中,汤川先生的导师设计杀害了自己蛮横不讲理的儿子,故意邀请汤川先生当晚到场,并且留下了不少的破绽,当汤川先生察觉案子的主谋是自己的导师的时候,希望导师自首能够减轻刑罚,但是导师一开始就希望自己可以被重判老死在狱中,这样就可以不拖累自己的养女,同时也可以让养女,继承自己的遗产。
导师骨子里还是善良的,但三十多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父子,彼此没有见面也没有基础的感情,是儿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进尺拖垮了年迈的父亲,老教授无奈才作出如此决绝的决定,那么错又在谁呢?虽然结局看上去俩个人都解脱了,但是毕竟人死了不能复生,这样做值不值得恐怕只有老教授自己知道了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生活中的经历总结起来无非不就是喜怒哀惧,倘若面对生活都想好好努力去奋斗去活着,那么和死了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么多年都无法解决的事不是凭借这一死了之就可以结束的,面对生活我们要做的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努力地让自己去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逃避困难,这样只会难上加难 第三个故事是一位老人被杀,藏在家里佛像后面的十几根金条也失窃了,警方将四十几岁的保险职员纳入重点嫌疑对象中,她家一贫如洗,加上欠下的巨额债务,一切看起来合情合理,但这个时候作为案件突破口的老人家养的狗不见了,同时保险职员的女儿联糸上了警方,说自己有特异功能,通过水晶吊坠破了案,原来一开始女孩就怀疑了职员,只是通过吊坠给自己增强信心,书中的一句话:科学给于真相,但不是剥夺人心中的信念,虽然小女孩也在摇摆不定,但是由于遵从心中的正义感,她成功帮助破案。
我们也应该想小女孩一样心存正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要害怕邪恶势力,因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东野奎吾是一名优秀的推理小说作家,经常给予读者深深的套路,以至于读者的想法往与故事结局不相同的地方发展,我也期待他的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