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水污染事件赤峰市饮用水污染事件赤峰市饮用水污染状况v事件概况v对市民的影响v政府的反应v事发原因v反思事件概况事件概况事件概况v 2009年7月23日,赤峰市发生强降雨,大量雨水淹没了九龙供水公司九号水源井,水源井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严重超标,由于未能及时检出,导致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截至8月4日,全市共有4300多人因饮用了被污染的自来水到市政府指定的医院就医,被媒体称为建国以来最大的饮用水污染事件对市民的影响对市民的影响对市民的影响v记者8月1日在赤峰市医院以及玉龙、王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几处医疗点看到,包括留观室在内的各病房、走廊甚至社区门前的阴凉处,全是挂吊瓶、打点滴的患者家住赤峰市新建城区玉龙小区居民康国彬对记者说,他家6口人,除了他本人两天前吃药止住了腹泻,其他人都还不见好,全家人这几天什么也做不成在赤峰市医院儿科门诊,成龙家园的居民陈志军一边抱着已经昏睡的儿子,一边焦急地呼喊医生他告诉记者:“儿子已经连续输了2天液了,一点儿饭也吃不进去,又开始拉血了v从7月24日开始,赤峰市新建城区的玉龙、王府、锦秀、水榭花都等8个居民小区,陆续有居民在饮用自来水后出现腹泻、呕吐、头晕、发热等症状。
赤峰市卫生局统计显示:截至8月2日17时,赤峰市新城区自来水污染事件已致18个居民小区累计4322人就医,治愈近4000人尚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对市民的影响患者在赤峰市患者在赤峰市医医院排院排队队等候治等候治疗疗政府的反应政府的反应政府的反应v事发伊始,相关部门反应迟钝,依然坚持级级上报,层层审批的工作模式,致使数万群众在“不明真相”的三天里继续喝着毒水,忍受着“出了厨房,跑进茅房”的痛苦和无奈一起并不复杂却又关系数万百姓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故,在事发三天之内,政府部门既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及时向居民通报事故真相,反而一拖再拖,直到事态恶化到无法隐瞒的地步才被迫向外通报真相,最终造成4000多人致病的严重结果v在追究责任的时候,相关部门不仅无视监管工作的漏洞和迟钝的反应速度,反而把“天灾”当作万能的挡箭牌来为自己开脱责任这种金蝉脱壳的行为招致群众的不满和舆论的批评,使赤峰市的政府公信力大大下降v此外,城市供水属于涉及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公益事业,赤峰市政府却为了城市建设,竟然把它草率地卖到了以追求利润为第一目的,最初没有行业资质的民营公司手里这种做法被网络舆论批评为“草菅人命”,认为赤峰市 政府是这次自来水污染事件的始作俑者,应负主要责任,政府形象进一步受损。
政府的反应v此外,尽管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赤峰市政府的善后工作还是让人满意的不隐瞒,不回避”的宣传态度稳定了居民情绪;免费医疗(赤峰市对发病患者指定8家医疗机构免费诊治,先行垫付200万元救治资金到各医疗单位);消防车送水(7月28日开始,18辆消防车开始向新城区18个小区共5.8万居民定时送水);修建新老城区间供水管道(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新城区水源井污染处理工作,有关部门对自来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等举措平息了居民的不满情绪,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相关官员的问责体现了政府加强卫生监管工作的决心这些措施恰当合理,算得上是舆情应对中的亮点,提升了政府形象政府的反应内蒙古赤峰市消防支内蒙古赤峰市消防支队队官兵在赤峰市新城区官兵在赤峰市新城区长长安小区安小区为为居民送生活用水居民送生活用水事发原因事发原因 应急处置,迟报瞒报 供水企业缺乏经验 建设选址规划不当监管存在漏洞应急处置,迟报瞒报v7月24日晨,该公司工作人员在例行巡查时,发现9号水源井附近地面有存水,且已流入井内公司并没有预料到会出什么问题,但像自来水中添加消毒剂23日21时至24日5时,被淹的9号水源井一直在为新城区居民提供自来水。
25日九龙供水公司办公室主接到十多个居民,反映自来水有异味检验人员在接到后赶到居民家中取了水样,拿回公司进行化验九龙供水公司这时意识到可能是水质出了问题,向赤峰市卫生监督所和建委报告了情况7月26日改公司才向所辖社区的居民发出公告,提醒居民,不要直接饮用生水晚上12点,赤峰市人民医院开始对新城区的患者开辟绿色通道,进行免费治疗供水企业缺乏经验v2003年,赤峰市开始进行新城区的开发建设,而要铺设大量管道的水、热、燃气却因为资金的原因迟迟定不下来赤峰市自来水总公司表示没有能力为新城区供水这个时候,已经从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的九天建化集团进入了政府的视野2003年6月15日,九天建化集团开始筹建九龙供水公司,这也是该集团第一个水厂当时集团并没有供水资质,但政府当时更多地考虑资金的问题,允许边建设边拿资质在先后投入1亿元左右固定资产后,2004年11月24日,九龙供水公司具备了供水条件,并于当年12月16日获得了供水资质于是,这样一个在水务方面缺乏经验的名营企业开始为新城区供水建设选址规划不当v赤峰市建委主任郭明达说,九龙供水公司将水源井设置在离排污泵站仅150米内,选址不妥当时,在新建城区建设的时候,主要考虑了速度,在规划方面考虑得不周到,选址规划由市建委、规划局、新区办,还有景观委员会共同研究,从建委这个行业管理职能部门来讲,这是监管不到位的表现,对不起新建城区的居民。
监管存在漏洞v通过这次自来水污染事件可以看出,供水公司以及有关部门平时疏于对水源进行检测和监控水源井及自来水被污染,应与相关部门及企业内部的监测工作不到位有关反思反思污心甚于污水v水污染事件也让赤峰市相关政府机关对事关重要民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相当落后和不认真,污染的原发地九龙供水公司的9号水源井离污水井太近,这个在设计建设阶段就应有市建委监察部门可以明显发觉并严格制止之,而作为一个为全市人民提供饮用水的九龙供水公司的取水井居然未设密封保护装置且无人员值守,让人可以用“官商勾结”怀疑污染之前供水公司与主管部门在民生意识上的双双缺位 v事发后,经监察、卫生、建设等公用部门组成的6个调查组的全面调查,表明九龙供水公司的供水工程在建设选址、规划设计以及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监管等多方面都存在问题,尤其是主管部门在水污染已经大面积铺开时仍不能及时向市民公开真相,拖延了对市民的及时提醒,在这方面政府部门的低效率被曝光引人注目之下甚至令人发指反思v当今中国诸如赤峰水污染这样的严重环保事件此起彼伏层出不穷,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中国正在享受着经济连年高速发展所创造的物质利益,但也必须承受因长期忽视环境保护而造成的种种后果,赤峰水污染事件的典型之处在于它的发生是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多方忽视环保以及没有根本建立起科学的防污治污体系的后果,它的可怕性在于,其隐患非只存在于内蒙古一地,而存在于中国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