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件甘蓝育种

206****923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1MB
约48页
文档ID:54302714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件甘蓝育种_第1页
1/48

甘蓝育种 (Cabbage breeding),,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起源于欧洲地中海沿岸,栽培历史约四千年,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长,面积较大的蔬菜之一17世纪末期由俄国传入我国黑龙江及新疆等地2003年种植面积88万公顷左右,居我国叶菜类蔬菜的第二位讲述目前甘蓝种质资源、育种主要目标、育种途径和方法和良种繁育体系等普通甘蓝( var. capitata L. f.alba DC.)红球甘蓝( var. capitata L. f. rubra Thell.)皱叶甘蓝( var. bullata DC.)抱子甘蓝( var. gemmifera DC.) Brussels sprouts羽衣甘蓝( var. acephala DC.) Kale球茎甘蓝( var. caulorapa DC.) Turnip cabbage白花芥蓝( var. alboglabra Bailey)White mustard花椰菜(var. botrytis DC.)Cauliflower青花菜( var. italica Plenk) Broccoli,( 一)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的变种及类型,,结球甘蓝,一 种质资源及分类,普通甘蓝,皱叶甘蓝savoy cabbage,结球甘蓝的茎短缩,顶芽发达,生长前期开放生长,后期心叶抱合生长形成叶球。

红球甘蓝(紫甘蓝),球茎甘蓝的顶芽开放生长,养分贮存于肥大的肉质茎(succulent stem)内抱子甘蓝顶芽(apical bud)开放生长形成同化叶,腋芽(axillary bud)抱合生长形成小叶球抱子甘蓝的小叶球含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 98-170mg/100g) 、微量元素硒等二)甘蓝的结球类型,,,尖头类型 圆头类型 平头类型,根据结球(heading)形状分为:,,1. 尖头类型,最早由英国育成尖头型植株较小,叶片长卵形,整个叶球呈心脏形,大型者称牛心,小型者称鸡心尖头型品种冬性强,不易先期抽薹(early bolting),但结球较松,产量较低,品质较差从定植到叶球初收约50~70d,较早熟,在长江流域多作春甘蓝栽培元 春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迎春品种中选出的极早熟类型牛心甘蓝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区农家品种2. 圆头类型,最初由丹麦育成叶球顶部圆形,叶片较少圆头型品种结球紧实,品质中等,多为早熟或早中熟品种,从定植到收获50~70d在长江流域越冬栽培易发生先期抽薹现象,故多作秋甘蓝进行早熟栽培如中甘21、金早生、8398等。

3. 平头类型,平头型植株较大,外叶呈团扇形叶球顶部扁平平头型品种结球紧实,产量高,品质较好,多为中晚熟或晚熟品种,从定植至收获在70~100d以上,多做秋冬甘蓝栽培如中甘8号、雅致、京丰1号等三类结球甘蓝的特性差异: 尖头类型的品种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一般抽薹较少,结球较松,品质较差,较早熟 圆头类型品种在长江流域作春甘蓝栽培易发生未熟抽薹现象,结球紧实,品质中等,中早熟 平头类型的品种的抽薹情况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结球紧,品质较好,中晚熟注意:在引种工作中,应注意品种冬性的强弱栽培上注意适宜的播期美、英、日、荷兰、德国和原苏联等国家都设有国家种质库或种子贮藏实验室如原苏联的Vavilovo研究所从70多个国家收集3240份甘蓝种资资源,并已进行试种、保存和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品种资源室已收集、保存从30多个国家和全国各地引种甘蓝种质资源约800份次此外,全国各省市场的甘蓝育种单位也收集保存了大量的种质资源目前,缺少耐寒、耐热、抗先期抽薹、抗多种病害、耐盐碱的特异种质资源三)结球甘蓝种质资源收集情况,二 开花授粉习性,甘蓝属绿体春化型(vernalization),当幼苗长到6片真叶左右、叶宽6cm以上、茎粗0.6cm左右时,遇到0-15度的低温,经过50-90天,就能通过春化抽薹开花。

甘蓝的花序为总状花序(raceme)从顶芽抽出的花序为主花序,最先开花,每一花序上的花是从下向上陆续开放的,整株的花期约3-4个星期,一个品种的花期随品种有较大差异,一般为40一50天,长者可达两个月结球甘蓝生长周期示意图 1.小苗越冬;2.大苗越冬(低温花芽分化);3.未熟抽薹(高温、长日照);4.球内抽薹;5.侧芽结球(低温越冬),2 甘蓝的主要性状遗传规律,(1) 产量性状 (yield character) 结球性:隐性因子控制结球甘蓝×羽衣甘蓝,叶稍微内卷结球甘蓝×皱叶甘蓝,F1近似皱叶 裂球性( Splitting):至少3对基因控制,早裂球为不完全显性(dominance),遗传力(heritability)为0.47 外叶多少:多×少,F1为中间性 抽薹性,不易抽薹为单因子的显性,但有其他修饰基因的影响dominant inheritance,recessive inheritance,,(2)品质性状 球形 尖头对圆球或扁圆为显性 圆球形对倒卵形为不完全显性 圆球形×扁圆形的F1为中间形 营养成份: 蛋白质,糖,VC等均为数量性状 叶色 紫红色×绿色,F1为淡紫色。

黄色×绿色,绿色为显性 中心柱 遗传力为0.7,(3)熟性 (maturity)多个显性基因控制 早熟×早熟,F1接近双亲或更早 早熟×晚熟,F1,介于双亲间,偏早熟4)抗病性 (disease resistance) 1 TuMV,属于显性遗传 2 黑腐病(black rot),由1个主效基因支配,杂合时表现为受1个隐性和1个显性的修饰基因(modifying gene)影响 3 白粉病(powdery mildew),显性单基因控制丰产(yield)、优质(quality)、抗病(disease)和抗逆(stress)为长期甘蓝品种改良工作的目标三 主要育种目标,1. 丰产性的选育 产量构成因素(Yield component factor):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结球率×叶球平均重,着重选育株型直立、叶色绿、开展度小、叶球紧实的新品种,以增强光合作用和面积早熟品种大多为叶重型,还应考虑充实度晚熟品种大多为叶数型净菜率 甘蓝球重占株重的百分率,甘蓝,,夏秋甘蓝: 北方要求主要抗黑腐病(black rot)、病毒病(TuMV、CMV、 CaMV),霜霉病(downy mildew)及干烧心病(tipburn)等; 南方则要求主要抗黑腐病、根肿病(clubroot)、软腐病(soft rot)、菌核病(stalk break)等。

春甘蓝: 要求新品种能抗干烧心病,菌核病和软腐病2. 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基因工程抗虫育种,虫害主要有菜粉蝶(cabbageworm)、菜蛾(diamond black moth)、菜蚜(cabbage aphid)、甘蓝夜蛾(cabbage moth)、黄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ata Fabricius)、菜心野螟(Hellula undalis)等3 品质 (quality),商品品质: 要求叶球外观符合市场要求,叶球紧实,中心柱短,不易裂球; 风味品质: 要求球叶叶质脆嫩、粗纤维少、味微甜、无苦味及辛辣味; 营养品质: 要求含有较高的粗蛋白,Vc及其他有益的氨基酸和含有较低 的硫代葡萄糖甙等匹兹堡大学 Singh教授带领的研究组发现甘蓝、花椰菜等蔬菜中含有的一种叫做ITCs(isothiocyanates,异硫氰酸盐 )的化学物质能有效抑制人类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甘蓝质地风味育种应选叶脉细小、叶柄扁平而短、中心柱小、 质地细嫩的材料做亲本4 选育早熟而不易抽苔的春甘蓝品种春甘蓝特别要求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 甘蓝属于绿体春化作物,特别是在0-4度的低温条件下,更容易通过春化而发生“末熟抽薹”。

5 中早熟秋甘蓝品种市场需求增加我国中早熟品种选育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精选8398、中甘11、争春等品种都有很大的市场,商品性状更好的中甘17、中甘21等也开始进入市场6 抗逆品种的选育 在选育抗病品种的同时,还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注意抗虫、抗寒、耐热、耐干旱、耐盐碱等特性的鉴定及选育 7 耐贮运型(storage transport)和加工品种的选育如南菜北运、西菜东调日本、韩国和欧洲国家的品种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如珍奇、比久1039、铁头3号等,品质欠佳1 引种(introduction),黑叶大平头、牛心种、黄苗等2 杂交育种 (hybrid breeding) 完成春花后,对光周期(photoperiod)反应,尖头型和平头要求不很严格,圆头要求较严格的长日照 甘蓝花的柱头(stigma)比雄蕊(stamen)先成熟,幼小花蕾的柱头已有授粉(pollination)能力 杂种后代的选择主要采用集团选择法(group seletion)或母系选择法(parent seletion) 选育春甘蓝品种双亲都应是冬性强的系统 耐热品种遗传力较高,早期选择能获得较好效果但特殊配合力很小。

叶色深而蜡粉厚的品种耐热四 育种方法,Pistil,Anther,,3 杂种优势(hetorosis)的利用,(一)利用自交不亲和系(self incompatibility)(二)利用雄性不育性系 (male sterility),(一)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S1S2、 S1S4、 S2S3、 S3S4,2 . 自交不亲和系的实用标准:蕾期自交亲和指数>5;花期自交亲和指数<1;兄妹交亲和指数<2;具有优良的经济性状,较强的抗病力和配合力,且自交一定代数后退化不明显3. 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reproduction, propagation):剥蕾自交,采用5%的食盐水加0.3%硼砂在花期喷雾处理(1-2d喷一次) 4.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种杂交种(hybrid):,×,,S1S2 (F1),最好选用正反交杂种优势都强的组合;以种子产量高的亲本种植比例大一些;双亲高矮差别大时,高矮1:2或2:2种植;正反交性状完全一样时,可混收京丰1号 亲本:自交不亲和系黑叶小平头7221-3和黄苗7224-5-3 结球较紧,单株重3.5kg左右,单球重2.5kg左右中晚熟品种,抗病,适应性强。

每667平方米单产4000~6000kg 适于东北、华北及长江下游、黄淮海等地区种植1985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中甘11号,自交不亲和系01--88和02--12,早熟、冬性强、品质好,球型不同而花期相近亲本:,定植后50天可收获; 叶球外观、紧实度、中心柱长度、生熟食用品质等品质性状均优于原有主栽品种报春; 亩产3489.5公斤; 冬性较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叶球圆球形,单球重0.9~lkg绿色,风味品质佳 早熟,从定植至商品成熟约50天 冬性强,比中甘11号更不易未熟抽薹,抗干烧心病 产量3300~3800kg/亩,比中甘11号增产10%左右 适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栽培8398,(二)雄性不育的选育与制种,自然突变 回交转育十字花科雄性不育:黑芥不育源,油菜不育源,结球甘蓝不育源,萝卜不育源1 雄性不育两系法制种,2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类型制种,为首次发现并为中国特有的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源; 2001年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96 1 20785.X)配制的杂交种杂交率达100%; 比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提高5%—10%; 获得中甘16、中甘17、中甘18、中甘19、中甘21等5个不同类型甘蓝新品种。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 79-399-3,3 显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 (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