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马克思主义热”原因探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50KB
约5页
文档ID:219460891
西方“马克思主义热”原因探究_第1页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热”原因探究摘 要西方推崇马克思的原因,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与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的实 际关系层面来理解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口标是要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实 现人人平等,使毎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全面、协调的发展,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第二,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还源自其创始人——马克思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品质,马克思充满慈 爱Z心和悲悯情怀的伟人所貝有的高尚气节让人折服;第三,时势方面,苏联解体Z后西 方左翼学者摆脱了一讲马克思主义就得为苏联的理论和政策做辩护的尴尬局面,把马克思 主义还原为分析和批判资木主义的锐利武器的木来面口;第四,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 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以及金融危机 中的欣欣向荣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凋敝相对比,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后指 出,只要西方人能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 与西方的现实密切结合,一定能走一条适合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关键字】:马克思主义热;社会主义;发展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了“谁是现今全英国人心口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 结果马克思得票率遥遥领先,一举击败《经济学家》周刊极力推崇的得票笫二位的英国哲 学家大卫•休谟,比他高出了 15.33个百分点,连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徳这些西方 文化的奠基人都远远落在其后,更不用说康德、黑格尔等人了①。

同年,德国评选“最伟 大人物”在德国《图片报》和国家第二电视台携手主办的评选中,马克思被评为“德国最 伟大人物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谁是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为题, 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集投票一个刀,结果还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位居其后②值得 注意的是,那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还不久,述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其至可以说 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來最受质疑的一个时期当时就有人公然宣称,随着柏林墙的倒塌、 苏东剧变,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然而,事实却与这些预言家的预测 完全相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举行的一系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及其影响也可以看来1995年世 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为了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在巴黎召开了首届国际马克思大会 从此国际马克思大会每三年召开-次2004年夏已在巴黎召开过第四次1996年4月,美 国纽约也召开了 “社会主义学者研讨会”同年,世界各地的6000多名代表到伦敦,举行 了 “96马克思主义大会”,这次盛会前后共举行了260多场报告会和讨论会接着,1998年 5月又在法国召开了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大会”,來门60个国家和地区 的15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当时法国《人道报》刊文说:“从纽约到东京,从圣彼得堡到 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③2008年10刀17日, 在徳国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丿占”,《资本论》第一部销售一空仅徳国一个出版商, 在2008年,就销售上万册Z多西方世界再一次兴起了马克思主义热潮马克思主义的重 新传播成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什么一种预言资木主义必将灭亡的学说,却得到资木主义国家公众的广泛认可;一 种被它的敌人攻击、挖苦甚至宣告死亡的学说,却能如此深刻、长久、生动地影响着人们 的思想和社会发展进程!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弊端丛生,而批判资本主义的马克 思主义颠扑不破早在十多年前,发生苏东剧变的时候,邓小平就指出:“不耍认为马克思 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冇这回事!”④、“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 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⑤西方左翼学者中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这 一事实,准确地证实了邓小平的这一预言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以及由此而 来的思想魅力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是要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实现人人平等, 使每个人都能获得门由、全面、协调的发展。

其实,白人类产生阶级分化那一天起,就有 了劳动者反对剥削和压迫,要求翻身解放的思想萌芽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 口标是深深根植于广大劳动者的内心的,它代表着社会的公正与良心,它是人类有史以来 广大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理想积淀马克思只不过是在压迫和被压迫、剥削与被 剥削这些矛盾表现得极其尖锐、野蛮的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揭示了压迫、剥削者Z所以能进 行压迫和剥削的奥秘,发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些理解人类社会 运动的钥匙,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指明了达到这一理想境地的现实途径,使这一理想牢 固地确立在科学基础上此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还源自其创始人——马克思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品质西 方人逐渐认识到这位充满慈爱Z心和悲悯情怀的伟人所具冇的高尚气节,为了使千千万万 的普通人过上幸福的口了而毫不犹豫地将口己尘世中的幸福奉献出來犹如20世纪科学史 上一些科学家对刚刚诞生的“相对论”那颇具传奇色彩的认识过程一样,那些尚不理解相 对论的科学家说:“我们虽然不懂相对论,但我们相信爱因斯坦,因此我们相信相对论肯 定是对的”20世纪后期的世界公民们也隐隐约约有了类似的看法,虽然他们暂吋还不能 完全理解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伟大的人格己经足以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哪怕他们不愿意从根本上认同共产主义,但他们却述是在终极意义上仍然认为“共产主义 是最好的办法,只不过这种办法太好了而难以为人性所接受⑥时势方面,自1989年-1991年的苏东剧变后,西方左翼学者摆脱了一讲马克思主义 就得为苏联的理论和政策做辩护的尴尬局面,把马克思主义还原为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 锐利武器的本来而目在那以前,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总是把苏联的理论和实 践同马克思主义这样那样地联系甚至等同起來,形成了一种只要讲马克思主义,就得用马 克思主义去为苏联的言行做辩解的尴尬局面苏东剧变以后,西方左翼学者从这种尴尬局 面中获得了解放,可以自豪地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去研究、分析、批判资木主义 T,讲马克思主义的兴趣自然越来越浓厚和强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影响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也就是说,发达资木主义国家金 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资本 主义必然消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证明,亦即马克思 主义当代价值的鲜明体现德国《世界报》评论,中国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找到了解决时代课题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这让西方重新认识了 马克思倡导的社会主义理论难怪,在最近德国《明镜》周刊举办的一项调杳中,中国成 了德国青少年“最向往的国家”还有,中国游客的光临,让德国人深切地认识了什么是 “发展”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游客每年达到60多万,在德国的日平均购物消 费为110欧元而今后儿年,大约将有七八千力中国人出境旅游如在“马克思的故乡”特 里尔,去年冇2.8万名游客住宿,比2003年上涨了40%为了更好地接待和招揽与H俱 增的中国游客,由170家商场、餐饮店组成的特里尔“城市倡议”组织特地开办了中文班, 教授其员工中文同时,特里尔还专门制作了32页之厚的中文版“购物指南”,让到达特 里尔的游客上车伊始就能清楚上哪里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此外,已有80家店铺的 门前悬挂出红色招牌,上面用金光闪闪的中文大字写着“欢迎光临”、“祝您购物愉快”等 字样⑦而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发展成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它使整个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与此形成显明对照的是地球另一 端的中国,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承受了经济危机的冲击,而11还为西方世界摆脱危机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人们不得不去思考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 中就开宗明义指出:“资产阶级如果不使生产工具经常发生变革,从而不使生产关系一亦 即全部社会关系一经常发生变革,就不能生存下去……资产阶级既然榨取全世界的市场, 这就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⑧这段话简直是金融市场现况的镜映: 当今资产阶级的领跑者一华尔街的高层一为了创造利润而不断对金融工具进行“创新”,再 把这些工具所制造的产品倾销到世界各地,埋下了孕育金融危机的种子马克思的分析, 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的 固有的孑盾,是资本的本性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经济的理论,为上世纪30年代的资 本主义世界同期性的大危机所证实,也为这次源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所证实在马克思 资木主义经济危机理论面前,李家图、萨伊等人否定资木主义危机的结论,是错误的;马 尔萨斯等人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提出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理论,是肤浅 的;凯恩斯的需求创造供给理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并未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本次世界金融危机,证明凯恩斯的约方是无效的这种情况下,出现“马克思热”,阅读 马克思的《资本论》,“亲耳聆听这位资本主义最伟大的批评者是如何分析经济危机的”, 也就成为必然。

正如法国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德里达在他的《马克思的幽灵》中写道:“不 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⑨总而言Z,近年来在国外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热”恰好印证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 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那段名言:“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 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⑩在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能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满足这个世界的 需要,所以,马克思主义才会在“冷战”之后逐渐地“热”起来但是,这种热能否持续 下去,还要取决于西方人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将 马克思主义与曲方的现实密切结合,走一条适合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从而在实践中推进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必须充分吸纳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其 中当然包括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我相信,只要西方人始终站在吋代和科学 的前沿,积极吸收一切优秀的学术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价值观,而不是用它的 个别条条或个别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当代世界,那马克思主义还会“热”下去参考文献CHARLOTTE HIGGINS. Marx Voted Top Thinker[N], The Guardian,2005年7月 14 日。

1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N]•明报,1999年10年7F11 转引自李其庆《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一法国巴黎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国际 会议》,《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10期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北京:人民岀版社,1993年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第109页,盛葵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1 《环球吋报》2005年5月23日第18版1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964版1 《马克思的幽灵》,第21页,何一译,人民大学岀版社1999年版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