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KB
约10页
文档ID:392282668
云南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_第1页
1/10

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开展研究:郭秋蓉 专业:地理科学 **:1007072016摘要:省是一个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又相对缺水的特殊省份近几年来,连续遭受旱灾,这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的水资源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促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开展的对策关键字:水资源;;现状;可持续利用;挑战;对策0 引言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辖16个州〔市〕、127个县,3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4596.62万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局部,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形成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局部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水资源总量丰富,居全国第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水能资源丰富,全年水能发电量居全国第2由于时空分布等原因,全省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挑战,水资源已威胁到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开展1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1.1 水资源现状1.1.1水资源量省水资源总量达4165亿立方米,仅次于和,居全国第3,是的260倍,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4820.8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2222亿立方米,折合平均径流深580.0毫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58万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经1983年后对118个富水地段和50个主要盆地进展勘探,为742亿立方米/年冰川雪山静贮水量约10亿立方米湖泊静贮水量近300亿立方米从、、、**4省区人省水量1845.8亿立方米,从缅甸、老挝、越南等邻国流入97.2亿立方米1.1.2 水质评价有资料统计,省水质污染严重,达不到国家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3.9%;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占18.4%;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占21.9%;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的占25.8%2009年对223个水功能区进展了水质评价,其中河流水功能区全年评价河长11157.3㎞,Ⅰ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19.6%,Ⅱ类占51.7%,Ⅲ类占10.6%,Ⅳ类占4.0%,,Ⅴ类占5.2%,劣Ⅴ类占8.9%湖泊水占主体功能区全年评价水面面积909.12平方千米,Ⅰ类水占评价面积的27.4%,Ⅱ类占17.3%,Ⅲ类占0.9%,Ⅳ类占26.8%,Ⅴ类占1.4劣Ⅴ类占26.1%,另外水库的评价稍微好一点从上述统计数据看出,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比拟严重由于水污染破坏了水资源应有的使用功能,可用水资源量减少,"有水不能用〞的严峻事实加重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1.2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1.2.1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省有6大水系,37个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总出水量4165亿立方米。

水资源充分,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年分配不均,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较优越;地下水水量丰富,水质好,水位埋藏浅,易于开采;天然水质良好,境水既有利于生态用水,又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相当有利的条件1.2.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据统计,省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8万多件,其中蓄水工程近5万多件,总库容约80.32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129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21.2万公顷同时修建大小水利发电站多个,修建的堤防长度7634千米,保护了耕地和人民平安1.2.3有效水资源贫乏是一个山区省分,山地占63.5%,高原占30.5%,盆地占6%全省的绝大多数城镇、工业区、主要的农业区都聚集在6%的盆地(坝区)上,而70%以上的水资源却分布在遥远山区人口集中和工业集中的城市如、、个旧、、等都位于金沙江、南盘江的二、三级支流上,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城市缺水和农业旱灾不断省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总的趋势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深谷多,平坝少 水愈少的地区,年际变化愈大另外,有众多的岩溶分布,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局部或全部下渗至地下数百米或上千米的深度,形成大小不一的地下暗河,远流它处,不能被当地截获使用,因此地表水十分缺乏,甚至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

1.2.4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省境地形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规模大,新构造运动强烈,山势陡峻,谷深流急,地震频发、震级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不利自然因素,加之人为破坏,致使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4.6×10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全省流失土壤5×108吨/年,大多是肥力强、颗粒细、有机质含量高的表土 全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开展,生态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加之洪汛测报手段落后,滑坡、泥石流频发,洪早交替、多灾并发据统计,全省平均受旱面积8×105公顷/年,损失达50-80亿元人民币每年2 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2.1 水资源时间不均由于降水的年终、 年际分配极为不均,省在*些年份和一年的*些月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省湿季半年(5~10月)径流量约占全年水量的73%~85%,而干季半年(11~4月)径流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5%~28%,在农业生产用水量最大的4月和5月,径流量仅占全年水量的2%~3%更为严重的是呈现出径流量愈少的地区,年际变化愈大,丰枯变化更为严重剧烈2.2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省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用水极不协调,空间分布总趋势是: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深谷多、平坝少。

省是一个多山区省份,山地占63.5%,盆地占6%,全省绝大多数城镇、工业区和农业区聚集在盆地,但70%以上的水资源却分布在遥远地区人口、工业集中的城市,如、、个旧、、等都位于金沙江、南盘江的二、三级支流上,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城市缺水和农业旱灾不断此外,省岩溶分布众多,降雨径流量大局部或全部下渗至百米或千米以下的深度,形成大小不一的地下暗河,远流它处,不能被当地截获使用,因而地面水十分贫乏,一些地区甚至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2.3 水资源浪费严重省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加重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农业是用水大户,每年用水量高达110亿立方米,占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总量的80%,而水的利用率仅有40%左右主要原因是灌溉渠道为土渠道的占1/2以上,传统的"漫灌溉、跑马水〞式的落后灌溉方式导致渗漏量大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20%,远低于兴旺国家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0%的水平城市生活用水也存在诸如跑、冒、滴、漏以及其它浪费水的现象2.4 城市化加剧了水资源危机众所周知,城市化程度越高,对防洪和水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也要求越高一方面,防洪问题日趋严重,如20世纪60年代的防洪标准是20年一遇,而现在则要求提高到100年一遇。

在城市化的建立过程中,农田变为城市街区而使降水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汇流速度加快,洪峰出现时间提前 此外,城市化所引起的气候变化,突出表现之一是导致雾日增多、降雨量在夏季增加,特别是大暴雨的次数增多、暴雨量增加为了城市防洪的平安,城市上游水库只好加大防洪库容以接纳洪水,导致水库蓄水量和城市供水量减少另一方面,城市的扩大和增加使得用水量剧增此外,城市化也加大了水污染的程度2.5 落后的管理体制增加了水资源危机省水资源的管理现状是实行"多龙治水〞格局这里的"龙〞是职能部门,也是行政区划水资源的统一性与多部门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随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各自为政,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水资源,而对水资源的保护则相互推委由于多部门管理,使国家的有限资金投入分散,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2.6 开发难度加深了水资源危机水资源的开发都是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进展的,水资源开发到现在越来越困难,假设进展跨流域引水则耗资更大,随着开发难度的增加,要改善水资源危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2.7 生态恶化和水污染加重了水资源危机省曾一度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源修养能力减弱,从而加重了水资源危机。

如山地陡坡种植烟草,造成水土流失、化肥流失严重,湖库河流淤积;天然林的砍伐,烤烟、烤茶、烤胶对森林植被破坏严重的矿产以出售资源和初级产品为主,利润低,无力对开矿过程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进展修复和补偿,矿山复垦率很低 省地表水的水质较好,但由于"三废〞治理整顿措施跟不上,造成河流水质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加剧,水体功能受到损害或破坏,有效水资源量减少水污染加重了水资源危机 3 水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展措施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前提省队水资源保护利用的设施建立资金投入缺乏,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存在弊端未得到根本解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展新模式已是当务之急借鉴国外经历,结合省实际,要做好省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3.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省应改革目前"多龙治水〞的管水体制,从根本上消除不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开展的体制因素,防止无章管理、无人管理的情况发生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区域管理体系中 ,强化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 ,严格执法 。

3.2 开发水源,增加可用水资源因70%以上的水资源分布在遥远山区,人口集中和工业集中的城市如、、个旧、、等都位于金沙江、南盘江的二、三级支流上,水资源贫乏增加本区可用水资源,首先是修建各类蓄水工程和给水工程,合理开发地下水;其次是区外引水,如从的外流域掌鸠河调水3.3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加大推进全方位的节水措施:一是改变农业用水的传统灌溉方式,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二是改善工业用水不合理的布局及落后的生产工艺,提高重复利用率,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三是公生活用水采取经济手段,通过安装水表和收取超标准高价水费等具体方法减少用水浪费3.4 依靠科技,实施科教兴水战略科技是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展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国外个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作用,大力研究高科技新型节水技术、地下水功能恢复和污水处理等水环境保护技术,并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同时加强国与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吸收兴旺国家和先进地区在水资源评价、综合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走科技兴水之路3.5 加强污水防治工作 疏挖湖库淤泥,减污增容湖库由于多年淤积,库容减少,防洪蓄水能力减弱,淤泥有机质含量增高,源负荷增加,水体富营养化。

对湖库进展淤泥的疏挖,不仅可以带走污染物,还可增加湖泊容积,对于毒性不大的底泥,可以填垫湖滨常涝农田,改善农田质量 开展水生生物养殖与捕捞,增加水体净化能力 :河、沟、湖、库、塘、坝水体中适合多种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水生生物在繁殖和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对水质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制止人工投饵,只利用水体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其它水生产品,如正在研究的滇池兰藻和凤眼莲的综合开发利用 当污染负荷不可防止地出现后,如城市生活污水,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进展处理并进入市场,是控制水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湖泊富营养化比拟严重,对处理后的水需排水入湖泊的,其处理工艺应选择去除氮、磷为主的工艺对无毒无害的生活污水,结合水利建立工程和吨粮田建立工程,修建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还能起到重复利用水资源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作用,变废为宝 3.6 改变开展模式,大力保护环境鼓励节约用水和保护水环境 ,划定水源保护区,进展严格保护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开展模式 ,植树造林,增加水源修养能力,建立生态农业 4 完毕语要实现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开展要做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作为"生命之源〞的水资源来说,实现它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展,需要结合的省情逐步完善、逐步调整。

充分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展,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