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级,第七级,第八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级,第七级,第八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级,第七级,第八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工厂检查基础知识与技能课件,1,工厂检查基础知识与技能课件,2,工厂检查基础知识与技能课件,3,工厂检查基础知识与技能课件,工厂检查基础知识与技能课件,工厂检查基础知识与技能课件,一、产品认证基础知识,5.,产品认证的分类:,分为强制性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涉及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和健康安全、保护环境时采用强制性产品认证,如,CCC,产品认证,目前包括,22,大类产品;,为促进产品性能和质量,通过市场调节,企业自愿申请的第三方认证为自愿性产品认证,如污染控制(,RoHS,)认证、节能认证、数字电视清晰度认证、中文软件认证等一、产品认证基础知识5.产品认证的分类:,7,一、产品认证基础知识,6.,产品认证主要依据:,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技术标准及规则,:,按标准的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按标准的发布地域分为国际标准,IEC/ISO,、区域性标准或国家标准等。
合同(多边协议),:,双边或多边技术合同中有关产品质量或者认证要求的规定是合同签订应共同遵守的要求一、产品认证基础知识6.产品认证主要依据:,8,一、产品认证基础知识,6.,产品认证主要依据:以,RoHS,为例,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行政文件:,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实施意见,认证实施,规则,:,CNCA-RoHS-0101-2011 ,国家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实施规则,标准依据:,GB/T 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客户要求,一、产品认证基础知识6.产品认证主要依据:以RoHS为例,9,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1.,国推污染控制(,RoHS),自愿性产品认证的基本环节:,认证申请及受理,文件审查,样品检测,初始工厂检查,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的监督,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1.国推污染控制(RoHS)自愿性产,10,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工厂检查基本流程:,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工厂检查基本流程:,11,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1,工厂检查前的准备:,1.,下达工厂检查任务:,认证部,对文件审查的结果和实验室抽样的要求进行,评定,,,组建,工厂,检查组,,与,申请人,沟通后,发出工厂检查通知书,向检查组下达,工厂检查任务书,;,2.,组建工厂检查组:,1,)组成原则: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检查能力,在,CCAA,注册,受认证机构聘用,与受检查方无利益关系的人员组成;,2,)检查组长职责:代表检查组与认证机构和被检查方进行沟通;,全面负责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工作质量;,领导检查组制定检查计划、组织会议、实施检查、完成报告。
3,)检查员职责:按照分工独立承担检查任务;,为检查报告提供真实准确的证据;支持配合组长工作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1 工厂检查前的准备:2.组建工,12,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1,工厂检查前的准备:,3.,文件和资料的审查和准备,产品认证申请书;,工厂检查调查表;,抽样检测方案;,原材料和或元器件生产厂,/,制造商清单,;,型式试验报告(如果有);,工厂污染控制管理能力相关文件(如果有);,认证实施规则和相关标准;,CCAA,检查经历表详见各文件模版),工厂检查文件包:,首、末次会议签到表;,首、末次会议记录表;,检查员声明;,工厂检查记录;,工厂检查报告;,工厂检查计划;,不符合报告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1 工厂检查前的准备:工厂检,13,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1,工厂检查前的准备:,4.,制定工厂检查计划,1,),检查组接到任务及时与工厂联络,获取与现场检查有关的信息,确定工厂检查日期,;,2,)检查组根据实施规则附件,2,要求和产品特点,制定工厂检查计划,并至少在现场实施前,2,日通知工厂;,3,)编制工厂检查计划时应注意:,确定首、末次会议的时间;,以部门或生产流程为主线安排检查计划,覆盖所要求的全部条款和要素;,对检查组内部沟通工作作出安排;,如有分组,要注意检查员的专业能力和分工合作;,具体安排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4,)检查计划示例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1 工厂检查前的准备:,14,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2,首次会议:,1.,首次会议由检查组长主持,检查组和被检查方污染控制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参加,提前就检查任务充分沟通,使工厂各部门人员、产品和文件准备就绪,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2.,首次会议内容和程序:,介绍检查组和企业有关人员;,介绍检查目的、准则和范围;,确认工厂检查计划;,确认申请书上产品和生产厂相关信息,介绍检查的方法、程序和判定准则;,作出保密承诺;,提出配合要求(包括陪同人员、办公地点和资源需求),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2 首次会议:2.首次会议内容,15,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2,首次会议:,明确限制条件;,末次会议的安排;,澄清疑问;,商定末次会议时间;,请被检查方代表做简短发言注:在首次会议上,如被检查方对检查计划提出修改建议,视具体情况予以考虑,如有扩大检查范围、改变检查准则、增加检查内容等,需向认证机构及时报告,检查组不得擅自作出决定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2首次会议:,16,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现场检查:,工厂检查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可根据工厂部门或职能设置,结合,污染控制管理,能力要求的具体条款进行检查。
现场若未生产申证产品,但至少应有类似产品在生产一、现场检查的主要过程(按部门),1.,污染控制,负责人(条款,1.1,),主要检查:,1,)是否为工厂组织,管理层中,的人员;,2,)是否负责工厂污染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保持;,3,)是否了解相关,法规、标准、,实施规则,、证书和标志的管理要求,等;,4,)是否了解对供应链的要求;,5,)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并,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 现场检查:一、现场检查的主要过,17,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现场检查:,2.,质量管理部门,(条款,1.2,,,1.3,,,2,),主要检查:,1,),是否对,污染控制管理,进行了有效,的风险识别、确定与控制,;,2,),是否,通过风险识别和控制确定了必要的人力资源、生产,/,检验设备和工作,环境;,3,)污染控制有关文件和记录的管理是否符合,GB/T19001,和附件,2,的要求;,同时包括:,是否,识别和确定的有害物质管理的清单,;,是否,识别和确定的所有可能引入有害物质的关键过程和控制措施,并,记录,;,是否,建立的关于污染控制(,RoHS,)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是否规定了污染控制相关记录的保存期限,并抽查确认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 现场检查:1)是否对污染控制管,18,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现场检查:,3.,设计开发部门,(条款,1.2,,,3,),主要检查:,1,),是否收集了污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客户要求,,并作为,产品设计,开发的输入和要求,,,并在实施前得到污染控制负责人的批准;,2,)是否对设计、采购、生产、检验和包装运输等过程针对产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和过程可能引入的有害物质进行识别和控制;,3,),发生设计更改时,是否对,污染控制,进行,有效评审、验证或确认,,确保,在实施前符合认证机构对变更的相关规定,并得到污染控制(,RoHS,)相关负责人的批准,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 现场检查:1)是否收集了污染控,19,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现场检查:,4.,品质保障部门,(条款,4,),主要检查:,1,),是否依据污染控制要求制定,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建立合格供应商清单,认证产品原材料供应商均在合格供应商清单中;,2,)确保供应商了解污染控制要求和变更要求;,3,)对产品原材料和元器件有明确的进货检验或确认的程序要求,通过记录确认实施情况。
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 现场检查:,20,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现场检查:,5.,生产管理部门,(条款,5,,,7,,,8,,,10,),主要检查:,1,)是,否,根据,1.2,条识别的关键过程策划和确定生产过程的控制措施,包括涉及污染控制关键工序(包括生产和检验)的确定、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及其操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从而使生产过程受控2,)如果经过识别和评价,对产品中有害物质的管理已通过对原材料、辅材以及生产设备进行管控,而且生产过程中只是物理组装,没有引入有害物质的过程,则条款,5,不适用3,),涉及污染控制的标识,是否,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4,)是否,建立,适宜的,文件化的污染控制不合格品处置程序,以防止其被误用,或交付,是否有记录;,5,)检查库房,确认,包装、搬运,、,储存,和服务过程是否,影响产品符合污染控制管理相关要求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 现场检查:,21,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现场检查:,6.,检验部门,(条款,6,,,9,),主要检查:,1,)生产厂,是否,依据,1.2,条识别的关键过程策划和确定产品出厂检验的控制措施,,并按要求进行检验和记录;,2,),生产厂,是否,依据,1.2,条识别的关键过程确定必要的监视或测量仪器,,并按规定进行校准和功能检查。
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 现场检查:,22,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现场检查:,二、现场检查收集证据的方法,信息来源,收集证据,评审,检查结论,充分抽样,检查发现,依据要求,工厂检查的过程就是收集证据的过程,应当根据各种信息来源,通过交谈、观察、查阅和检测等多种方式记录和收集客观证据,形成检查发现,作出检查结论信息来源包括:,被检查方相关人员的交谈;,产品形成的相关过程和环境的观察;,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相关记录;,产品检测报告;,顾客反馈等信息沟通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 现场检查:信息来源收集证据评审,23,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现场检查:,三,、不符合项及不符合项报告,:,不符合项是指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满足检查准则要求的事实;不符合项报告是将不符合的事实以书面形式表述的一种记录对不符合项事实的描述要注意以下方面:,1,),描述事实完整、信息充分;,2,)涉及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产品、设备、文件或记录的名称及编号等信息描述准确,具有可追溯性、可再现性;,3,)文字简练、用词准确;,4,)只描述事实,不做评论和建议;,5,)不带感情色彩、不推测;,6,)依据判定准则,有直接因果关系。
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 现场检查:对不符合项事实的描述,24,二、工厂检查流程与实施,2.3,现场检查:,三,、不符合项及不符合项报告,:,例如,不符合事实:“外壳的有害物质检测结果竟然超出限值1,)未说明产品型号、外壳料号;,2,)未说明检测记录日期和地点;,3,)未说明检测设备;,4,)没有描述超出限值的判定依据;,5,)描述带有感情色彩;,例如,不符合事实:“在采购部门检查,2010-9-20,进货检验记录,其中,XX,型号产品的外壳材料(型号为,XXX,,供应商为,XXX),提供的检验报告(编号为,XXXX,)中未包括,PBB,和,PBDE,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