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台冶金环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

陈雪****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8.20KB
约101页
文档ID:257533700
东台冶金环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_第1页
1/101

泓域咨询/东台冶金环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 6一、 行业分析 6二、 深入践行新理念,矢志不渝推动高质量发展 14三、 聚焦产业强市,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14第二章 项目概况 1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17二、 项目建设地点 17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 17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8五、 建设背景、规模 19六、 项目建设进度 20七、 环境影响 20八、 建设投资估算 20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21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 23第三章 产品方案分析 24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24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24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24第四章 项目选址分析 26一、 项目选址原则 26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26三、 聚焦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 29四、 聚焦创新引领,增强内生发展动能 31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33第五章 运营管理 34一、 公司经营宗旨 34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34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35四、 财务会计制度 38第六章 发展规划分析 42一、 公司发展规划 42二、 保障措施 43第七章 人力资源分析 46一、 人力资源配置 46劳动定员一览表 46二、 员工技能培训 46第八章 项目规划进度 48一、 项目进度安排 4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48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49第九章 原辅材料成品管理 50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50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50第十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52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52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54三、 质量管理 55四、 设备选型方案 56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57第十一章 投资计划 58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 58二、 建设投资估算 58建设投资估算表 60三、 建设期利息 6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61四、 流动资金 62流动资金估算表 62五、 项目总投资 6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63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6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65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 67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6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6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6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69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70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72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7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74三、 偿债能力分析 7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76第十三章 招标方案 78一、 项目招标依据 78二、 项目招标范围 78三、 招标要求 78四、 招标组织方式 80五、 招标信息发布 82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 83一、 项目风险分析 83二、 项目风险对策 85第十五章 项目总结分析 87第十六章 附表 8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8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8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9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9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9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9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94建设投资估算表 95建设投资估算表 9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9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97流动资金估算表 9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9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100第一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行业分析(一)主要政策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高质量绿色发展、超低排放改造进程提速的关键一年。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与生态环境部分别出台《关于运用价格手段促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等政策性指导文件,为钢铁工业实现减量发展,鼓励率先实现超低排放、低碳环保的优势产能享受政策红利,以及落后产能倒逼退出等提供了强有力的顶层设计支撑总体政策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有效保障钢铁需求前提下,以控制排放总量、调整空间布局、强化过程控制、优化末端治理为原则,通过完善产业激励和约束政策,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1)钢铁行业进入超低排放评估提速与动态调整新阶段2021年受差异化限产与江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浙江等地差异化水电价、地方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强力推进影响,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情况同比增幅较大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截至2021年12月1日,全国229家钢铁企业6.2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首钢迁钢、太钢、首钢京唐、山钢日照、纵横钢铁、新兴铸管、宝武湛江等20家企业完成全流程评估监测工作,9家企业部分环节完成评估监测工作,并按程序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上公示。

其中西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因存在明显与评估监测要求不符的情形,已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从公示名单中撤除,反映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对于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动态管控思路2)全国重点区域城市钢铁产量压减政策以环保绩效水平为重要抓手2021年钢铁工业仍然执行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指南”)(环办大气函〔2020〕340号),河北、天津、河南、山西、山东、江苏、上海、安徽等16个省(市)对238家长流程和261家短流程钢铁企业进行绩效分级管理国内钢铁产能最为集中的唐山、邯郸、临汾、安阳等地空气质量“退后十”压力陡增,各地从烧结、炼铁、炼钢等全工序进行限产管控,切实确保钢铁企业依据绩效分级结果落实产量压减目标,行业中谁改造谁受益、真投入真获利、良币驱逐劣币的公平市场竞争环境逐渐形成3)钢铁行业排污许可制度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并引入碳排放内容2021年3月《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6号)正式实施,钢铁企业依法依规落实许可证“一证式”管理要求,有了明确的罚则与执行要求将管理责任、无证排污、超浓度超总量、无组织排放或特殊时段伪证排污、违反管理要求、不按要求开展台账记录或执行报告、材料弄虚作假等情形落实处罚细则,真正明确企业违证排污的违法成本。

同时,许可证中将固危废与碳排放管理要求一并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范围,体现未来环保管理全覆盖与精细化并重的新时期监管思路4)“假治污、真治数”的弄虚作假行为成为执法打击要点自“3.11”唐山事件爆发以来,2021年针对数据失真、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异常、未严格落实停限产要求、污染治理设施配套与达标水平不匹配等监管问题持续发酵,新一轮环保风暴席卷全国现场执法检查人员与执法监测能力专业性、执法仪器设备完备性等综合水平的提高,大大提升了国家与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现场执法能力,多地曝出“假治污、真治数”的弄虚作假行为,倒逼钢企作为主体责任落实单位,协同第三方运维单位开展监测设施的全面排查与整改落实工作,使行业监测水平与数据归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二)产业发展2021年1~10月,虽然新冠疫情影响还在持续,但通过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协同减量发展政策的深入落实,全国粗钢产量87705万吨,虽然仍位居全球第一,但总产量相较2020年同比下降0.7%中国宝武集团、山西建龙集团、普阳钢铁集团等几大钢铁集团仍在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中国钢铁工业提升产业集中度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中国钢铁产业主要位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基本面未发生根本改变,约80%产能分布于河北、江苏、山东、山西、河南、辽宁6省,长流程和短流程企业粗钢产能占比分别为87%和13%,虽然短流程比例同比有所增加,但以长流程企业为主的行业基本情况短期内不会改变。

2020年,重点统计企业SO2、烟粉尘排放总量分别比2019年同比减少15.03%和11.98%;废水、COD、氨氮排放总量较2019年同比减少3.33%、9.14%和26.99%随着行业超低排放治理技术与水深度处理技术的推行,主要大气与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压减随着国家层面“双碳”政策的快速推行落地,作为“两高”重点行业的钢铁工业成为国家与地方推行碳排放约束管理的重中之重,几大钢铁集团纷纷出台“双碳”目标,履行社会责任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宣告了碳减排目标: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旗下八一钢铁—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工程建设18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全球15个国家以及世界钢铁协会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发布钢铁行业低碳技术路线;河钢集团宣告2022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10%以上,203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30%以上,2050年实现碳中和;包钢集团宣告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力争2050年实现碳中和三)关键技术(1)有组织治理关键技术1)高炉煤气精脱硫技术针对高炉煤气精脱硫源头减排技术,2021年又有几家钢铁企业先后建成投运了“水解催化+脱酸”、微晶材料与催化工艺项目。

根据相关企业与环保工程技术单位对外报道,精脱硫项目投运后可实现热风炉排口二氧化硫浓度满足50mg/m3以内的超低限值要求但根据行业企业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催化剂中毒、使用寿命大幅衰减与二次污染防治问题仍待时间检验,稳定达标运行能力也需密切关注2)高炉炉顶均压煤气放散全回收技术目前针对重点钢铁产能区域空气质量一氧化碳因子居高不下的现状,重点区域内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对于高炉炉顶均压煤气放散要求实施全回收改造,利用引射器技术实现对放散煤气的全部收集净化储存解决了此节点应用非全回收技术造成的部分一氧化碳与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问题3)炉窑末端脱硫治理技术针对当前高炉煤气源头减排措施尚未在行业全面推广的现状,为了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政策文件与地标中对于高炉热风炉、轧钢加热炉排口二氧化硫50mg/m3的限值要求,唐山、邯郸市等重点区域企业采用小苏打喷射与固定床干法脱硫等技术实现对燃用高炉煤气排放二氧化硫的末端处理,下一步应关注此类工艺的运行稳定性、脱硫剂使用寿命与固废合规处置问题2)无组织管控治一体化关键技术钢铁企业在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不断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建立智能环保监测管控平台,将主要排放口监测数据、环保设施运行数据与生产数据联动管控,在主控系统中可随时调取生产设施与环保设施、监测实时数据。

以大数据、视频流监控、机器视觉、源解析、扩散模拟、污染源清单、智能反馈等技术为依托,开展全厂无组织尘源点的清单化管理,通过智能化管理手段全面提升企业环保绩效管理水平四)发展展望1、政策方面随着全国范围内差异化水电价与绩效分级管控差异化限产措施的严格执行,除重点区域超低排放改造继续增效提速外,其他区域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也将陆续开启,全流程改造完成企业数量在2021年基础上继续实现稳步增长各地市钢铁企业绩效分级结果将对企业产能发挥产生重要影响,数据归真与分布式管控系统联网促使钢铁企业依法依规落实停限产,强化企业落实“四真”超低改造要求,切实高质量完成超低排放的思想意识同时,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理念也将贯穿环保改造始终,除精益化开展现有组织末端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外,还将进一步创新发展源头减排工艺,在超低排放改造的同时落实“双碳”管理要求2022年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依托《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细则,在钢铁企业执法检查中加入依法依规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持证排污的专项核查要求同时,对设施运维管理不规范导致的排放数据失真、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