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魏元显儁墓志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26.50KB
约6页
文档ID:2975337
北魏元显儁墓志_第1页
1/6

北魏元显儁墓志北魏《元显儁墓志》附志盖精拓本北魏《元显儁墓志》整拓本北魏《元显儁墓志》拓本局部下载 北魏《元显儁墓志》全本图片此志石灰石质,通高 35 厘米,长 75 厘米,宽 56.5 厘米上面为志盖,用阴线刻满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龟甲纹样,龟甲中央阴刻正书“魏故处士元君墓志” 八个字下面镌刻着正书志文,计十九行,行二十一字,共三百五十七字志盖和志文上下相合,正好为一个生动、完整的石龟,而且龟的首尾、四足毕具把墓志制成象征长寿的龟形,祈求墓主在九泉之下得其永年这一形制,在北魏墓志中为仅见,后世也极少出现墓志刻于延昌二年(513)二月 民国六年(1917)出土于河南洛阳出土后不久就由金石学者傅沅叔(即傅增湘)购得初藏于京师博物馆(前国立北平博物馆),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将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南迁,元显儁墓志也随着辗转迁徙,最后落脚在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现在珍藏在南京博物院该墓志琢刻精致,形制特殊,加之志文辞彩华丽,书法精绝,所以甫一出土,就极受金石学者和书法家们的珍视吴士鉴的《九钟精舍金石跋尾》和赵万里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均有著录直到现在,临习和取法此墓志的书家也相当多墓主元显儁,河南洛阳人。

他是“景穆皇帝之曾孙,镇北将军、冀州刺史、城阳怀王之季子以延昌二年正月十四日卒于宣化里第,年仅十五岁同年二月廿九日窆于瀍涧之滨志文秉承汉魏南北朝墓志的体例,有序有铭,辞彩华美绮丽,音韵沉郁和谐,“痛春兰之早折,伤琴书之永穸”,寄托了家人对这个早殇的皇族少年无限的哀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当然其中不乏夸饰溢美之辞不同于他的父叔兄弟,在《魏书》等史传中都有记载志名题署“处士”,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因袭官爵的年龄,无仕宦事迹,只能姑且以 “处士”称之,开创了碑志中这一称谓的先例《元显儁墓志》的书法是北魏墓志书法中的精品该志书法用笔中侧锋兼用、方圆皆备、爽洁峻利、秀润严整结体大体呈左低右高之势,精紧茂密、秀逸多姿,极富韵致兼有帖学书法的飞动妍丽和碑学的茂密豪宕在众多的墓志显得丰姿特秀、独具风神但因用笔结字多以侧媚取势,稍有“左秀右枯” 之感同时在变化和劲健方面不如我一直钟爱的《崔敬邕墓志》近日临此志一过,颇有所得銘文】:維大魏延昌二年歲次癸己二月丙辰朔廿九日甲申故處士元君墓誌銘 君諱顯儁,河南洛陽人也若夫太一玄象之原,雲門靈鳳之美固以瓊峰萬里,祕(壑)無津,龍樤紫引,綿於竹帛景穆皇帝之曾孫,鎮北將軍冀州刺史城陽懷王之季子也。

君資性夙靈,神儀卓爾,少玩之奇,琴書逸影雖曾閔淳孝,無以加其前;顏子湌道,亦莫邁其後日就月將,若望舒盪魄;年成歲秀,若騰曦潔草松鄰竹侶,熟不仰歎矣是則慕學之徒,無不欲軌其操,既成之儒,無不欲會其文,以為三益之良朋也若乃載笑載言,則玄談雅質出入翱翔,金聲璀璨昔蒼舒早善,叔度奇聲,亦何以加焉而報善無徵,殲茲秀哲,甫齡三五,以延昌二年正月丙戌朔十四日己亥卒於宣化里第粵二月廿九日窆于瀍澗之濱痛春蘭之早折,傷琴書之永穸,以追弔之未磬,更載琢於玄石其辭曰:愔愔夫子,令儀令哲,獨抱芳蘭,陵踐霜雪且琴且書,俞光俞烈,扶搖未摶,逸翰先折春風既扇,暄鳥亦還,如何是節,剪桂彫蘭泉門掩燭,幽夜多寒,斯人永矣,金石流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