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教学的情境导入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9.23KB
约4页
文档ID:448428628
古诗教学的情境导入_第1页
1/4

古诗教学的情境导入古诗教学的情境导入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进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古诗音律谐美且字句工整,意境深邃,含蕴赅博对于古诗的语文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尤其表现在古诗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对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那么,在一堂古诗课上,怎样才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古诗的情境之中呢?笔者就此设想了几种情境性导入方法 关键词:古诗教学 情境性 导入 一堂语文古诗教学课,本身就是一首具情韵美、意境美、哲思美的诗歌在课堂伊始,教室就要根据所学古诗选取相关的美的因素,创设情境性的导入来诱发学生的情感,进入诗境之中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 仿设古诗画境 “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让学生感知美的形象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前提和基础同样,儿童对诗的意象把握就是建立在诗中具体可感的画面之上这就是说,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课件图景直接去感知诗中具体的画面。

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先用教师依据该诗所设计的课件进行演示:静景——彩云缭绕的白帝城,早晨的太阳,神情飞扬的诗人坐在小船上;动景——诗人乘坐的小船伴随着音乐轻盈飞快地穿过重重高山,直到江陵学生在互相的交流中以及教师的点拨下,由对画面色彩、格调的感知自然过渡到对彼时彼境中诗人心境的体味 二 、简介背景生境 在学习一首古诗之前,先扼要地介绍诗人作诗的背景,即诗人的经历,生活环境等等这些介绍为学生进入诗境进行情感性体验建立了基点《早发白帝城》也可以设置情境性导入:先简明扼要地介绍这首诗是李白被朝廷放逐途中,遇大赦,将乘舟返还时所作这样,学生更容易走近诗人,理解诗人的愉悦的心情 抑或根据诗人的境遇、当时的社会态势营造假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思考如学陆游的《示儿》时,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陆游,看到大宋半壁江山失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有何感想,该怎么做?这种进入角色的体验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活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画激情入境 对于很多古诗的形上至境,儿童是难以领会悟的因为古诗意象背后的富有人生哲理意味的内涵,囿于儿童思想意识水平及情感阅历,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

这也正体现了古诗的审美教育价值学生所表达的思想及方式可能很稚嫩,但是他们对于人生的内涵概念性的表现还是能作简单地识别的,只鉴于这一点,教师就应该创造机会,给其充分的自由去模仿、学习诗人进行尝试性的创作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之前就布置学生在月夜欣赏月亮并画下自己的所见或写下自己的所感,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抒写方式来表达感想新课开始,先给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在讲台边展示自己的作品,边讲一讲自己的创作思路教师相机引出李白的《静夜思》;诗人的感受又是怎样呢,与我的有何不同?这是在学生的个性感受基础上所营造的导入诗境的方式 四、 初读依诗设境 学生对一首古诗第一次阅读后的感受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在这个时候借助于第一次阅读后感知到的事物、形象及其特点发挥想象力,猜想描述古诗的思想内容比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在学生第一次阅读后就让学生描述诗中描写一个怎样的环境,有哪些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你从中感受到了笼罩全诗的是什么氛围教师对于学生所描述的诗境不要否定,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着力营造的诗境,从而步入课堂主体部分 五、 名句、佳句造境 大多古诗都有一二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佳句,这些名句、佳句又多为“诗眼”。

学习这些古诗时就可以从对这些名句、佳句的温习来为全诗的学习营造情感氛围,比如由学生对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熟知与体会,让学生想像一下这句诗所在的原诗中诗人可能写什么事情、景物来抒发心中的思家念亲的情怀这是由对名句、佳句的情感体验来放眼全诗思想内容 六、 缘题设疑入境 每首古诗的诗题或多或少隐射了主题思想因此教学时,教师可缘题领学生入境,即析题入境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可以先让学生看诗题思考:哪些字眼感***彩浓烈,又寓示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是通过对诗题的释义为全诗预设情境 七、 援引它诗造境 新课开始,教师就用语激励学生背诵课外的古诗,这些诗或是同一诗人的,或是同一主题,或是同一时代„„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深入理解、学习的情境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就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文天祥的哪些诗作?老师可以文天祥的《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引出,定下《〈指南录〉后序》的感情基调,或以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导入如此种种,都可以带学生很快进入诗境 古诗情境性导入的方法很多,我们只要根据所学古诗设计最佳情境性导入方法,便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进入诗境,在诗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其审美能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