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看不懂的书信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31KB
约26页
文档ID:56790560
看不懂的书信_第1页
1/26

看不懂的书信看不懂的书信 篇一:书信开头结尾 收到来信:颁来手示,诵悉一切;承赐教言,十分感 激;大示拜读,心折殊深;得奉云翰,不胜感戴大札拜读, 敬佩之至;大函细读,尊意俱悉;得聆教益,如坐春风; 得书之喜,喜不自胜;奉展芳翰,如见玉颜;忽得兰言, 欣喜若狂;华翰先颁,甚忍下怀;惠示奉悉,如亲威颜; 兹蒙惠书,无限感激;昨接云朵,聆悉一切;接奉环云, 慰如心颂 ;昨接还翰,喜悉一切 时间飞逝:白驹过隙,寒暑三度 ;光阳似箭,日月 如梭;春风东去,夏风南来; 光阴荏苒,时序频迁;人间 岁改,天上星回; 时光流水,日月飞梭;寒暑易节,春秋 换季;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岁月荏苒,裘葛几易; 岁 月易得,弹指人生;岁月易逝,十载一瞬; 岁月难驻,人 生易老;物换星移,春秋三度 倾诉思念:故园代切,梦 寐神驰;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多日不见,孺念甚殷;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春雨霏霏, 思绪绵绵;海天相望,思念切切; 离情别绪,耿耿于怀;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 遥隔云山,久疏音问;心路咫尺, 灵犀相通;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自别芝晖,思念殊深;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频年不晤,渴想良深; 秋水伊人, 怀念不已。

道歉请谅:抱歉之情,莫可言表; 久未请安,深以 为歉; 满腔歉意,寤寐难安;久疏问候,抱歉良深; 夙 夜抚怀,殊深歉仄;屡未奉答,歉甚愧甚; 未能践约,抱 歉良深 言犹未尽:情长纸短,不尽依依 ;书不尽意,余言 后叙;书何尽言?略陈鄙陋; 书未尽情,余候面叙;书不 尽怀,余候后禀 ;楮墨有限,不尽欲言;言不尽思,再祈 珍重 受人深恩称 “雨露之恩” 谢人恩泽称 “河润” 感救命恩称 “再造” 、 “没齿不忘” 感德难忘称 “铭心镂骨” 知恩必报称 “结草衔环” 请人看稿称 “阅示” 、 “阅批” 请人改稿称 “斧正” 请人评论称 “指教” 、 “指点” 请人指路称 “请问” 、 “借问” 请人解惑称 “指导” 、 “赐教” 受人教导称 “茅塞顿开” 受人益言称 “药石” 、 “箴规” 求人办事称 “拜托” 、 “鼎助” 请求解难称 “恳求” 、 “恳请” 请人回信称 “敬祈示复” 谢人寄信称 “辱承华翰” 央人协助称 “麻烦” 麻烦他人称 “打扰” 请人原谅称 “包涵” 、 “海涵” 望人恕罪称 “宽宥” 伴人受益称 “借光” 伴人享受称 “伴福” 。

谢人致问称 “多蒙寄声” 赞襄其事称 “玉成” 托人这事称 “借重鼎言” 贺人荣归称 “锦旋” 称人生日称 “初度之辰” 献人年高称 “齿德俱尊” 贺人喜庆称 “恭喜” 自谦礼少称 “献芹” 、 “菲仪” 不受债赠称 “反壁” 回称:“微忱勿却”) 送行之礼称 “赆仪” 吊唁之礼称 “奠仪” 结婚之礼称 “喜仪” 留位待贤称 “虚左以待” 物归原主称 “完璧归赵” 、 “璧还” 借物归还称 “奉还” 赞人貌美称 “冠玉” 出人群者称 “巨擘” 你我同心称 “金兰” 事有奇缘称 “三生有幸” 回称:“天与人赐”) 自提意见称 “浅见” 、 “肤见” 代人作事称 “代庖” 释例: 河 润:谓施惠及远,犹河流之浸润 《庄子.列御寇》 :“河润九里,泽及三族 ” 再 造 :犹言再生 《宋书.王僧达传》:“再造之 恩,不可妄属” 反 璧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乃馈盘餐,置 璧焉,公子受餐反璧 ”后不受馈赠为反璧 赆 仪:赆即赠人路费或礼物 《孟子.公孙丑下》: “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 ”所以送行礼物称为赆仪 冠 玉:饰在帽上的美玉 《史记.陈世家》:“虽美 丈夫,如冠玉耳!”后多用以形容男子之美貌。

巨 擘 : 大指拇,比喻特出的人物 《孟子.滕文公下(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看不懂的书信)》:“于齐国之事,吾必以仲子 (陈仲子)为巨擘焉!” 金 兰:谓友情契合、同心语出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 臭(气味)如兰 ”故谓之金兰 周教授向学生介绍了书信的格式和方法他说,书信 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 六个部分 据周教授介绍,书信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 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 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 比如社科院的庞朴先生,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夫人 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绝对不能称呼自己 的妻子为我夫人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 息就是子息的意思称对方为贤兄、仁兄、台甫、台鉴 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他还举例说,电视 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称是错的 周教授还特别强调了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 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 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学是 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封上 也称他为某某砚兄。

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 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周教授说,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 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古代皇帝都 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 荆,绝对不能说夫人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 、 “芹” 、 “寸” 、 “薄” 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 饭叫做略具菲酌 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讲座、尊鉴、道、撰 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 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 敬请福祉 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 敬请教祺 敬颂海安 辈:顺祝 署名—— 对长辈:叩禀 敬叩 拜上 对辈:谨启 鞠启 手书 对晚辈:字示 白谕 -礼仪作用 E-mail 该有传统书信礼仪 学习中国传统书信礼仪,可以使我们在不能见面的时 候,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揖让进退此外,虽然现在很多人 都不注重书信礼仪,但在我国港台、韩国日本以及华侨地 区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书信礼仪,掌握基本的书信礼仪不 仅有助于提高个人文化礼仪素养,而且还有助于增进交流。

周教授收到过很多韩国和日本友人或者我国港台学者 的来信,他们都非常讲究书信礼仪比如一位韩 国朋友写信中有“将命考”的字样,周教授问他的学 生,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一种自谦,不 敢给您写信只好给传命的人, “将命”是指传命的人, “考” 是副手,这句话的意思是给您传达室的人的副手,可谓谦 而又谦周教授珍藏一封钱穆先生夫人给他的信,除了抬 和阙以外,还有很多传统的书信格式她写道,匆匆不及 所言,并候双安,又称他们夫妻为俪,这封信充分体现了 传统书信礼仪此外我们还可以看看鲁迅写给母亲的信和 毛泽东写给老师的信,可以体会出中国传统礼仪的魅力所 在 现在人写信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都用 E-mail, 但其实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书信的结构敬语称呼等还是应 该和传统书信一样的学会写信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个人涵 养的最基本体现 原来我不会写信 人艺术院一位女生:我学了这么多年中文,现在才发 现其实我连一封信还都不会写,也不知道写信原来有这么 多讲究我时很少写信,最多不过就是发个 EMAIL,也不 讲求格式不过现在觉得书信礼仪还是非常重要的,应该 好好学习一下,有的时候我读到名人书信中有些地方看不 懂也没有注意,其实这些细枝末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 现。

另外,一封措词得体恰当的信也反映出个人修养连 一封信也写不好,会让人笑话我这个学中文出身的人 \u0013 -不用完全照搬 经管学院一位男生:我觉得很长知识,书信是一种礼 仪和文化,学习书信礼仪可以增加个人修养和文雅气质 我觉得了解书信礼仪是很重要的,但并不说明我们就要完 全照搬,因为真的完全写旧式书信会有掉书袋的嫌疑有 一些过于复古的东西不太适用了就应该被改进或者抛弃, 只要有一套大家都接受和认可的书信礼仪就可以了在书 信礼仪这个问题上,我们保持尊敬别人和谦虚的传统是最 重要的 -去信别让人“跪启” 周老师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有一个学生给父母写信:“敬爱的爸爸妈妈我钱不够 用了 ”一点拐弯都没有,应该先委婉问候一下,说, “敬 爱的爸爸妈妈天气暖和了,可是有的时候还很凉,一定要 注意增减衣服,保重身体”等等,然后再说“我的钱不够 用了” 一个男孩收到一封女孩来信,很激动,但一看提称语, 上面写某某跪启,本来还想说一句有文彩的话,可是让别 人跪着看信,实在是欺人太甚 -名人书信 鲁迅致母亲: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日前寄上海婴照片一张,想 已收到小包一个,今天收到了酱鸭、酱肉,昨起白花, 蒸过之后,味仍不坏;只有鸡腰是不能吃了。

其余的东西, 都好的下午已分了一份给老三去但其中的一种粉,无 人认识,亦不知吃法,下次信中,乞示知上海一向很暖, 昨天发风,才冷了起来,但房中亦尚有五十余度寓内大 小俱安,请勿念为要海婴有几句话,写在另一张纸上, 今附呈 专此布达,恭请 金安 男树叩上广及海婴同叩 一月十六日 毛泽东致老师符定一(澄宇)先生 澄宇先生夫人道: 既接光仪,又获手示,诲谕勤勤,感且不尽德芳返 ,托致微物,尚祈哂纳世局多故,至希为国自珍敬颂 教安 书信是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通、最为古老的一种沟通 方式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 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 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 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1、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有“你 好” 、 “近好” 、 “节日好”等 2、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 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篇二:中国书信开头与结尾的客气用词 中国书信开头与结尾的客气用词 周教授向学生介绍了书信的格式和方法。

他说,书 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 名六个部分 据周教授介绍,书信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 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 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 比如社科院的庞朴先生,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夫人 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绝对不能称呼自己 的妻子为我夫人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 息就是子息的意思称对方为贤兄、仁兄、台甫、台鉴 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他还举例说,电视 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称是错的 周教授还特别强调了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 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 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 学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 封上也称他为某某砚兄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 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周教授说,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 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古代皇帝 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 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 、 “芹” 、 “寸” 、 “薄” 。

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 饭叫做略具菲酌 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讲座、尊鉴、道、撰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