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第三套第十二讲 怎样修改作文 第十二讲 怎样修改作文 任晓东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作文修改的重要性2、使学生驾驭通过“读、删、增、改”四个步骤修改作文的内容3、使学生学会通过语言上的修改使文章富有文采二、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修改作文的内容2、如何修改作文的语言,使文章语言流畅、生动而有文采三、教学过程:〔老师讲解〕 怎样修改作文 修改,是写作文的最终一个步骤,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但是,有的同学却轻视这一个步骤,甚至放弃这一个步骤,这是很不好的想一想,哪一个大作家的作品不经过修改呀?有的要反复修改几遍鲁迅先生就说过,写完文章后自己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去掉这就是修改要做的工作之一作为一名中学生,作文莫非不须要修改吗? 修改文章,也要驾驭必须的方法,往往是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着手内容的修改一般有“读、删、增、改”四种,而语言上的修改一般有修改有毛病的字、词、句子和把字、词、句子改得更有文采下面就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来谈谈作文的修改一、文章内容的修改〔一〕读写完作文后,要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至少读两遍假如是平日习作,最好不要立刻读因为你刚刚写完作文,思想里还保持着一种“思维惯性”,挑起毛病来,漏掉的会许多。
过了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当然时间也不要太长〕,你做完其他事情回过头来读,效果会更好一些假如是考场上作文,最好也在检查完语文卷子上的其它题目之后来读作文但是必须要读,假如条件允许,最好是先朗读,像读别人的作文那样去读通过朗读,你会感觉到自己作文语言“上口不上口”,一般来说,读起来不上口,“别扭”,那必须有毛病朗读之后还要默读,体会自己的作文的立意、选材、构造、语言各方面的“味道”,有没有不对味的地方,尽量遵照自己的语文水平挑作文的毛病,然后遵照下面所说的方法删、增、改〔二〕删须要删的一般有四种状况1、与主题无关,或似与主题有关实那么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如作文《同桌》有位同学写其同桌是一名三好学生,其中一段写到她在熄灯后还躲进寝室的帐子里打着手电做功课这位考生的原意是想突出她的刻苦好学,但效果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不正反映她既违反宿舍纪律、又不善支配时间,还不留意爱护视力吗?像这种只考虑一面却会影响整篇主题的内容,需删除2、空洞的争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如《尊师爱生小记》有位同学全文只写了600余字,但开头大发争论,仅谈老师节的意义便用了150多字当然写此题提一下老师节是可以的,但在记叙文一开头就如此空发争论没必要,应酌情删简。
3、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如《驳学理科何用语文?》有位同学一连举了六七位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例子做论据,来论证学理科须要语文其实这就是重复的,只要保存一二位最有代表性的,其余都可删去4、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如《农贸市场见闻》有的从凌晨起床写起,甚至从昨夜睡不着觉写起;有的那么从国家农业政策谈到家乡大丰收,或从一路漂亮风光谈到如何挤交通车这些与题意无关或离得太远的都应删去;即使有关联的也应一笔带过又如写读后感一类文章,明明已把真情实感写尽,为了所谓拔高主题,往往还要空喊几句口号或硬做一番检讨诸如此类的蛇足式结尾,也应加以删除〔三〕增须要增的大致有三种状况:1、能突出或深化主题的要增2、内容薄弱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如有位学生写议论文《谈艰辛奋斗》,起先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只有艰辛奋斗才能创业、守业修改时觉得内容薄弱,便增加了几个反面例子,说明成功后假如不再艰辛奋斗而享乐腐化,势必导致失败这样正反一比,内容就充溢了3、记叙文不详细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如有位学生写了一篇《我心爱的水泡鱼》,语言很通顺,但不详细这里仅举一句:“我曾经养过一条水泡鱼,它全身桔黄真好看。
好看”在什么地方呢?不清晰于是在修改文章时加了一句:“尤其是它那双玻璃球似的大眼睛,游动时晃来晃去,惹人宠爱就形象、生动了〔四〕改须要改的主要有四种状况:1、改动不大,就能对明确主题或突出中心有好处的,应当改如前面举的《驳学理科何用语文?》那例,只要变更一下论据选择角度,即保存一个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例子,另换几个不同国籍、时代、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做论据,那对驳斥“学理科何用语文”的劝服力就强多了2、上下文脱节或缺乏照应的必需改如有篇习作《弟弟》的倒数其次段:“我望见弟弟从人群中挤出来往家里跑去,透过雨帘我望着他远去的身影,耳边又响起了?‘我是小效劳员’的歌声……”弟弟回家去干什么呢?初稿中没交待后在修改时作者在前面加了句“啊,家里还有煤饼!”联系上下文可知他是回去取煤饼给人家用这样一照应,读者便明白了3、记叙文中一个人的过长说话应当改,方法是:可把此人的长篇讲话有条理地分为几层,每层中插一些别人的问话、反响;或加一些他自己的动作、神态,文章就活泼了4、议论文中过详的事例论据也应当改主要方法是删去描写性词句,把长篇表达概括成简洁的交待 二、文章语言的修改 作文的语言通顺不通顺,有没有病句,是作文合格不合格的重要标准。
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不仅使别人感到你的作文语言不合格,而且也要影响别人读懂你作文的立意、内容,损失将是成倍的作文的语言有没有文采,有没有佳句,又是作文优秀不优秀的重要标准假设你的作文很有文采、里面又有一些叫人称道的好句子,即使内容差一些,也会得高分的所以修改作文时,必须要留意修改语言语言的修改有两个层次:一是“从零下到零”,修改有毛病的字、词、句子;二是“从零到零上”,把字、词、句子改得更有文采〔一〕字和词的修改字的修改主要是改错别字〔包括标点符号〕,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讲了,但是你必须要知道,这是修改作文必需要做的事情之一运用不正确的词的改正,放在修改病句里面一起讲这里主要讲一讲怎样把词“从零改到零上”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句子:①那人便着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拴;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②那人便着急起来,说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拿过灯笼,一把拿下纸罩,包了馒头,交与老拴;一手拿过洋钱,数一数,转身走了嘴里低声地说,“这老东西……”①是鲁迅先生在《药》这篇小说里写的,②是把①里的一些动词换成了别的动词。
你们看,鲁迅先生这段文字的生动、精确、形象是不是都给改没啦?反过来说,假设先有第②句,请鲁迅先生来修改,改成第①句,修改效果有多好呀!我们就要这样地来修改作文里的词语在修改中要特殊留意:1、运用不同词语表达同一语义的问题有的意思,运用不同的词语都能表达出来根本语义,但表达效果却有不同大家都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这个例子吧,“绿”、“到”、“过”是不同的词语,表达效果一样吗?2、近义词语的运用问题上面举的那个例子,两句话里不同的词都是近义词,但运用效果就不一样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十字路口的老人》里面的一句话:红灯亮了,那个〔不遵守交通规那么的〕人骑车一下子冲了出去,老爷爷〔协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的老人〕喊他他像没听见似的,老爷爷就冲过去拦阻他,但没有挡住,这时,前面正有一辆汽车快速通过,特别危急,老爷爷不顾自己也有危急,又大步冲向前,究竟把那个人挡住了,看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这句话里,有三个“冲”字,连续运用显得单调、不精确,应当修改修改后是这样的:红灯亮了,那个人骑车一下子窜了出去,老爷爷喊他他像没听见似的,老爷爷就冲过去拦阻他,但没有挡住,这时,前面正有一辆汽车快速通过,特别危急,老爷爷不顾自己也有危急,又大步跨向前,究竟把那个人挡住了,看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三个“冲”字,一个改成“窜”,一个保存,一个改成“跨”,效果是不是好多了?假如仅仅修改一个词效果还不够志向,就要考虑增词或者删词,比方这个例子里的“又大步跨向前”,假如把“大步”删掉,改成“一个箭步”,效果就更好了〔二〕句子的修改句子的修改,主要是修改病句,这是“从零下到零”的修改,还要努力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是“从零到零上”的修改1、修改病句初中同学应当会自己修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误用虚词、近义词、语序不当等病句,还应当会修改成分多余、不合理重复、前后冲突、不合逻辑等病句我们看一看下面几个例句,体会一下病句的修改:① 那件往事又徘徊在我的脑海里〔往事与徘徊搭配不当〕② 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络绎不绝的人群,都特别激烈〔“都特别激烈”前缺少主语“我们”〕③ 我已经知道人生的艰辛和挫折,成长的道路总会是崎岖不平的〔“挫折”应当换一个更适宜的近义词,改为“坎坷”,再把“艰辛”改为“艰辛”,把后面的“坎坷”改成“坎坷”④ 这是一个综合的例句:起先讲新课了,他把每一道题像一个故事似的,讲到扣人心弦时,还会载歌载舞地舞蹈一番每当出练习题时,他更是兴奋,总是和我们一起探讨,课堂气氛轻松而融洽。
这段文字中有成分残缺得的地方,有搭配不当的地方,也有语义重复的地方〔大家自己来找一找〕改成下面的样子,看怎么样?起先讲新课了,他把每一道题,都讲得像一个故事似的,吸引着同学讲到扣人心弦的地方,还要载歌载舞地比画一番每当指导我们做练习题时,他更是兴奋,总是和我们一起探讨解题的思路,师生之间极为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病句能不能修改好,主要看你平常语文根底学问学习的怎样从这里大家可以体会到,作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根底学问、阅读、作文是相辅相成的,必须不能脱离语文课来提高作文水平2、“矫枉不能过正”,或者说“过正必须要矫枉”有一些同学为了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透彻、更有效果,在语言上时时出现“过正”的毛病,把话说过头了有时是在行文中写出来的,有时是修改时改出来的比方,为了说明生活和作文的关系,有人写道:生活离不开作文,作文离不开生活这句话,用语法分析,不是病句,但是细致一想,说得过分了:作文离不开生活没有错误,生活能离不开作文吗?假如生活离不开作文,那很多不会写作文的老爷爷老奶奶该怎么办呀?再如,有的同学在表达一些事情时,时时把人数写得过分,有这样一句话:此时此刻中学生都遗忘了自己父母的生日,却把好挚友的生日记得清清晰楚的。
的确有这样的中学生,但是肯定不是“都遗忘”,“都”代表着百分之百,那还了得!修辞的运用也有夸大失真的,比方下面两句话都有毛病:① 我一边困难地迈着步,一边翻开书包,取出一瓶水,咕嘟咕嘟地灌了两口,随即听到了水在嗓子眼儿里遇到高温“嘶啦”一下变成水蒸气的声音作者的本意是想夸大一下当时自己口干舌燥的程度,结果太失真,太过分,反不行信,变得可笑了② 那震耳的雷声,犹如原子弹爆炸,让人惊心动魄人们经常听到雷声,几乎没有人听到过原子弹爆炸的声音,这句话的喻体比本体难以感受,既是譬如不当,又是用词过分,是应当修改的语言“过正”的毛病还表此时此刻运用一些过长的句子、过多的修饰语,用不好,还不如用平实的语言,“零上”达不到,还不如“零”好我们以前比拟过下面两句话,这里再来比拟一次,体会一下"过正"的害处①在乳白色的朦胧幽淡的月光下,温顺的春风轻轻地抚弄着河畔婀娜多姿的垂柳我如醉如梦般地沉醉在这迷人的夜色中远处近处的蛙声此起彼伏,好象密鼓一般高一阵、低一阵地传入我的耳朵,我仿佛闻到了我家乡送来了泥土的沁人心肺的芳香②在幽淡的月光下,春风轻拂着河畔的垂柳,面对这迷人的夜色,我不觉沉醉了在远近起伏着的蛙鼓声里,我仿佛闻到了家乡泥土的芳香。
四、课后训练:1、让学生互批作文要求:①改正别人文章中的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