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版本. 毕 业 设 计(论文) (说 明 书) 题 目: 姓 名: 编 号: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word 版本. 年 月 日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设 计 (论文) 任 务 书 专业 任 务 下 达 日 期 年 月 日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设计(论文)题目: A. 编制设计 B. 设计专题(毕业论文) 指 导 教 师 . .word 版本. 系(部)主 任 年 月 日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系 专业,学生 于 年 月 日 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 专题(论文)题目: 指导老师: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 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 人,出席 人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 .word 版本.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员: , , , , , , . .word 版本.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第 页 共 页 学生: 专业 年级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评 阅 人: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成 绩: 系(科)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 .word 版本. . .word 版本. 摘摘 要要 本设计的井田面积为 12 平方千米,年产量 90 万吨。
井田煤层赋存比较稳定,煤层倾角 812,平均煤厚 4m,整体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沼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较高,涌水量也 不大煤田是以口向斜为主体的向斜含煤盆地,其北西、南东、北东及南部边缘分别受落差 数百米至上千米的郏县断层、落岗断层、襄郏断层及鲁叶断层等构造的切割,形成相对独立 的水文地质单元矿区于口向斜南翼,北部以红石山、龙山、擂鼓台、落凫山、马棚山、等 低山组成地表分水岭,标高 300500m,坡度 850,以北渡山、九里山、扣皂山等残丘 组成西南部地表分水岭,标高 130160m,坡度 1530,震旦系石英岩与寒武系灰岩在 西部零星出露,大气降水可直接补给地下水南北分水岭之间为西窄东宽的槽形谷地,其间 多被第四系坡积冲积 本矿小时正常涌水量为 120m3/h,最大涌水量为 253m3/h,井型为年产 90 万吨的中型矿 井,属于高瓦斯矿井 关键词:立井、倾斜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高产高效 . .word 版本. AbstractAbstract These designed allotment area for 12 square kilometers,Yearly Output ninty trillion. Allotment intrinsically ocurrence of coal seam compare stabilize,coal seam pitch eighttwelty acid,average coal thick 4m,integrally nature condition compare simplicity, Both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content relatively high, and neither do inflow of water no large either. On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Design,said shaft opt in adopt three vertical shaft fluctuate mountain exploitation,coal seam grouping band region fluctuate mountain co- disposal mode of opening,design adopt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full-seam mining stopper art,incline longwall method,treat goaf with whole straddle alight law from actual geologic information instance proceed allotment exploit and stand-by mod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both both combine versus mine haul, shaft exaltation, shaft drain and ventilation of mines isopuant systemic equipment lectotype count,as well as versus shaft technical safety measur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aim,complete wholly shaft. Both shaft whole realize mechanization,adopt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use for reference afterwards realize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modernization shaft experience,realize one mine not both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shaft thereby run up to favorable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Keyword: Vertical shaft, incline length wall, full-seam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high yield highly active . .word 版本. 目 录 摘摘 要要.1 1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1 1 1.1 矿井简介 .1 1.2 水文地质 .1 1.2.1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1 1.2.2 侏罗系含水带 .1 1.2.3 矿床充水 .2 第二章第二章 矿井主排水设备选择计算矿井主排水设备选择计算.3 3 2.1 设计依据 .3 2.2 排水系统的确定 .3 2.3 水泵的选型与设计 .4 2.3.1 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 .4 2.3.2 水泵所需扬程计算 .5 2.3.3 水泵的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6 2.4 管路的选择 .6 2.4.1 管路趟数及泵房管路布置形式 .7 2.4.2 管材的选择 .7 2.4.3 排水管径 .7 2.4.4 壁厚验算 .9 2.4.5 吸水管管径 .9 2.4.6 验算流速 .9 2.4.7 选择排水管 .9 2.5 工况点点的确定及校验 .15 2.5.1 管路系统 .15 2.5.2 估算管路长度 .16 2.5.3 阻力系数 Rt 的计算 .17 2.5.4 管路特性方程 .18 2.5.5 绘制管路特性曲线,确定工况点 .19 2.5.6 校验计算 .20 2.5.7 由工况点验算排水时间 .22 2.5.8 经济性校核 .23 2.6 电动机功率计算 .23 2.7 电耗计算 .23 2.7.1 全年排水电耗 .24 2.7.2 吨水百米电耗校验 .24 . .word 版本. 第三章第三章 水泵房及水仓水泵房及水仓.2525 3.1 泵房位置 .25 3.2 泵房尺寸 .25 3.2.1 泵房的长度: .25 3.2.2 泵房的宽度 .25 3.2.3 泵房的高度 .26 3.3 水仓的确定 .26 3.4.1 水仓容量的确定 .26 第四章第四章 节能方案设计节能方案设计.2727 4.1 无底阀排水 .27 4.2“绿色”流水通道.27 4.2.1“绿色”流水通道的设计目的.27 4.2.2“绿色”流水通道的设计.28 4.2.3 配水阀门的改造 .28 4.2.4 挡水墙的施工 .28 4.2.5 使用效果 .29 4.3 水仓自动清挖 .29 4.3.1 水仓清挖常用的几种方法 .29 4.3.2MSQ-4 型水仓自动清挖设备组成 .30 4.3.3 水仓清挖工艺流程图 .30 4.3.4 工作原理 .30 4.3.5 应用效果 .31 4.5 水泵高压群控软启动 .31 4.5.1 群控软件启动装置的启动程序 .31 4.5.2 群控高压软启动的技术特点 .32 结结 束束 语语.3434 致致 .3535 参参 考考 文文 献献.3636 . .word 版本.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 1.1 矿井简介 该矿井属于某煤田河流区域,最高海拔+170 米左右,平原最低标高+110 左右,井 田多为缓岗丘陵,堆积平原和玄武岩地相间,该河蜿蜒蛇曲,横贯井田南部为老年期河流, 沿河两侧有大片沼泽湿地,河宽 1015 米,坡度 2.6%河深 12 米,平均流量 0.77 米 3/秒, 最小流量 0.23 米 3/秒,最大流量(暴雨后)0.85 米3/秒。
除此主干流外,还有季节冲沟, 本区最高洪水位标高为+125 米 矿井东南为背斜构造,地层倾角最大 60 度左右,中西部有不明显褶皱,倾角一般 1018 度,区断层共 11 层,其中除 F11逆断层外,F1F10均为正断层,断层落差最大 120150 米,最小为 017 米 1.2 水文地质 1.2.1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该河在本区段上游以粗砂含水层为主,分选性和渗透性较好,含水丰富,其厚 30 米以 上,最宽分布 2100 米,分选性和渗透性由上游逐渐减弱,该河下游以灰色砾砂为主,分选 性与渗透性均好,含水丰富,含水层厚度平均为 15 米最厚 25 米,分布宽 1100 米,水力性 质为潜水,埋在地表 0.6 米以下,水位 1.2 米左右,砾砂层含水层与煤系地层直接接触,二 者的联系是密切的 1.2.2 侏罗系含水带 从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貌来看,西部为补给区,东部为排泄区,当地下水流到大中沟时, 在低洼处,形成上升泉排泄于地表,东区侏罗系含水带划分为: 1)裂隙含水带,分布在 120 米以上,主要由中粗沙层组成,强化风隙含水带裂隙发育, . .word 版本. 含水丰富 2)孔隙含水带,含水带在 120 米以下,即位于强风化裂隙含水带以下,但二带无明显 界限,孔隙含水带单位涌水量在 0.040.064 升/秒.米,地下水受到到控制,总的规律是由 西向东流。
3)自垩系隔水带 岩性为灰绿色岩,全区分布厚度不一,在背斜轴部岩基附近厚 305 米,两冀其它部分, 平均厚 160 米,最低处为 18.6 米,单位涌水量为 0.0216 升/秒.米,所以视为隔水层 1.2.3 矿床充水 1)地表水对矿床充水,该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区,它的注入是矿井充水的主要补给合源 2)地质构造对矿床充水的影响,主干断层 F10 伴生几条高度正断层,是沟通第四系含 水层的煤系地层,含水层的良好通道,容易对矿井造成突然涌水和增大涌水量 3)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来源,砾砂含水层和玄武岩覆盖层裂隙发育是大 气降水渗入补给的良好通道 4)煤系地层顶部 80 米以上岩石含水性强,区百分之百的涌水部位多数岩性是中性粗砂 岩,开采时要防止突然涌水 . .word 版本. 第二章第二章 矿井主排水设备选择计算矿井主排水设备选择计算 2.1 设计依据 1)矿井年产量:120 万吨/年 2)矿井正常涌水量:425m3/h 3)矿井最大涌水量:825m3/h 4)矿井物理化学性质:PH=7 5)主井地面标高:+138M 6)付井地面标高:+135M 7)付井倾角:23 8)付井筒直径:6M 9)主井筒直径:5M 10)开采水平:-150M 11)沼气等级:低 12)矿井供电电压:6000V 13)矿井最大涌水量持续时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