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八八 章章 零零 件件 图图 第一节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和内容 第二节第二节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第三节第三节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知识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知识 第四节第四节 读零件图读零件图 第五节第五节 零件测绘零件测绘§8—1 零件图的作用和用途零件图的作用和用途 一、零件图的作用一、零件图的作用 用于表示零件结构、大小与技术要求零件结构、大小与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它是制造零件和检验零件制造零件和检验零件的依据,是指导生产机器零件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轴套类轴套类 盘盖类盘盖类 箱体类箱体类 叉架类叉架类 根据零件的作用及其结构, 通常分为以下几类:零件零件—— 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v 标题栏标题栏——在零件图右下角,用标题栏写明零件的名 称、数量、材料、比例、图号以及设计、制图、校核 人员签名等下图所示的轴承零件图,表明一张零件图的基本内容v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用规定的代号、数字和文字简明地表 示出在制造和检验时所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v 一组一组视图视图——有一组恰当的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等, 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结构形状v 全部尺寸全部尺寸——用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出制造 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二、零件图的内容二、零件图的内容12245100130143265Φ32 0+0.05φ6045M14×1.5-6H28φ24φ222-φ11R412.56.36.36.31.63.23.2技术要求1.未注铸造圆角R2~R32.锐边倒角1.5×45ο制图审核材料 HT150数量 1轴 承比例图号其余§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一、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一、零件图的视图选择1、分析零件结构形状,确定表达方案、分析零件结构形状,确定表达方案分析几何形体、结构,分析几何形体、结构,要分清主要、次要形体;了解其功用功用及加工方法加工方法2、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的原则:Ø 特征原则特征原则——能充分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特征Ø 工作位置原则工作位置原则——反映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工作时的位置Ø 加工位置原则加工位置原则——零件在主要工序中加工时的位置。
该轴类零件是以加工位置的轴线方向的结构特征选择的主视图AA该摇杆是以结构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选择主视图⒊⒊ 选择其它视图选择其它视图 对于结构复杂的零件, 必须选择其它视图其原则是:在完整、清晰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前提下,尽量减减少图形个数少图形个数,以方便画图和看图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图中标注的尺寸是加工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1、零件图的尺寸基准、零件图的尺寸基准v 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结构、设计要求及用以确定该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几何关系所选定的基准常见的设计基准是:1)零件上主要回转结构的轴心线;2)零件结构的对称中心面;3)零件的重要支承面、装配面及两零件重要结合面;4)零件的主要加工面v 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测量时所使用的基准2、标注尺寸注意点、标注尺寸注意点v 重要尺寸应从主要基准直接注出,不应通过换算得到v 不能注成封闭尺寸链ABCAC 注成封闭尺寸链,尺寸A将受到B、C的影响而难于保证正确的标注,将不重要的尺寸B去掉,A不受尺寸C的影响便于加工不便于加工便于测量不便于测量v 标注尺寸要考虑工艺要求。
三、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综合分析三、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综合分析1、轴套类零件、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同轴回转体,沿轴线方向通常有轴肩、倒角、螺纹、退刀槽、键槽等结构要素此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1)、视图选择分析 按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作为主视图,便于加工时图物对照,并反映轴向结构形状为了表示键槽的深度,选择两个移出剖面,如图所示2)、尺寸标注分析 轴的径向尺寸基准是轴线,可标注出各段轴的直径;轴向尺寸基准常选择重要的端面及轴肩1×45ο3.23.242122414801×45ο18 24181.60.80.81.63.23.2φ20Φ13-0.011Φ140Φ 1 5 ± 0 . 0 0 5 5-0.011Φ16+0.012Φ 1 5 ± 0 . 0 0 5 5AABBA-A5 0-0.0303.26.311 0-0.1B-B 技术要求1、调质处理230~280HB;2、锐边倒角0.5×45ο5 0-0.0303.213 0-0.16.3 2、盘盖类零件、盘盖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的结构特点是轴向尺寸小而径向尺寸大,零件的主体多数是由共轴回转体构成,也有主体形状是矩形,并在径向分布有螺孔或光孔、销孔等。
主要是在车床上加工1)、视图选择分析 盘盖类零件一般选择两个视图,一是轴向剖视图,另一个是径向视图 端盖的主视图是以加工位置和表达轴向结构形状特征为原则选取的,采用全剖视,表达端盖的轴向结构层次2)、尺寸标注分析 端盖主视图的左端面为零件长度方向尺寸基准;轴孔等直径尺寸 ,都是以轴线为基准注出的 技术要求未注铸造圆角R2~R58AAAAAA10R3385115×115Φ10045οR405871×45ο1015φ1024φ4φ30φ25φ751.63.23.26.33.2121.64-Φ154-Φ9A--A 3、叉架类零件、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的结构形状比较复杂,且不太规则要在多种机床上加工 1)、视图选择分析 这类零件由于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叉架类零件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要用局部视图、剖视图等表达零件的细部结构 2)、尺寸标注分析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踏脚座就选用安装板左端面作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选用安装板的水平对称面作为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Φ20A向高度方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尺寸基准3880118R12R85252R32R1230φ10R12R13212R60104428816384850宽度方向尺寸基准 技术要求未注铸造圆角R2~R3 4、箱体类零件、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主体部分,用来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它零件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较复杂,加工工序较多一般均按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选择主视图,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取剖视、剖面、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等多种形式,以清晰地表达零件内外形状 1)、视图选择分析 阀体的主视图按工作位置选取,采用全剖视,清楚地表达内腔的结构;右端圆法兰上有通孔,从左视图中可知四个孔的分布情况,左视图采用半剖视;俯视图表示方形法兰的厚度,局部剖表示螺孔深度 2)、尺寸标注分析 常选用设计轴线、对称面、重要端面和重要安装面作为尺寸基准对于箱体上需要加工的部分,应尽可能按便于加工和检验的要求标注尺寸。
4-φ1214φ5657×5740Φ56Φ80Φ40Φ584-M6-6H10Φ36161943845οΦ20Φ51Φ105Φ56Φ34Φ42Φ48+0.0620Φ20Φ24M36×2-6hAA5758183935)、其它零件、其它零件 除了上述四类常见的零件之外,还有一些电讯、仪表工业中常见的薄板冲压零件、镶嵌零件和注塑零件等 有些电讯、仪表设备中的底板、支架,大多是用板材剪裁、冲孔,再冲压成型 这类零件的弯折处,一般有小圆角零件的板面上有许多孔和槽口,以便安装电气元件或部件,并将该零件安装到机架上这种孔一般都是通孔、在不致引起看图困难时,只将反映其真形的那个视图画出,而在其它视图中的虚线就不必画出了 下图所示的电容器架,即为薄板冲压零件它是用冷轧钢板冲压成形的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底板上有许多冲孔,并标注了尺寸作为通孔,在其它视图中就不需再表示了从俯视图左端和左视图下端可以清楚地看到弯折年带有小圆角 这类零件尺寸标注的原则是:定形尺寸按形体分析方法标注,定位尺寸一般标注两孔中心或者孔中心到板边的距离如3-Ø10的定形尺寸46、42、56、5;3—3的定位尺寸50、22、68±0.230等.薄板冲压零件——电容器架§8—3 零件结构工艺性的知识零件结构工艺性的知识一、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一、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1、拔模斜度、拔模斜度 用铸造的方法制造零件毛坯时,为了便于在砂型出取出模样,一般沿模样拔模方向作成约沿模样拔模方向作成约1::20的斜度,叫做的斜度,叫做拔模斜度拔模斜度。
斜度1:20在图中可不画、不注,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说明2、铸造圆角、铸造圆角 为了便于铸件造型时拔模,防止铁水冲坏转角处、冷却时产生缩孔和裂缝,将铸件的转角处制成圆角将铸件的转角处制成圆角,这种圆角称为铸造圆角铸造圆角加工后成尖角铸造圆角 铸造圆角半径一般取壁厚的0.2~0.4倍,尺寸在技术要求中统一注明在图上一般不标注铸造圆角,常常集中注写在技术要求中缩孔裂缝3、过渡线、过渡线 铸件及锻件两表面相交时,表面交线因圆角而使其模糊不清,为了方便读图,画图时两表面交线仍按原位置画出,但交交线的两端空出不与轮廓线的圆角相交线的两端空出不与轮廓线的圆角相交,此交线称为过渡线两圆柱相交肋板与平面相交过渡线连杆头与连杆相交连杆头与连杆相切4、铸件壁厚、铸件壁厚铸件的壁厚应保持均匀或逐渐过渡壁厚均匀逐渐过渡壁厚不均匀产生缩孔和裂纹缩孔裂纹RC×45ºCα倒角尺寸系列及孔、轴直径与倒角值的大小关系可查阅GB6403.4—86;圆角查阅GB6403.4—862、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零件在切削加工中(特别是在车螺纹和磨削),为了便于便于退出刀具或使被加工表面完全加工退出刀具或使被加工表面完全加工,常常在零件的待加工面的待加工面的末端末端,加工出退刀槽退刀槽 或砂轮越程槽或砂轮越程槽。
φbφb砂轮砂轮b——退刀槽的宽度; φ——退刀槽的直径退刀槽查阅GB/T3—1997 砂轮越程槽查阅GB6403.5--86φb 3、钻孔结构、钻孔结构 用钻头钻盲孔,在底部有一个120ο的锥角,钻孔深度指的是圆柱部分的深度,不包括锥角 dhHhd 对于斜孔、曲面上的孔, 为使钻头与钻孔端面垂直,应制成与钻头垂直的凸台或凹坑90° 在阶梯形钻孔的过渡处,也存在锥角120度的圆台做出凹坑做出凸台4、凸台和凹坑、凸台和凹坑 为使配合面接触良好,并减少切削加工面积,在接触处制成凸台或凹坑等结构凸台凹坑凹腔一、看零件图的基本要求一、看零件图的基本要求Ø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和用途Ø 了解各零件组成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结构 特点,想象出零件的整体形状Ø 分析零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二、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二、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读标题栏、读标题栏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画图的比例、重量 2、分析视图,想象结构形状、分析视图,想象结构形状 § 8--4 读零件图读零件图 找出主视图,分析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制图审核材料数量HT2001比例图号缸 体141695B6.3Φ35+0.03901.66.32510806.3φ8φ42512 22-φ24102-M12×1.5-6H 0.025 A 0.06 BA729220103015R10405R51255752-锥销孔φ4 4-φ9沉孔φ15深712.5φ40φ50φ556-M6-6HAAA--A65R14403、分析尺寸、分析尺寸 了解零件各部分的定形,定位尺寸和零件的总体尺寸, 以及注写尺寸的所用的基准4、看技术要求、看技术要求 分析技术要求,结合零件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等内容以便弄清加工表面的尺寸和精度要求5、综合考虑、综合考虑 把读懂的结构形状、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等到内容综合起来,就能比较全面地读懂这张零件图先看主要部分,后看次要部分;先看整体,后看细节;先看容易看懂部分,后看难懂部分看图步骤看图步骤: 按投影对应关系分析形体时,要兼顾零件的尺寸及其功用,以便帮助想象零件的形状§8—5 零零 件件 测测 绘绘 根据已有的机器零件已有的机器零件绘制零件草图,然后根据整理的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图的全过程草图绘制零件图的全过程,称为零件测绘。
一、零件的测绘方法的步骤一、零件的测绘方法的步骤1、分析零件、分析零件v 了解零件的用途、材料、制造方法以及与其它零件的相互关系;v 分析零件的形状和结构;v 选择主视图,确定表达方案2、画零件草图、画零件草图如图所示的端盖零件,绘制步骤为:Ø 定出各视图的位置,画出各视图的中心线、对称面迹线和作图基准线 标 题 栏注意:各视图之间留出注尺寸的位置注意:各视图之间留出注尺寸的位置Ø 确定绘图比例,按所确定的表达方案画出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标 题 栏先画主要形体,先画主要形体, 后画次要形体;先定位置,后定形状;后画次要形体;先定位置,后定形状;先画主要轮廓,后画细节先画主要轮廓,后画细节Ø 选定尺寸基准,按照国家标准画出全部定形定位尺寸校核后,加深图线Ø 逐个测量并标注尺寸数值,画剖面符号,注写表面粗糙度代号,填写技术要求和标题栏标 题 栏Φ62Φ52Φ58Φ75Φ92 1:10226344-φ912.56.33.26.33.2其余未注圆角R33、画零件图、画零件图绘图过程中注意:Ø 草图中的表达方案不够完善,在画零件图时应加以改进。
Ø 如果遗漏了重要的尺寸,必须到现场重新测量Ø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产品要求,应尽量标准化和规范化二、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二、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测量的基本量具有:钢尺、内、外卡钳、游标卡尺和螺纹规等 使用卡钳时注意:用外卡钳量取外径时,卡钳所在平面卡钳所在平面必须垂直于圆柱体的轴线;必须垂直于圆柱体的轴线;用内卡钳量取内径时,卡钳所在卡钳所在平面必须包含圆孔的轴线平面必须包含圆孔的轴线三、测量注意事项三、测量注意事项1、不要忽略零件上的工艺结构,如铸造圆角、倒角、退 刀槽凸台等2、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可测量出基本尺寸,其偏差应经 分析选用合理的配合关系查表得出;对于非配合尺寸 或不主要尺寸,应将测得尺寸圆整3、对螺纹、键槽、沉头孔、螺孔深度、齿轮等已标准化 的结构,在测得主要尺寸后,应查表采用标准结构尺寸一、掌握零件图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并一、掌握零件图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并 注意以下问题注意以下问题:v 了解零件的功用及其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以便在选择 主视图时从表达主要形体入手。
v 确定主视图时,要正确选择零件的安放位置和投射方向v 零件形状要表达完全,必须逐个形体检查其形状和位 置是否唯一确定二、掌握读、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及零件图上尺寸及技术二、掌握读、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及零件图上尺寸及技术 要求的标注方法要求的标注方法小小 结结图8-1阀体零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一节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 第二节第二节 公差与配合简介公差与配合简介 第三节第三节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 零件图中除了视图和尺寸之外,还应具备加工和检验零件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主要有:Ø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Ø 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Ø 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和表面修饰的说明Ø 对于特殊加工和检验的说明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表示零件表面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状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强度、抗腐性密封性、外观要求等影响很大,因此,零件表面的粗糙度的要求也有不同一般说来,凡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动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轮廓最大高度——Ry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零件表面一段取样长度L(用于判断表面粗糙度特征的段中线长度)内,轮廓的偏距y是轮廓线上的点到中线的距离中线以上,y为正值;反之y为负值Ra是轮廓偏差绝对值,用公式表示为:i=1n Ra=1/n ∑|yi | 或:l轮廓谷底线轮廓峰顶线中线yyRyYvRa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 数 值( μm );b——加工要求、镀覆、表面处理或其它 说明等;c——样长度(mm)或波纹度( μm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e——加工余量(mm) 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mm)或轮廓支 承长度率。
a1a2edbc(f) 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三、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符)号及其标注三、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符)号及其标注符 号 意 义 及 说 明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时,仅适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基本符号加一短划,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车、铣、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冷轧、粉未冶金等,或者是用于保持原供应状况的表面(包括保持上道工序的状况)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在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2、表面粗糙度参数、表面粗糙度参数: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单位是m 注写Ra时,只写数值; 注写Rz、Ry时,应同时注出Rz、Ry和数值例如:3.2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3.2m 只注一个值时,表示为上限值;注两个值时,表示为上限值和下限值。
3.21.6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3.2m,下限值为1.6mRy3.2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y的上限值为3.2m 说明:说明:2)、 当标注上限值或上限值与下限值时,允许实测值中有 16%的测值超差3)、 当不允许任何实测值超差时,应在参数值的右侧加注max或同时标注max和min1)、标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时,可省略符号Ra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3.2m,加工方法为铣制铣3.23.2max1.6min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最大值为3.2m,最小值为1.6m四、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四、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上的标注★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号,且应注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号,且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尽可能靠近有关尺寸线★ 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统一注在图纸的右上角加注 “其余其余”二字例如:其余 25φφφ 1.6 1.6 12.5 3.2 3.2 0.4 1.6MC×45ο3.23.23.23.23.23.23.23.23.23.230°3.230°★ 在不同方向的表面上标注时,代代号中的数字及符号号中的数字及符号的方向的方向必须按图中的规定标注。
★ 代号中的数字方向应与 尺寸数字的方向 一致★ 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 外指向表面 3.2★ 当零件所有表面所有表面都有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可在图样右上角统一标注代号6.2★ 对不连续的同一表面不连续的同一表面,可用细实线相连,其表面粗糙度代号可注一次12.5★ 零件上连续要素连续要素及重复要素及重复要素(孔、槽、齿等)的表面,其表表面粗糙度代号只注一面粗糙度代号只注一次1.6抛光★ 齿轮、渐开线花键齿轮、渐开线花键的工作表面,在图中没有表示出齿形时,其粗糙度代号可注在分度线上注在分度线上螺纹螺纹表面表面需要标注表面粗糙度时,标注在螺纹尺寸线上螺纹尺寸线上RY2.5RY2.5★ 同一表面上有不同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应用细细实线分界实线分界,并注出尺寸与表面粗糙度代号φ0.86.3公差与配合简介公差与配合简介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一、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1、零件的互换性、零件的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互换性:互换性:●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由设计者确定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公差大小。
● 公差:公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规定零件实际尺寸允许的变动量v 基本尺寸: 它是设计给定的尺寸;v 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它是 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v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 所得的代数差,分别称为上偏差和下 偏差2、基本术语、基本术语例:一根轴的直径为 50 0.008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50 50.008 49.992 上偏差 = 最大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代号:孔为 ES ,轴为 es 下偏差 = 最不极限尺寸 – 基本尺寸 代号:孔为EI,轴为ei v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 = 最大极限尺寸 – 最小极限尺寸 = 上偏差 – 下偏差例:一根轴的直径为 50 0.008公差公差 = 50.008-49.992 = 0.016 或或 = 0.008-(-0.008) =0.016上上偏差偏差 = 50.008 - 50 = 0.008下偏差下偏差 = 49.992 – 50 = -0.008 v 零线:在公差带图(公差与配合图解)中确定偏差的 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
通常以零线表示 基本尺寸v 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 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3、配合、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孔和轴之间的配合有松有紧,因而国标规定配合分三类:即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Ø 间隙配合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时,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 零)的配合φ30+0.053+0.020φ30-0.020+0.041间隙孔公差带轴公差带最大间隙最小间隙孔公差带轴公差带最大间隙最小间隙为零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Ø 过盈配合:孔和轴配合时,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 尺寸,其代数差为负值为过盈具有过盈 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轴径孔径过盈轴公差带孔公差带最大过盈最小过盈轴公差带孔公差带最大过盈最小过盈为零 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下。
Ø 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为过渡配合最大间隙最大过盈轴径孔径最大间隙最大过盈最大过盈最大过盈最大间隙最大间隙轴和孔的公差带相互交叠4、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公差带由“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这两个要素组成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大小,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位置v 标准公差 标准公差是标准所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的任一公差标准公差分为20个等级,即:IT01、IT0、IT1至于IT18 IT表示公差,数字表示公差等级,从IT01至IT18依次降低v 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是标准所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零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在零线的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反之则为为上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标准公差基本尺寸基本尺寸+-00 轴与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为孔,小写为轴,各有28个其中H((h))的基本偏差为零的基本偏差为零,常作为基准孔或基准轴的偏差代号RS TPCDEFFGCDEHYABGJSKM NUVXZZAZBZCF基本尺寸基本尺寸零线零线0+-J0EIEIES+rafgdefcdbhjsjkmnps tuxzzazbzcgecfvy基本尺寸基本尺寸零线零线0-0esei A~H(a~h)的基本偏差用于间隙配合;P~ZC(p~zc)用于过盈配合;J(j)~N(n)用于过渡配合。
5、配合制度、配合制度1)、基孔制、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 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间隙间隙配合配合过渡过渡配合配合过盈过盈配合配合0过渡过渡配合配合基准孔基准孔0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公差带图间隙间隙配合配合过渡过渡配合配合过盈过盈配合配合2)、基轴制、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 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0过渡过渡配合配合基准轴基准轴公差带图0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二、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及查表方法二、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及查表方法1、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标注、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标注1)、零件图中的标注形式Φ50-0.025-0.050Φ50 0+0.039Ø 注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值(常用方法)注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值(常用方法) 数值直观,适应单件或小批量生产零件尺寸使用通用的量具进行测量必须注出偏差数值Φ50H8( ) 0+0.039Φ50f7( )-0.025-0.050Ø 既注公差带代号又注上、下偏差既注公差带代号又注上、下偏差上下偏差加注括号既明确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数值。
Φ50f7Φ50H8Ø 注公差带代号注公差带代号 此注法能和专用量具检验零件尺寸统一起来,适应大批量生产零件图上不必标注尺寸偏差数值2、在装配图中配合尺寸的标注、在装配图中配合尺寸的标注基孔制的标注形式: 基本尺寸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H) 公差等级代号配合轴基本偏差代号 公差等级代号例:φ50H8f7 表示基本尺寸为50,基孔制,8级基准孔与公差等级为7级、基本偏差代号为f 的轴的间隙配合标注形式也可写成:φ50H8/f7基轴制的标注形式:基本尺寸配合孔基本偏差代号 公差等级代号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h) 公差等级代号φ50p7h6例: 表示基本尺寸为50,基轴制,6级基准轴与公差等级为7级,基本偏差代号为P的孔的过盈配合标注形式也可写成:φ50P7/h64、轴、孔极限偏差的查表、轴、孔极限偏差的查表 若已知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代号,则尺寸的上下偏差值,可从极限偏差表中查得 查表的步骤一般是:先查出轴和孔的标准公差,然后查出轴和孔的基本偏差(配合件只列出一个偏差);最后由配合件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的关系,算出另一个偏差。
优先及常用配合的极限偏差可直接由表查得,也可按上述步骤进行3、优先、常用配合、优先、常用配合 国家标准根据机械工业产品生产使用的需要,制订优先及常用配合,应尽量选用优先配合和常用配合如下表所示H6H7H9H10H11H12H8 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 H7Js6 k6 m6 n6 p6 r6 s6 t6 u6 v6 x6 y6 z6基准孔轴a b c d e f g h js k m n p r s t u v x y z间 隙 配 合过 渡 配 合过 盈 配 合 红色为优先配合其中常用:59种优先:13种H6 H6 H6 H6 H6 js5 k5 m5 n5 p5H8 H8 H8 H8 H8 H8 H8 H8 H8Js7 k7 m7 n7 p7 r7 s7 t7 u7H6 H6 H6r5 s5 t5h5h6h7h8h9h10h11h12B C D E F G H JS K M N P R S T U V X Y Z基准孔孔A 间 隙 配 合过 渡 配 合过 盈 配 合 红色字为优先配合。
其中常用:47种优先:13种 基轴制优先、常驻用配合基轴制优先、常驻用配合F7h6H8h7E8h7B12h12-0.016034. 018- -φ例例1 查表写出φ18 的极限偏差数值解:解: 从配合表可知, 是基孔制的优先配合,其中H8是基准孔的公差代号;f7是配合轴的公差代号027. 00+φ18H8027. 0018+ +φ(1)φ18H8基准孔的极限偏差,可由附录附表中查出在表中由基本尺寸从大于14至18的行和公差带H8的列相交处查得 这就是基准孔的上、下偏差,所以 可写成(2)φ18f7配合轴的极限偏差,可由附录表中查得在表中由基本尺寸从大于14至18的行和代号f7的列相交处查得,就是配合轴的上偏差(es)和下偏差(ei),所以Φ18f7可写成例例2 查表写出Φ80R7/h6的极限偏差值 解:解:从配合表可知Φ80R7/h6是基轴制常用过盈配合 (2) Φ80R7配合孔的极限偏差,则由附录表的基本尺寸大于50至80的行与公差等级IT7的列相交处查得Φ80R7的标准公差是30μm。
由附表的基本尺寸大于65至80的行与基本偏差代号为R的列相交处查得Φ80R7的上偏差(ES)为-43μm从而由计算公式EI=ES-IT可得到下偏差为(EI)= - 43 - 30= -73 μm,所以可写成0019. 080-φ(1) Φ80h6基准轴的极限偏差,可由附表查得在表中由基本尺寸大于50至80的行与公差等级IT6的列相交处查得Φ80h6的标准公差是19μm因为基准轴的上偏差为零,所以Φ80h6可写成 -0.043-0.073Φ80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是指零件的实际形状和实际位置对理想形状和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 对一般零件来说,它的形状和位置公关差,可由尺寸公差、加工机床的精度等加以保证而对精度较高的零件,则根据设计要求,需在零件图上注出有关的形状和位置公差一、形位公差代号、基准代号一、形位公差代号、基准代号1、 形位公差的名称和符号 如下表所示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介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介面轮廓度线轮廓度圆 柱 度圆 度 平 面 度直 线 度形状公差符 号名 称分类全跳动圆跳动跳动位置度对称度同轴度定位倾斜度垂直度平行度定向位置公差符号名称分类分类2、 形位公差代号、基准代号Ø 公差框格 公差要求在矩形框格中给出,必须按标准标注。
形位公差代号基准代号字母形位公差数值公差带的形状形位公差符号指引线 φ0.05 A框格高度为框格中字体高度的2倍 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Ø 基准代号5~10等于框格高度≈2b二、形位公差标注示例二、形位公差标注示例 0.02指引线的箭头要指向被测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φd表示φd 圆柱表面的任意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2φd φ0.02表示φd 圆柱体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φ0.02 被测要素是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尺寸线的箭头对齐φd 0.05表示被测左端面对于φd 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5基准要素为轴线时,基准符号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φd 0.03 AA表示φd 孔的轴线对于底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3 当基准符号不便直接与公差框格连接时,应用基准代号此时公差框格应增加第三格,并写与基准符号圆圈内相同的字母代号三、形位公差的识读方法三、形位公差的识读方法例1、识读齿轮图上标注的形位公差并解释含义2532Φ88h9( )-0.0870 0.08 B 0.006A 0.05 B 0.08 A 0.02 BB φ0.018P9Φ24H7( )0+0.021Φ88圆柱面的圆度公差为0.006mmΦ88h9圆柱的外圆表面对Φ24H7圆孔的轴心线的全跳动度公差为0.08mm槽宽为8P9的键槽对称中心面Φ24H7圆柱孔的对称中心面对称度公差为0.02mmΦ24H7圆孔轴心线的直线度公差为φ0.01mm圆柱的右端面对该机件的左端面平行度公差为0.08mm;右端面φ24H7圆孔的轴心线垂直度公差为0.05mm60οCM10 Φ0.01 B C 0.05 0.01 Aφ18-0.001+0.003φ22A 0.0460ο例2、识读阶梯轴所注的形位公差的含义。
直径为φ22圆锥的大、小两端面对该段轴的轴心线跳动度公差为0.01mm 两端面圆锥体任一截面的圆度公差为0.04mmφ18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5mmM10外螺纹的轴心线对两端中心孔轴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mm小小 结结1、、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各种符号的意义及其在图纸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各种符号的意义及其在图纸 上的标注方法上的标注方法2、、 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3、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间隙间隙 过盈过盈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配合的种类配合的种类间隙配合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过渡配合配合的基准制配合的基准制基孔制基孔制基轴制基轴制4、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和识读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和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