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木难支成语故事大全6篇

1520****42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89KB
约5页
文档ID:364931074
一木难支成语故事大全6篇_第1页
1/5

一木难支成语故事大全6篇 一木难支成语故事 篇一 【注音】yī mù nán zhī 【典故】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隋·王通《文中子·事君》 【释义】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个人能力有限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孤木难支、一柱难支、一木难扶 【同韵词】公尔忘私、极智穷思、背公徇私、索垢寻疵、茫然自失、一无所失、枕席过师、秉公无私、人喊马嘶、瞠然自失、......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南朝宋顺帝时,权臣萧道成把持政权残害忠良,横行恣肆,大臣袁粲和刘东准备暗杀萧道成,褚渊向萧道成告密萧道成派戴僧静率军去攻打袁粲袁粲的儿子袁最说:我知道大厦将倾,一木难支,但我们必须死守到底 【示例】他觉得自己在朝中孤掌难鸣,真是“一木难支大厦之将倾”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一木难支成语故事 篇二 一木难支的成语故事 一木难支的成语故事讲的是南北朝时期,奸臣萧道成为非作歹,有大臣秘密商量要杀死他,这件事被萧道成的同党知道后便告知他,于是他派人围攻袁粲父子俩,结果这父子俩都为正义而牺牲了。

1 一木难支的故事 南北朝(刘)宋顺帝的时候,萧道成把持政权,杀害忠良,横行恣[zì]肆,大有篡[cuàn]夺王室的企图,当时大臣袁粲[càn]和刘东两人,秘密商量要杀死萧道成,但事机不密,被萧道成同党褚渊知道了,把秘密告诉萧道成,萧道成十分恼怒,立刻派部将戴僧静率领了很多人马去攻打袁粲,把城池团团围住了这时,袁粲对他的儿子袁最说:“我明知道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厦的崩塌,但为了名誉义节,不得不死守下去 后来,戴僧静率领部下越墙冲进城里去,在敌人的刀枪下,袁最勇敢地用身体去掩护他的父亲,这时,袁粲对他的儿子袁最说:“我是个忠臣,你是个孝子,我们死而无愧 结果他们父子俩都为正义而牺牲了 后人便把袁粲当时所说“我明知道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厦的"崩塌”这句话,引伸成为“一木难支”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到了艰难危急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所能挽救的 2 一木难支的材料 【注音】 yī mù nán zhī 【出处】 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解释】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

【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孤木难支 【反义词】:众志成城、众擎易举 3 一木难支的点评 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大厦的崩塌,所以从这则故事中我们能懂得团结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我们每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互助的集体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团结,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枯竭以后做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应该团结合作,齐心协力 动物成语故事 篇三 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 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那简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摊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 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

那些小虫子、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兄,你不想进去观光观光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膝盖就被井栏卡住了 海鳖慢慢地退了回来,问青蛙:“你听说过大海没有”青蛙摇摆头海鳖说:“大海水天茫茫,无边无际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辽阔,用万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合不拢嘴 动物成语故事 篇四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兴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 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

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武帝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里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 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耻笑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作 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空前伟大的历史的着作——《史记》 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娈的情况告诉他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才仅是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动物成语故事 篇五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它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它,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它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

它们没走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四散狂奔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它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凭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动物成语故事 篇六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

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第 5 页 共 5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