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商务旅游SWOT分析.doc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KB
约4页
文档ID:557951216
重庆商务旅游SWOT分析.doc_第1页
1/4

重庆商务旅游SWOT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加之丰富的和深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专家预测到 2020 年中国将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游目的地 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在发展商务旅游方面既具有广阔的市场,又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一、 重庆商务旅游SWOT分析1、商务旅游发展的优势①优越的区域地位——直辖市和新特区该新区的设立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同时也凸显了重庆在区域乃至国际上的地位l 2007 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重庆、成都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新特区l 2008 年,国务院批准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中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具有“空港+水港”双功能的保税港区l 2009 年,国务院以国发3号文件形式发布《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确定把重庆建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区、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开放的先行区、国家主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并明确了允许“先行先试权”,健全改革试验推进机制②经济发展稳健,活力强,增速快。

经济发展方面,重庆近几年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年产值逐年增多,并注意增强发展的稳定性l 2006 年重庆国民生产总值 3486.2 亿元,比上年增 12.2%l 2007 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突破 4000 亿元,达到 41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6%,创直辖以来最高增幅 l 2008 年重庆国民生产总值5097 亿元,增长 14.3%,增速列全国第 5 位,西部地区第 3 位③日益改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宜居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宜居环境是开展商务旅游的前提和基础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加之多渠道的融资方式,近几年重庆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比直辖前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通过“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的建设,使重庆的整体环境有了更进一步提升④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重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2000 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截至 2008 年底,重庆有世界文化遗产 1 处,世界自然遗产 1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6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 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3 个,国家森林公园 22 处,国家地质公园 4 处,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 1 处,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点)2 处,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点)31 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18 处,全国重点寺庙 3 处,另外,有各类市级旅游区(点)366 处。

2.商务旅游发展的劣势①硬件虽有改善,但整体水平仍待提高重庆城市硬件设施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有了很大程度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的关系,整体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许多方面亟待加强l 高星级酒店的配备严重不足,而且主要分布在主城l 从重庆会展业发展趋势看,现在的会展设施将面临场馆不足的局面②缺乏统一管理机构,规划性不强对整个重庆商务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商务旅游业造成负面效果l 整个重庆商务旅游的发展由于牵涉的部门较多,譬如商委、外经贸委、农委、交通、卫生、工商、质监、海关、税务、旅游等,而在牵涉各方之上又无统一部门协调, 在管理环节上容易出现问题l 由于没有相应机构的统一协调,整个商务旅游表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甚至恶性竞争,缺乏长远和系统的规划③商务旅游人才缺乏,整体服务水平较低专业人士缺乏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专门的高素质商务旅游人才培养机构二是目前商务旅游从业人员从业时间短,缺乏从业经验,整体服务水平低④商务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缺乏有影响的品牌和企业重庆商务旅游发展真正起步是在直辖后的近几年, 相对发达地区而言,起步较晚l 相关管理机构对整个商务旅游业的培育不够,导致目前重庆商务旅游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

l 以酒店业为例,目前重庆五星级酒店,几乎为外资品牌和外地品牌垄断旅行社对于商务旅游的经营也主要停留在为旅客订酒店和机票的层面,很少的旅行社设立商务旅游部或者商务旅游分公司 l 会展方面,重庆目前成立的公司主要专注于展台的设计、装饰、搭建及会展设施的租赁,较少从事会展的策划、组织和管理3.商务旅游发展的机遇①国家和重庆市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国家十一五期间加快了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步伐和力度,旅游业被上升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l 2009 年国务院 41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指出,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l 2010 年,国务院办公厅 121 号文件以通知形式向国务院相关部门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以进一步推动国家旅游业的发展②经济发展转型,开放程度愈加增强直辖后,重庆加快了经济发展转型的步伐,经济发展开放程度逐年增强l 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密切和海外的经济联系在利用外资方面,2008 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27.29 亿美元,在全国排名由第 14 位跃至第 11 位。

l 主动走出去,加强和周边相邻省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重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四川、贵州、广西、浙江、广东、上海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利用内资和密切与相关省区的合作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③两江新区的建设两江新区是国家促进重庆发展,深度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举措, 这使得重庆的区域位置更加显著,重庆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l 到2012 年, 两江新区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1500 亿, 到 2015年,超过 3000 亿l 到 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6000 亿元,相当于 10 年再造一个重庆4.商务旅游发展的威胁①强力的外部竞争对手l 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中国重要的商务旅游目的地也集中在这些区域,如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南京、广州和深圳等城市l 距离重庆较近的成都和武汉也凭借重要的区域位置,省会地位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状况, 跻身中国重要商务旅游目的地之列分割这两地的市场,显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②外地和外国商务旅游企业的抢滩外地和外国商务旅游企业的抢滩既给重庆的商务旅游带来机会,也使本土企业的发展面临威胁l 以酒店业为例,目前重庆已有万豪、洲际、艾美、索菲特、威斯汀、温德姆、喜来登和香格里拉等 15 家知名酒店品牌管理公司入驻,在重庆的高星级酒店中,外地和外国企业品牌占据了绝大多数。

l 通过合资或者合作的形式,德国汉诺威、美国运通、德国途易等国际商务旅游企业也将业务触角伸到重庆市场③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重庆在发展外向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同时要有采取相应措施的预案l 对外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外部经济条件好,则这种经济模式将会正向发展,倘外部经济环境差,则将面临困难的局面二、 重庆商务旅游发展对策1.正确定位商务旅游目的地地位—长江上游商务旅游中心正确定位意味着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健康的发展从国家目前给重庆的发展战略定位来看,将重庆定位为长江上游商务旅游中心是比较合适的 这符合重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身份 在这样的定位下,重庆应该合理规划商务旅游,科学兴建相关基础设施,同时积极考虑和周边省区的合作与竞争关系2.成立专门组织,规划、管理商务旅游重庆作为“新特区”,应该积极思索在这个方面的创新从协调各方工作来看,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效率会更高3.积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效率就发展商务旅游而言, 重庆的某些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最为集中的体现在高星级酒店和会展场地两方面l 五星级酒店和必要的场馆设施不一定都布置在主城,在已解决通达性的前提下,渝东南和渝西都可以考虑,这样既可以缓解主城的压力,又可以带动相关地区的发展。

l 高星级酒店的布置则在一些重要的旅游区都可以考虑4.抓紧时间吸纳、培养商务旅游人才重庆商务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匮乏l 提供优厚条件,从商务旅游发达地区进行吸纳, 即利用正常的人才流动招贤纳士l 就是利用相关条件培养本土商务人才5.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商务旅游市场重庆商务旅游尤其要关注会展市场,一则重庆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二则会展是商务旅游的主体l 在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方面,首先要进行市场的细分l 可以按照旅游者的职业分为一般商务旅游市场、政务旅游市场、学术旅游市场和节事商务旅游市场等,也可按商务旅游类型分为会展市场、商务旅行市场、奖励旅游市场等6.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务旅游企业政府对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真正主导产业发展的是相关企业l 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务旅游企业,如饭店,会展公司,培训机构等l 引导商务旅游协会的成立7.打造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商务旅游品牌l 利用自身优势举办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和展览,特别是要与某些国际性会议保持经常联系,争取做出博鳌论坛那样的品牌l 要有适当的品牌保护机制, 尽量减少内容大致相同的产品,避免恶性竞争。

l 借助国家传媒,整合本地传媒加大对商务旅游品牌的推广和营销,凸显重庆商务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品牌形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