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陆文婷形象浅析《人到中年》中陆文婷形象浅析姓名:胡静学号:1234001208594 学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指导老师:刘成明完成时间:2014年10月22日目 录目录----------------------------------------------------------------------- 1摘要、关键词 --------------------------------------------------------------- 2一、救死扶伤的称职医生形象--------------------------------------------------- 3二、面对暴徒时强烈鲜明的社会责任感的形象------------------------------------- 4 三、面对特权时灵魂纯洁的形象------------------------------------------------- 5四、散发母性光辉的母亲形象--------------------------------------------------- 6五、柔情依顺的妻子形象------------------------------------------------------- 6六、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高尚形象------------------------------------------------ 7七、工作上重视和待遇上忽视的不和谐的双重艺术形象----------------------------- 7八、社会对中年女性知识分子问题的反思---------------------------------------- 7九、结语-----------------------------------------------------------------------8参考文献 ------------------------------------------------------------------- 9摘要:《人到中年》塑造了一个从生活的隐蔽处发掘出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典型人物——陆文婷。
她是一位中年眼科医生,又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想要独当一面,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又想当一个好女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她的清贫枯燥的生活,工作上重视和待遇上忽视的不和谐的双重艺术形象反映出当时中年知识分子急切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关键词:女性形象;社会角色;双重压力;社会反思《人到中年》中陆文婷形象浅析《人到中年》,写于一九七九年,文革刚刚结束,那时社会上对知识分子的偏见犹存,成见不小,是一部切中时弊、引起巨大反响的中篇小说我认为小说最为打动我的,是作者谌容塑造了一个从生活的隐蔽处发掘出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典型人物——陆文婷她是一位中年眼科医生,也是一位超负荷运的集中体现者,这一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她很真实,是众多中国女性的缩影,具有比较深刻的社会意义一、工作中的陆文婷1、她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事业心的知识女性陆文婷外表平静、安谧,内心却洋溢着对工作、事业的爱在大学读书时,她学习刻苦认真,追求知识如饥似渴, “天不亮,她就起床背外语单词铃声响她夹着书本去听课,大课小课密密麻麻的笔记接着是晚自习,然后在解剖室里呆到深夜 为了学得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她没有别的私心杂念,甚至对于每个青年必然遇到的爱情问题,也置之度外。
她“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来信,没有约会她似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少女爱情似乎与她无缘没有约会,没有书信,专心致志,一门心事扑在学业上,“把青春慷慨地奉献给一堂接着一堂的课程,一次接着一次的考试”这一切,正是她倾心于学业的标志医学院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一所著名的大医院眼科工作她又把全部精力献给了眼科医学事业当上住院医后,医院规定:“医学院的毕业生分配到本院先当四年住院医生在任住院医生期间,必须二十四小时呆在医院,并且不能结婚”对这一规定,活泼、开朗的姜亚芬咒骂“这简直是修道院”;陆文婷“却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种苛求”“她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时献给医院! 四年之内不能结婚,这又算得了什么?”真正是一个“工作狂”,在她看来,能够尽力多工作这就是幸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兢兢业业在医学的山上攀登从她一开始工作时,她就想着探讨医学领域的新问题,她曾这样说过,“有些手术,外国已经搞开了,我们还是空白;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尝试的”透过这朴素的真诚的话语,感受到的是一颗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她后来精湛的手术是与她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分不开的社会上有一些女性,当她还没有成家的时候,还可以在事业上奋发有为,一旦成了家,就蜷缩在家庭的小天地里。
陆文婷则不然,她爱自己的丈夫,爱自己的孩子,她对丈夫体贴入微,对自己的孩子关怀备至,然而她并没有因为家庭而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爱好,参加工作后,更是一如既往,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她时刻不能忘记的是病人的眼睛,是如何尽到自己的责任为了提高自己的医学本领, 为了掌握精湛的技术,她在一间只有十二平方米、十分拥挤、简陋的小屋里,“拉起一块绿色的塑料布,躲在布帘后面,天天研读到深夜”就是在“四人帮”,给她扣上修正主义苗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帽子的日子里,她对工作和学习也没有半点松懈就算很艰难,她也“躲在布幔后面,把自己隔离起来直至深夜占去唯一的一个三屉桌,借助于外文词典,阅读国外眼科医学文献,贪婪地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下有用的资料即使在夏日的夜晚,邻居们都在院子里乘凉、香茶、团扇,徐徐的晚风,明亮的星星,有趣的新闻,海阔天空的闲扯,都不能把这一对“书呆子”从闷热的小屋吸引出来并鼓励自己的爱人去追求理想这些事都足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她对知识的渴求,对理想的无限憧憬,最根本的目的似乎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工作,为了使祖国的医学事业发达,令人产生无限的敬意 2、陆文婷是一位救死扶伤称职的医生她把病人的安危放在首要位置,每次手术前她都严格地按规定刷手,刷臂,一次三分钟,刷三次,把双臂浸泡在消毒酒精水桶里。
消毒酒精水很辣,但是她为了病人的健康从来都不马虎当姜亚芬在手术准备室问她孩子的肺炎病情时,她有些生气,她只答了一句:“现在我除了这只眼睛,什么也不想她上了手术台就摈弃了一切杂念,全神贯注于病人的眼睛上,忘掉一切,包括自己也包括自己的爱人,孩子和家庭对待病人,陆文婷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病人关心、同情、体贴病人王小嫚,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因为怕疼,想不做手术陆文婷对她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亲切地安慰她做手术了,王小嫚非常害怕,但她看到陆阿姨那双温柔的含着笑意的眼睛,找到了一种依赖感,不由地上了手术台在手术过程中,陆文婷不断地安慰和鼓励王小嫚这时的陆文婷不仅是一位手术医生,而且是一名幼儿园的阿姨,甚至是一个溺爱孩子的妈妈陆文婷对每一位病人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在她病倒后,她的心仍牵挂着她的病人她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病人的心3、陆文婷面对暴徒时具有强烈鲜明的社会责任感文革中,焦副部长被打成叛徒,右眼看不见了,跑来医院做手术,刚开始手术,造反派就闯了进来,硬逼着陆文婷中断手术,说绝不能让叛徒重见光明焦副部长请求不要做了,瞎就瞎吧,但是她仍然坐在那只高凳上,从口罩底吐出几个字:“请你们出去!”让造反派们面面相觑,简单的话语中透出十足的威慑力,造反派们灰溜溜得走了。
为了对病人负责,她敢于蔑视造反派的威风,坚持给“牛鬼蛇神”做手术,把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民服务,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无论是打成“牛鬼蛇神”、“走资派”的专政对象,还是位高权重的副部长,或者不懂事的小孩,或者农村普普通通的社员,对她来说,都是病人,都是服务对象,都一概给予悉心的诊断和治疗她没有把替焦副部长做手术,看作是不可多得的荣誉”,她只把自己当作医生4、陆文婷面对特权时灵魂纯洁从她对焦副部长的态度来看当她接受了为焦副部长动手术的任务后,她没有过多的喜悦,也很平静,她也不想受到别人的称赞和感谢,后来,她受到焦副部长夫人的冷遇、质疑和失望,她“心平似镜,一如往常这位“马列主义老太太”对她颐指气使,眼睛“闪着两道不信任的亮光”因为她不是党员,因为她资历短但陆文婷并没有把秦波的刁难视为凌辱她总是那么从容、平静当她发现焦副部长是她“文革”中救过的一个人,她没有用“救命恩人”这个头衔去寻求报答在焦副部长知道此事之后责备她不早说,并要感激她,陆文婷知识淡淡地说了一句“那没什么”她始终不把自己对别人的好处当做谋取报答的手段,当做交换的条件在这件事上,陆文婷的心灵像水晶那样纯洁、透明。
在陆文婷的心里,不论贫还是富,只要是病人,他们就是平等的她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在对待乡下来的张大爷,她也是真心实意的,他们并不沾亲带故,也没有利害关系,但她却苦口婆心地劝张大爷留下并接受了治疗;对待小女孩王小曼的哭闹、害怕,她像一位妈妈一样去呵护她,并在疲乏不堪的情况下又为小女孩做了手术对待这三个病人手术的描写,绘声绘色地显示出陆文婷作为一个医生的高尚、善良、认真负责,对社会不同地位的病人一视同仁的崇高品德陆文婷对事业的痴迷和投人有别于其他一些女性面临两种压力时把重心放在家庭,陆文婷的重心是事业对于事业,陆文婷的奉献精神真可谓无以复加了为了千千万万个眼病患者的幸福, 她不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十年如一日, 竭尽全力地在医学的道路上攀登, 埋头苦干, 自强不息, 对工作一丝不苟, 兢兢业业, 终于成为支撑这所著名医院眼科的骨干在事业有所成就的同时, 职业的重压也达到了“ 超负荷” 程度小说在1 3 、14 、15 章, 具体描写了陆文婷一上午就做三个手术, 并且即使是在病中, 幻觉里仍然是病人的眼睛: “ 男的、女的; 老的, 少的; 大的、小的; 明亮的、浑浊的, 千差万别, 各不相同, 在她四周闪着, 闪着⋯。
二、 生活中的陆文婷1、她是一个散发母性光辉的母亲作为一个母亲,她没有时间给女儿扎小辫儿,没有时间给儿子买白球鞋因为工作太忙,经济条件太差,不能对孩子更多地给予慈母的抚爱和关心,对此,她耿耿于怀,在垂危之际,嘱咐丈夫“给圆圆买一双白球鞋”,“给佳佳扎小辫儿”,以满足孩子的心愿;她在死亡之水中沉没时,请求孩子们原谅妈妈不得不一次次缩回向你们伸出的双臂,推开你们扑向我的笑脸的眷恋她爱她的孩子,虽然她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 但却对自身女性角色职能一直割舍不下,尽人母的职责所以她越来越感到家务劳动的负担沉重 每天中午不论酷暑和严寒陆文婷往返奔波在医院和家庭之间, 放下手术刀拿起切菜刀, 脱下白大褂, 系上蓝围裙” , 整日处于紧张的操劳中, 以保证孩子按时上学, 丈夫按时上班2、作为妻子, 她忠贞体贴, 为了让丈夫集中精力完成论文, 她甚至鼓励丈夫搬到科研所去住, 把繁重的家务留给自己; 作为母亲, 她慈爱和蔼, 但为了工作, 又无暇照顾孩子, 即使是孩子得病的时候她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权力结婚,能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向往没有孩子的那段时光, 从而发出“ 生活, 你是多么艰难” 的感叹这些都是当今有事业心的贤妻良母们面对事业与家庭的冲突时的必然遭遇与痛苦。
一方面是传统观念下的“ 好女人” 角色, 一方面是现代观念下的新角色, 舍前而取后, 必然违背传统价值观念, 与社会传统文化根深蒂固认定的“ 女性化” 背道而驰; 反之, 则又荒于事业, 且使女性重回地平线下, 两者兼顾,便产生了双重负累陆文婷虽因工作而没能更好地尽到妻母的责任, 但因其家庭的角色没有也不可能摆脱, 从而造成其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