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预防医学校考复习资料《绪论与临床预防服务》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科学,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爱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其工作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这是一个“健康生态模型”,它强调环境与人群的相互依靠、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并以人群健康为目的预防医学的特点:①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②探讨方法上留意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但更侧重于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③实行的对策更具主动的预防作用,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二、三级预防策略1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在第一级预防中,假如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实行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它是从全球性预防战略和各国政府及政策角度考虑,建立和健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第一级预防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和针对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针对个体的措施:①个人的健康教化;②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③做好婚前检查和禁止近亲结婚;④做好妊娠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⑤某些疾病的高危个体服用药物来预防疾病的发生2 .其次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起发觉、早起诊断、早起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限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3.第三级预防对己患某些病者,实行刚好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己丢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复原、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更原生活和劳动力,能参与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预防层次△特点△主要内容举例△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促进健康范围广、工作艰难、投资少、效益高非特异性措施特异性措施卫生立法、爱护环境、健康促进或保健行为、合理养分和变更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等安排免疫、消退病因、职业预防、高危人群爱护、婚前卫生工作、妊娠期和儿童的卫生保健其次级预防(临床前预防)爱护健康限制疾病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的复发△早期发觉、早期报告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定期筛查、自我检查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检查早期合理用药,防止恶化、转移、带菌扩散,防止合并症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复原健康促使患者功能复原,能参与社会活动防止病残康复医疗通过合理治疗,防止病情恶化,防止复发,防止合并症、后遗症和防止病残开展功能性康复及心理康生,使患者做到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更原,供应相宜的康免机构和就业机会;社区康复、延长寿命、临终关怀三、临床不[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的定义临床预防服务是指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急因素进行评价,实施特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其服务供应者是临床医务人员,服务的地点是在临床场所,服务的内容强调第一级和其次级预防的结合,且是临床与预防一体化的卫生服务假如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急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的评估并对整个生命全程进行干预,削减健康危急因素的威逼,早起发觉并刚好治疗疾病,对所患的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开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则称为健康管理意义:临床预防服务和健康管理通过实现个体健康危急性的量化评估,获得限制疾病危急因素的健康干预策略,能有效地调动个人改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管理个人的健康状况,早期发觉疾病并刚好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四、健康促进的定义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个子所负的责任《自然环境与健康》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的物理、化学、生物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干脆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2、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3、原生环境:是自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很多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相宜化学组成的空气、水、土壤和微小气候等。
4、次生环境:指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所致的环境5、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有害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实力,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变更,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条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群或生物的健康造成了干脆、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为环境污染6、公害:指因受到废水、废气、废渣的严峻污染,或者其他一些缘由,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更,以致影响人的生活和健康,破坏工农业生产,甚至威逼人民生命平安,对整个社会造成公共危害留意与环境污染区分】7、20世纪闻名的八大公害事务分别为【主要缘由】:D1930年二氧化硫和粉尘引起的马斯河谷烟雾事务2) 1943年汽车尾气引起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务3) 1948年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和粉尘引起多诺拉(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烟雾事务4) 1952年烟尘和二氧化硫引起的伦敦烟雾事务,先后死亡1万多人5) 1961年由废气引起的四日市事务,很多居民患上哮喘病,多人死亡6) 1953~1956年由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等水生物引起的水俣病事务8) 1968年由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引起的爱知米糠油事务8、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大点】:(1)生产性污染:包括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农药、化肥残留等;(2)生活性污染:包括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3)其他污染:包括交通、医源性、微波、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以及森林火灾、水灾、地震、火山爆发和泥石流等。
9、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几个作用的特点】(1)急性毒性作用:指机体一次性大剂量接触或在短时间内多次接触环境化学毒物引起的快速而剧烈的中毒反应,多为突发事务2)慢性毒性作用:指环境化学物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人或动物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时间,甚至终生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损害作用其主要类型【大点】:1)非特异性影响2)干脆造成某些慢性疾患3)持续性蓄积危害(3)特殊毒性作用:包括1)致癌作用2)致畸作用3)致突变作用4)免疫功能受损(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10、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干脆危害:(1)急性中毒;(2)慢性炎症;(3)变态反应;(4)非特异性疾病多发;(5)致癌作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间接危害:(1)温室效应;(2)形成酸雨;(3)破坏平流层的臭氧层11、光化学烟雾事务【病因】:由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剧烈日光紫外线的照耀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通称为光化学烟雾水体富养分化【病因】:系指大量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尤其是合成洗涤剂的大量运用,使水中的氮、磷含量上升进而造成一系列环境变更。
水俣病【病因】一一汞污染(有机化合物)痛痛病【病因】一一镉污染(重金属)1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就可能使当地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我国常见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种中毒以及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食物与健康》I能够通过食物获得并能被利用、供应能量、构成组织及调整生理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索和水六大类由于蛋自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较大,所以称为宏量养分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须要量较小,称为微量养分素,2必辐氨基酸:是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适应机体须要必需由食物供应的氨基酸共有八种: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缴氨酸;对于婴幼儿,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3氨基酸模式:指食物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相互比值4限制氨基酸:指将某种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与人体所须要的氨基酸模式相比较,其中含量不足的某种或某几种必需氨基酸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由于各种食物蛋白质之中必需氨基酸模式不同,将富含某种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氨基酸的食物相互搭配混合食用,可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生物价。
6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2)调整机体生理过程3)供应机体必需氨基酸4)供应机体能量7每克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可供应机体16.736KJ(4kcal)的能量,人体每日所需能量10%~15%来自蛋白质8脂类的生理功能:1)储存、供应能量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汲取3)为机体供应必需氨基酸4)组成机体细胞特定结构并赐予细胞特定生理功能5)改善食物感官性状、增进食欲、维持饱腹感6)维持体温,防止脏器、组织振动受损每克脂肪可产生37.656KJ(9kcal)能量我国建议18岁以上居民膳食脂肪相宜摄入量为所供能量占每日所需能量的20%~30%9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供应能量;参与重要生理功能;节约蛋白质和抗生酮作用;增加肝脏的解毒作用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可供应16.736KJ(4kcal)能量我国建议除2岁以下婴幼儿外,踏碎化和物应供应55%~65%的膳食总能量10膳食纤维的功能:I)调整肠道功能,削减肠道疾病,降低血浆胆固醇2)影响机体脂质代谢,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症的发生3)调整血糖代谢,改善血糖生成反应,有助于防止糖尿病4)预防和治疗肥胖症11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分类、功能和缺乏症状钙缺乏症状、相关疾病和毒性: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症;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影响生殖功能;骨质增生、抽搐等铁缺乏症状、相关疾病和毒性:缺铁性贫血;工作效率降低、学习实力下降、冷漠呆板;儿童表现为易烦躁,抗感染实力下降铁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血色素铁和非血色素铁,前者存在于动物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它能以吓咻铁的形式干脆被肠粘膜汲取,不受膳食因素影响,汲取率较高;后者以Fe(0H)3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它必需先从络合物中分别再被还原为二价铁才能被汲取★ 12膳食参考摄入量的四个指标【名解或问答】:1)平均须要量:指满意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须要量的摄入水平2)举荐摄入量:指满意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须要量的摄入水平3)相宜摄入量:指通过视察或试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养分素的摄入量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指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全部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急的平均每日养分素最高摄入量1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膳食指南的10条核心内容:①食物多样,谷物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④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⑤削减烹调油,吃清淡少盐膳食⑥食不过量,每天运动⑦三餐安排要合理,零食要适当⑧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⑨如饮酒应限量⑩吃簇新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 14食物中毒及其预防1)食物中毒的概念:是指进食被致病菌及其毒素、真菌毒素、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物,或因误食含有自然毒素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性疾病2)特征:①潜藏期短,起病急,常在短时间内大量患者同时突然出现②临床表现相像,且多见胃肠道症状③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联系,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发病即停止④一般在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的趋势3)食物中毒的分类(I)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感染性和毒素性食物中毒①沙门菌属食物中毒主要是由畜、禽肉类引起②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是海产食品和盐渍食品(2)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3)真菌毒素食物中毒(4)化学性食物中毒4)食物中毒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