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教育史作业1第一讲至第六讲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4KB
约19页
文档ID:556440781
学前教育史作业1第一讲至第六讲_第1页
1/19

《学前教育史》作业1(第一讲至第六讲)  一、选择题  1.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被称为( B )这一学制确定了近代学制系统,其中包括了蒙养院制度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2.1844年,美国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传教士爱尔德赛在( D )创办女塾,这是近代外国人在华设立的最早的教会女学,也是中国最初出现的女子学堂 A. 杭州 B.上海 C.北京 D.宁波  3.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在所撰写的( C )一书中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主张对儿童实行公育 A. 《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大同书》 D.《礼运注》   4.( B )在中国学前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  A.蔡元培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鹤琴 5.新文化运动后,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理论是实用主义和( C )。

  A.实业教育思潮 B.科学教育思潮   C.儿童中心论 D.平民教育思潮 6.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通过《学制改革系统案》,11月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 D )学制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7.1923年,著名教育家( B )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A.张雪门 B.陶行知 C.熊希龄 D.陈鹤琴  8.( C )是在学前教育上最早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学者,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开拓者和改革者,创办了多层次的幼儿师范教育   A.张宗麟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雪门 二、填空题 1.《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设___蒙养院________作为学前教育的专门机构   2.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___武昌___创立的幼稚园 3.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___宗教式________的。

 4.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后,制定了___壬子癸丑_________学制系统,规定初等小学校之下设蒙养园 5.著名教育家____陶行知________主张用“艺友制”来培养幼儿师资,以普及幼儿教育   6.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与____张雪门______并称“南陈北张” 7.____张宗麟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第一位幼稚园男教师   三、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的“外象内感”学说 外象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 “外象内感”的意思是说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孙思邈的胎教学说注重孕妇所处的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2. 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特点有哪些?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老人是儿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3)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简单而多样   (4)教育方法主要是言传身教、观察模仿 3. 简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所进行的学前教育活动   (1)创办幼稚园(日本式和宗教式);(2)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接收学前教育留学人员;(3)担任教师,翻译教材,出版读物;(4)兴办各种“慈幼机构” 4.简述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

 (1)论儿童公养公育  康有为在1884年写的《礼运注》中,就提出了“人人教养于公产而不恃私产”的儿童公育思想在《大同书》中又提出了“去国界、去级界……去苦界至极乐,实现‘大同世界’” 关键是去家界,原因一是传统家庭关系过于复杂,会因性格及财产产生矛盾,二是“有家必有私”,有家则使人性不能善而去家界的方法之一是儿童共育康有为设计的儿童共育体系,包括儿童出生前从母亲怀孕时起,在人本院接受胎教,从出生至断奶后入育婴院、慈幼院接受共育,满6岁后入小学接受公教,直至中学和大学   (2) 论胎教   康有为首先论述胎教的重要性指出“生人之本,皆在胚胎,人道之始,万化之原也”,必须“教之于未形质之前”,才能“正生人之本,厚人道之原”,从而使人成为“至善”之人   其次,为了实施胎教,康有为对专为孕妇设立的人本院的环境、建筑、设备、医疗、卫生、保健、教育服务等方面提出了40多条要求 (3) 论婴幼儿教养 康有为非常重视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并提出了17条措施,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工作人员的任用提出了具体要求,拟定了分工和奖惩制度 其次,对院址的选定和院舍的布置做了规定 再次,对教育目标和内容也多了明确规定。

把“养儿体、乐儿魂、教儿知识”作为教育目标  此外,他特别重视婴幼儿的保健工作  5.简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婴幼儿教育的主要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育原则:  (1)“一切为革命,一切为儿童”的原则(2)坚持正面教育,适当运用批评的原则   (3)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2)比较教学法(3)三化教学法(4)单元教学法  6.简述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 科学的儿童观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  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功能应渗透到儿童体、智、德、美、劳等活动的各个环节 四、论述题  1.分析评价1932年我国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背景:随着陶行知与陈鹤琴提出的“注重幼稚教育案”,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稚园课程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标准》分总目标、教育方法要点、课程范围三部分  幼稚教育总目标分为:(1)增进幼稚儿童的身心健康(2)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幸福与快乐(3)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4)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

每门课程都规定了授课目标、内容大要和所要达到的最低限度 教育方法要点注重儿童社会化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出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并采取奖励  机制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 《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学前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的结晶,建立起的符合我国实际与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理论体系,结束了中国自清末以来幼儿园课程外国化、宗教化和非科学化的混乱局面,特别是运用团体、分组和个别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无疑是历史的进步而这一时期进行的各种试验活动时对幼稚园课程标准科学性的检验,有力地推动了《幼稚园课程标准》的修订  2. 评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学习借鉴,可以成为父母教育子女的指导思想   多种主教育思想目的: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其教育思想内容:   (1) 故须早教:理论依据:“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俗谚理由:一时幼童时期学习效果好(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二是幼童可塑性大,容易养成习惯(能“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2) 威严有慈:将慈爱与严教结合起来,提倡体罚,反对“无教而有爱”威严有慈”在现代独生子女居多的时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 均爱勿偏:要平等对待子女,偏爱既会宠坏被偏爱者,也会引起未被偏爱者的不满  (4) 应世经务:指应付世事的能力颜之推认为只有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才能成为“应世经务”者提倡“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反对空谈家和腐儒(章句博士(5)重视风化陶然风化指“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重视风化陶然就是强调父母或成年人对幼童的示范作用   3.论述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并分析这种思想对当代儿童教育有何借鉴意义? 教育思想内容:(1)重视蒙养教育:朱熹把整个学校教育过程划分为小学和大学阶段,8-15岁为小学阶段,即蒙养教育阶段,15岁以后为大学阶段,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认为只有习之于小学,才能成功于大学并提出“大学之序,特因小学之功”的观点2)要求慎师择友:谨慎选择幼儿教师应从谨慎选择乳母开始,稍微大一点,还要培养孩子辨别是非,选择益友的能力(3)强调学“眼前事”:编写《小学》和《童蒙须知》两本教材,其中《童蒙须知》详细规定了眼前事为“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4)提倡正面教育:多积极诱导,少消极限制   《学前教育史》作业2(第七讲至第八讲)  一、选择题  ( C )1.__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学制。

   A.1949 B.1950 C.1951 D.1952  ( A )2.2003年,教育部等部门颁布了《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新世纪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以_____________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A.公办幼儿园 B.民办幼儿园 C.正规幼儿园 D.非正规幼儿园  ( D )3.21世纪初,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如要求幼儿教育课程真正为幼儿一生地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重视为幼儿奠定生存的基础、做人的基础、做事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这是_______的观点   A.以人为本 B.新的学习观 C. 整体观 D.终身教育 ( A )4.21世纪初,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如要求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的实施都要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利、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这是_______的观点   A.以人为本 B.新的学习观 C. 整体观 D.终身教育 二、 简答题   1.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教育的双重任务和教育方针。

   1952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规定幼儿教育双重任务:抚育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便利妇女参加社会建设   教育方针:公布和民办并举的发展方针,依靠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逐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  2.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前教育改革与实施的措施 1、 接管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收回教育主权  2、 停办私立幼儿园,向工农子女打开幼儿教育机构的大门   3、 制定颁布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  4、 学习前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和经验   3. 简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政府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1、恢复与建立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恢复教育部和幼儿教育处   2、逐步完善学前教育法规,分别制定了与幼儿教育有关的综合要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