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胡润百富-详解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6.18KB
约11页
文档ID:198252077
胡润百富-详解_第1页
1/11

胡润百富-详解 (重定向自《胡润百富》)该条目对应的页面分类是胡润百富榜胡润百富(HURUN REPORT)官方网站网址:目录 1 胡润百富简介 2 业务板块o 2.1 研究院o 2.2 编辑部门o 2.3 市场部 3 经验教训o 3.1 生存之本o 3.2 教训 4 胡润百富杂志 5 胡润百富书籍 6 胡润百富活动 7 胡润百富荣誉 8 胡润百富大事记 9 关于胡润胡润百富简介  胡润百富被广泛认为是追踪记录中国企业家群体变化的权威机构胡润(Rupert Hoogewerf)“胡润百富榜”的创制者,1999年,创造了这一独特的媒体平台胡润百富与中国企业家的密切关系,为创造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榜单奠定了基础胡润创造了“揭示了中国经济与社会转型的本质”的百富榜,他在向国内推广“财富英雄”概念的同时,更进一步强化了“财富品质”的重要性  百富榜、慈善榜等一系列榜单,对于记录中国经济进程的作用被广泛肯定今日的《胡润百富榜》已颇具规模,不但对所有行业进行百富排榜,而且针对某一行业进行业内的百富排行 07年《胡润百富》拥有上榜企业家800位,前75位上榜企业家的财富均突破100亿元,而前13位企业家身价均在300亿元以上。

今年上榜企业家的平均财富为42亿元上榜企业的透明度在逐年增高,其中前100位上榜企业家,74位拥有上市公司  《胡润百富》 是唯一专门针对中国顶尖商界精英的国际媒体平台, 旗下出版季刊百富杂志, 双周刊民企动向, 定期举办商界精英聚会从商业发展和财务领域和企业家群体保持良好的沟通,《胡润百富》以其独特的定位在业内确立了独立性和权威性  《胡润百富》机构是面向中国企业家群体的顶级商业活动组织者, 最为人称道的是“生活奥斯卡”系列慈善晚宴, 快乐行善的同时, 该系列晚宴也把顶级的奢侈品带给了企业家 自2004年举办以来,“生活奥斯卡”系列晚宴已为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的慈善机构筹集善款近300余万元中国最顶尖的音乐家都曾莅临晚宴演出,其中包括钢琴家孔祥东和朗朗,小提琴家吕思清和黄蒙拉等  《胡润百富》机构同时推出双周刊《民企动向》新闻, 面向国内3000位亿万富豪定向传递  此外,胡润百富所组织的各类高端学术峰会也是业内高层次人士交流的顶级平台 如2003年7月,胡润百富在上海举办了中国企业家峰会,布莱尔与会发表主题演讲业务板块  据合作者透露,胡润是个典型的英国人,思维模式是“钱赚到一点就去享受”,由于公司的个人色彩比较浓厚,所以团队的组织和管理比较松散。

在很多行家看来,并没有最大限度开掘“胡润富豪榜”的价值,后期的商业活动运作得也不是很成功胡润聘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打理团队事务该经理人是胡润199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中文时候的同学胡润的身份是“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他平时主要参与一些商业活动,活动由职业经理人安排公司有四五十个人,大体分成四个部分  胡润是研究院的首席调研员,领导员工日常调研、收集数据以及拜访一些富豪及相关人士他们的工作类似记者  胡润研究院收集候选人的所有公开信息并进行反复交叉核对,使用市场价值来评估企业家拥有的财富信息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第一是所有重要的中外媒体报道;第二是股市公告,包括国内和香港主板、创业板、新加坡、纳斯达克、纽约、多伦多、伦敦和悉尼证券市场;第三是实地采访,团队走遍全国各地,采访企业家、记者和当地政府机关并参加相关研讨会;十年建立起来的遍布全国的有效信息网络和巨大的数据库他们联系了榜上大多数人以及其他许多最终没能上榜的人研究院不否认榜单会因某种原因而遗漏某些人的可能而榜单所指的“中国企业家”,是那些出生在中国大陆并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人,不考虑他们现在的护照国籍  “胡润百富”旗下拥有杂志《胡润百富》月刊、《名校指南》《马球与马术》。

杂志利润来源依靠广告收入和置换活动《胡润百富》杂志目标读者为中国富有的精英人士,是直投杂志,直接邮寄富豪,或分发机场等场所杂志上的文章不直接收钱,内容是大众财经媒体套路该杂志追求的是成为国内追踪记录中国财富人士消费习惯和趋势的权威  负责洽谈冠名、赞助以及“专门为中国企业家和高收入人士进行商务活动策划”的部门  品牌必须靠论坛、活动等载体来维护运营和制造影响富人不是悬在半空中的,应该还与大众勾连起来,胡润去年开始做百富论坛胡润更多把精力放在与富人活动的对接上其活动多集中在酒会、晚宴、拍卖等等,资金的收入主要依靠赞助胡润百富”公司的收入,主要依靠活动和杂志带来利益,而富豪主榜只是每年十月公布,亮相一次,卖冠名如“皇家礼炮”“观澜湖”“清水湾”等等十年,他利用胡润榜的知度和影响力,透过冠名赞助,出版讲座,举办各种商业活动,每年利润过千万元经验教训  胡润品牌活动的思路是:独立运作百富榜造成品牌影响力,再利用影响力去办活动和杂志,获取商业利润但由于品牌活动运作的团队、理念等原因,胡润百富榜所跟进的活动和杂志收益并不如预期,随着其他媒体进军榜单市场,胡润缩小活动范围,焦点转向为中国富豪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代言人。

反思他的成功与教训,有许多经验可供参考  胡润百富榜之所以在中国持续较大影响力,主要有三个因素:最早进入这个领域并坚持了十年(1999年—2009年);对于榜单的品牌独立性十分在意,极力避免榜单被商业化操作;善于引导议程,提出有前瞻性的概念子榜单  重持续,十年做一件事  一个活动持续坚持并能持续产生影响,是做大品牌的要素  从1999年开始,胡润把富豪排行榜当作可为之奋斗的事业来做,组建专门团队调研,整出中国富豪排行榜,然后把成果交给《福布斯》发布,让富豪榜这样的产品在国人心中建立概念,产生影响初期这个榜单不太被认同,只被视作为哗众取宠的小报伎俩后来越来越认真、专业,慢慢建立一定公信力,更开始吸引国际媒体的视点,成为反映中国资产排行、富豪起跌的一个重要参考数值慑于榜单带来的危险性,有些人以不同方式,包括恐吓等手段阻止他发布,2002年是胡润榜比较艰难的一年,很多人劝他在2002年停止一期榜单发布,他一再坚持2002年如果停了,这个榜单很可能就此销声匿迹及至2003年与福布斯合作终止,胡润早有准备,分手之际他马上自己成立公司,独立发布胡润百富榜同时,开始给主榜单外加上子榜单,随之而来的商业活动也开始积累。

  独立性,拒绝榜单商业化  胡润百富榜的整体比较独立,他把榜单品牌维护和商业活动区分的很分明,品牌独立,活动商业化他在这块领域是先行者,很注重自身的符号价值,也就是注重“胡润”两个字的品牌传播一部分是更大的商业考虑,一部分也因为他看重自己“英国绅士”形象,他宁愿不挣钱,也不愿意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消息有很多公司希望能得到“胡润富豪榜”子榜单的运作授权,但被拒绝譬如曾经有个很大的女性消费咨询公司有意承包他的“女富豪榜”,愿意为此支付一大笔资金,但他竭力坚持主榜和子榜都由自己公司运作他的相对独立,他的坚持,让十年下来批评他“靠排名收钱”的声音少了其独立性也有客观因素因为胡润排行榜的统计数字来源比较简单;很多富豪的公司都上市,数据透明,想做到不独立也很难加上身价靠前的富豪本身都不愿意曝光,所以他的独立性更容易得到维持  造话题,子榜单创新  胡润除了推出主榜单外,还公布许多子榜单,分别在每年不同月份推出,形成全年的持久影响力和热点话题继每年10月的《胡润百富榜》之后,“胡润百富”每年5月发布《胡润慈善榜》,此名单列出慈善捐赠中最慷慨的中国富豪3月颁布的《胡润艺术榜》列出前50位于过去一年内作品公开拍卖销售额最高的在世中国艺术家。

1月发布的《至尚优品》对中国顶级奢侈品品牌进行排名,而4月推出的《胡润财富报告》则公布中国千万富翁的区域分布人数2009年的子榜单比往年更多,有《低碳富豪榜》《创业板富豪榜》等等胡润嗅觉很灵敏,能够提前抓到即将出现的热点,并在形成社会舆论高潮的时期适时推出相关榜单  胡润百富榜的品牌做大做强,遇到很大阻力,不是在富豪不愿意上榜这个层面,而是在品牌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遭遇难题三个层面都受到挤压,胡润正在努力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上游层面,竞争门槛降低  胡润百富榜现在遇到其他类似榜单的狙击,更了解中国国情、民情,很快立足并蚕食胡润的品牌领域  在不同的受众领域,一些财经媒体根据自身优势,推出一些体现各自专业特色的榜单,榜单的竞争门槛不断降低  《新财富》杂志,每年公布一个“新财富500富人榜”,由于杂志在财经领域以对投资领域的专业分析而闻名,拥有一批高收入的精英读者,所以它的排行榜分流了“胡润百富”的品牌影响  “21世纪报系”旗下的《理财周报》,针对新兴理财人群,也推出自己的排行榜  2008年下半年,郭广昌的复星集团收购了《福布斯(中文版)》,交给《21世纪经济报道》来做,“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编辑部就设在《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品牌竞争的角度给了胡润较大压力毕竟,他从这个排行榜起家,如今这个排行榜由一个触角庞大的专业财经团队作为支撑卷土重来  而2009年胡润曾经花了大量精力,弄了每个城市有多少个亿万富豪的排行榜,准备在春夏之交推出,由于种种社会和政治考量,被提前叫暂停,其品牌影响度受到一定冲击坊间评论他的排行榜“理性、建设性”的考虑不够  中游层面,与媒体的深度合作不行,品牌传播的精准性和美誉度不够  胡润奉行个人的品牌传播策略平时的传播行为是:有什么活动,无论是合作还是独立团队操作,事情一公布,马上整理成简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媒体相关记者其公司收集了中国大小媒体的联系方式,有专门的媒体合作部经理,从信息发布角度来说比较主动但他并不是很了解中国媒体生态,往往在深度沟通方面并不擅长坊间评论,他往往只是将信息发布,而具体怎么打动记者写稿,既缺乏实际手段也缺乏日常沟通交往记者收到信息后很少发大稿、深度稿  坊间称,胡润缺少与中国媒体的深层次沟通,主流媒体包括财经媒体从来没有大篇幅报道过胡润百富榜原因有二:一是认为他的品牌活动运作得不好,产品太单一,话题的层次不丰富二是他自身也不重视媒体合作这块  胡润百富榜的传播主要靠网络传播以及都市报的“消息”新闻。

  富豪榜这种带有噱头的东西,在网络上传播比较快但媒体专家认为,网络上的受众对品牌价值的贡献度有多高,值得商榷那些传播的主体不一定就是目标主流人群于是出现这种情形,胡润能看见自己的东西在四处传播,但目标群体的交叉度有多高,广告商对此不确定但表面繁荣反而容易对胡润造成错觉,认为不必要投入太多成本去维护媒体关系 加之网络传播对富豪自身的美誉度构成负面影响,胡润对此没有进行刻意引导,也是致使排行榜呈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势,与广泛的传播度不协调  下游层面,虽然榜单逐渐丰富,但品牌带来的商业活动不多,与受众的互动不多  其他强势的财经媒体的榜单运作,后来居上,后期的商业运作比较成功胡润的“利润蛋糕”被蚕食以《新财富》的榜单落地后的商业操作为例,它与投行、分析师、读者不同群体的互动很好,中国的杂志更了解中国读者,因此活动的重量级别、种类花样以及利润点分布都较为可观这样胡润被动地造成“悬在半空中”的局面,较为典型的例子是,2009年10月底“胡润百富”弄了个“十周年庆典”的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以及与会嘉宾的档次,做得差强人意这一方面与富人不愿意出头露面的习惯有关,但也与他的榜单及活动没有太突出“理性、建设性”有关。

  百富榜上的富豪,排名比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