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茶多酚性质 功效及应用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82KB
约4页
文档ID:485653063
茶多酚性质 功效及应用_第1页
1/4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是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醇类和类等主要为(儿茶素)类, 儿茶素占 60~80% 类物质又称茶鞣或茶,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 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作用,能有效地阻止物质侵入,并可 使 中文名茶多酚英文名Tea Polyphenols别称茶鞣质、茶单宁分子量化学式C17H19N3O外观白色晶体提取工艺溶剂提取离子沉淀柱分离制备法稳定性pH4-8稳定安全性评价无毒性质易溶于水及有机溶液,味苦涩药理作用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保健治疗成分黄烷醇、花色苷、黄酮类1检测标准检验项目指标结果备注外观黄色粉末合格多酚含量%UV儿茶素含量%三70HPLCEGCG含量%三HPLC咖啡因%WHPLC干燥失重%W103 + 2 °C目数 Mesh Size80 Mesh合格重金属(以铅计)PPMW合格砷PPMW合格总灰份%W合格525 + 25 C菌落总数cfu/gW 1000合格霉菌及酵母菌cfu/gW 100合格沙门氏菌不得检出未检出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未检出2简介茶多酚,又名抗氧灵、维多酚、防哈灵,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类化合物,简称TP,主要 化学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聚合酚类等化合 物的复合体。

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化合 物主要包括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 酸酯(EGCG) 4种物质[1]?3成分是一种稠环,可分为类、-[4]-黄烷醇类、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 为重要,约占总量的60%-80%;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 酚在茶叶 中的含量一般在 20—35% 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 素类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4性状 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 乙酯,微溶于油脂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略有吸潮性,水溶液pH3~4 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遇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1]?5性能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酯型儿茶素EGCG,其还原性甚至可达L-异坏血酸的100倍4种主要儿茶素化合物当中,抗氧化能力为EGCG〉EGC〉ECG〉EC〉BHA,且抗氧化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 强。

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抑菌作用,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有抑制 作用茶多酚可吸附食品中的异味,因此具有一定的除臭作用对食品中的色素具有保护作用,它 既可起到天然色素的作用,又可防止食品退色,茶多酚还具有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和积累作用6 理化性质物理性质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C— 80°C)和含水中;稳定性极强,在4—8、 250°C左右的中,个小时内均能保持,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国协会列入GB2760-89 使用标准,1997 年列为中成药原料化学性质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主要由、黄酮 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以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其中 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 L—EGCG(50%-60%)、L—EGC(15%-20%)、L—ECG(10%-15%)和 L—EC(5%-10%)7药理作用抗癌:茶多酚能极强的清除有害,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的 绿茶。

功效据相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 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益处防治降、预防及茶多酚对人体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甘油三酯等含量高,内壁脂肪沉积,血 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 EGC 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抑制这种斑状增生,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 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换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 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降血糖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 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防治脑中风:茶多酚有遏制过氧化脂质产生的作用,能消除血管痉挛,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增加血管的有效 直径,通过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从而有效地防止脑中风抗血栓:血浆的增高可引起红细胞的聚集,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另外,细胞膜脂质 中磷脂与胆固醇的增多会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严重影响微循环的灌注,增加血液粘度,使毛细 血管内血流淤滞,加剧红细胞聚集及茶多酚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易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纤维蛋白原变 成纤维蛋白。

另外,茶多酚能有效的抑制血浆及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促进脂类及胆汁酸排出 体外,从而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形成 现有的降脂抗栓药物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不易长期服用茶 多酚是茶叶中具有降脂抗栓作用的天然成分,加上其自身所具有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型 的功能性保健品① 提高免疫能力通过调节免疫球蛋白的活性,间接实现提高人体综合免疫能力、抗风湿因子、抗菌抗病毒的功 效,茶多酚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总量并使其维持在高水平,刺激抗体活性的变化,从而提高人 的总体免疫能力间接实现抑制或杀灭各种病原体、病菌和病毒的功效② 抗变态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茶多酚能强烈的抑制组胺的释放作用,实验证明茶多酚抗变态反应和抗皮肤过敏反应比当前常 用的抗过敏药的抑制效果强2~10倍茶多酚能抑制活性因子如抗体、肾上腺素、酶等引起的过敏反 映,对哮喘等过敏性病症有显着疗效③ 舒缓肠胃紧张、止泻和利尿茶多酚具有刺激胃肠道反应,加速大肠蠕动以达到治疗便秘的效果茶多酚通过提高人体的综合能力,抑制和杀灭引起的各种有害病原菌,并舒缓肠胃的紧张状态, 以达到止泻的效果茶多酚中黄烷醇类化合物能够刺激肾血管舒张,增加肾脏的血流量,从而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 使尿液中的乳酸获得排除。

人体肌肉、组织中的乳酸是一种疲劳物质,乳酸排出体外能使疲劳的肌 体获得恢复④ 促进Vc的吸收,防治坏血病茶多酚能够促进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其它保健功效① 抗脂质过氧化,预防衰老 茶多酚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抑制皮肤线粒体中脂氧合酶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具有抗衰老效应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抗氧性明显优于维生素E,且与维生素C、E有增效效应② 对重金属盐和生物碱中毒的抗解作用 茶多酚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而产生沉淀,有利于减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另外,茶多酚还具有改善肝功能和利尿的作用,因而对生物碱中毒有较好 的抗解作用③ 防辐射损伤,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优异的抗辐射功能,可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止其在人体内扩散,被称 为天然的紫外线过滤器茶多酚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维持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水平 的稳定;改善由于放化疗造成的不良反应;有效的缓解射线对骨髓细胞增重的抑制作用;有效地减 轻放化疗药物对肌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④ 防龋固齿和清除口臭的作用 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杀死在齿缝中存在的及其他龋齿细菌,具有抑制聚合酶活性的作用,这样病菌就不能在牙上着床,有效的中断了使形成的过程。

残留于齿缝中的食物成为腐败增殖的基质, 茶多酚可以杀死此类细菌⑤ 助消化作用 茶多酚可以增强消化道的蠕动,预防消化器官疾病的发生另外茶多酚化合物可以薄膜状态附着在胃的伤口上,对溃疡创面起到保护作用⑥ 有助于美容护肤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茶多酚能够阻挡紫外线和清除紫外线诱导的,从而保护细胞的正 常功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同时对脂质氧化产生抑制,减轻色素沉着8主要用途简介:茶多酚具有很强的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BHT、BHA的4-6倍,VE的6-7倍, VC的5-10倍,且用量少: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儿茶素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 生素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 并能消除异味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 副作用,食用安全同时配上植酸防腐效果更佳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 叶、菜叶、花草所达不到的茶多酚参入其他(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 提高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

9使用限量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规定茶多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如下: (g/kg):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熟制坚果与籽类,;油炸面制品,;即时谷物,包括碾轧燕 麦(片);方便米面制品另外,茶多酚的副产品, 又称为,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溶于水、等,能兴奋大脑皮层,所以有提神作用常用的制剂是 安钠咖(苯甲酸咖啡因),一种中枢兴奋药,能加强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用于神经衰弱和精神抑制状 态以及配制复方乙酰和氨非咖片等作医药器品10提取工艺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传统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溶剂提取法: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 当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此法产品收率5%~10%,产品纯度为80%~98%所用溶剂有丙酮、、甲醇、 已烷及三氯等该法生产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离子沉淀法:用金属沉淀茶多酚,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作沉淀剂, 所以,用该法生产的产品难达到食品和医药行业的要求柱分离制备法: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法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 明,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间,纯度可达98%,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贵,而且淋洗 时要用多种和大量,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以上传统方法均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产品无法 在安全性、价格和纯度方面全部满足食品添加剂和医药行业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经有关专家反 复试验、成功地开发出将超临界C02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浓缩和萃取技术相结合,制备高纯度茶 多酚新工艺该工艺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纯度和得率又符合工业化生产对原料、溶剂使用、制作路 线、生产过程安全性和产品颜色、产率、纯度诸方面的要求,有利于茶多酚更有效地在医药和食品 工业中应用12应用前景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和生理活性,是人体的清除剂据有关部门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 人机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他同类物质茶 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清除活性酶的作用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 维生素E强18倍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 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