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高考真题1.(2013 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2013 年北京文综,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B.秦C.汉D.唐3.(2012 年海南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4.(2011 年海南历史,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2 / 3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5.(2010 年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3 / 3参考答案1.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考古墓葬等级差别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情况战国时期秦国墓葬的特点是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没有等级差别,这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中央集权加强的突出表现;而六国墓葬等级差别明显,反映出分封制的影响依然存在A 项题干中未涉及,故排除;B 项本身表述错误,故排除;D 项本身表述错误,战国时期的战争本身就是对分封制的破坏2.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天下分而为七”指战国七雄,“并四海”指秦统一六国故碑文的第一句补充完整应为“至于战国,天下分而为七。
秦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郡县”3.解析:C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C 项正确4.解析:C 西汉的王国问题说明 A 项错误;中央集权制的基础是权力的高度集中,B 项错误;中央集权制是建立在废除周代制度基础上的,D 项说法错误,因此,只有 C 项正确5.解析:C 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注意抓住材料中“秦制之得亦明矣”,材料重点强调郡县制的利处而 A、B、D 三项均不符合材料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