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读书笔记罗纳德 · 哈里 · 科斯( Ronald H. Coase )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于 1991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是是产权理论的创始人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揭示了 “ 交易价值 ” 在经济组织结构的产权和功能中的重要性,发现并阐明了交换成本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 这本书可以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描述他对于目前经济学的评价其中第一篇《论生产的制度结构》是他在 1991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的演讲稿, 在书中他指出目前经济学家研究的是一个存在与他们心中的而不是现实的经济体系, 企业和市场都有名无实, 也就是黑板经济学,实质上他对新古典经济学中把企业堪称“黑箱”也表示质疑,因为现代经济体系中大多数资源的使用都是发生在企业内部, 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直接取决于行政决策而非市场运行, 从而经济体系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如何经营其业务 因此科斯认为经济学应该从真实世界的视角出发来讨论问题 接着作者解释了为什么价格体系不能协调所有的问题, 是因为市场价格机制是需要成本的, 协商、 谈判、 搜寻信息、 解决纠纷都是会发生费用的, 这些费用就是所谓交易成本。
由于市场交易成本的存在, 企业组织才成为市场的一种替代形式 在交易成本低于企业管理成本的地方, 交给市场来处理, 而在交易成本超过企业管理成本的地方,则应当交给企业来处理,也就是说, “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系,不仅需要市场,而且需要适度规模的组织内计划” 交易成本的引入改变了经济学的思考方式, 让经济学家意识到过往经济理论所忽视的制度结构 这个制度结构的世界是一个“正交易成本”的世界由于正交易成本的存在,法律体系或者说产权结构对于经济体系的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这篇文章概述了目前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现状, 也对未来如何研究做出了思考第二篇 《经济学家应该如何选择》 考察了经济学家是如何处理经济体系问题的, 通过对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方法和凯恩斯供给理论的质疑, 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经济学中的数量研究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探索 从科学法则到科学测量不应该逆行, 为了发现数量的规律性, 人们必须知道要寻找的是什么规律 科斯在文章里 表述了自己的经济学思考方式, 与弗里德曼以预测为标准的方法不同, 科斯强调了一种理论应当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
“ 经济学家要基于理解真实世界的标准来选择理论 ” 最后科斯对经济学家应该如何选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经济学家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在理论中如何选择的讨论里, 不要发展标准并依赖劝说或通过管制来使用这些标准 我们应该调查进行学术研究的不同制度安排的效果第三篇《经济学和相邻学科》文章开头陈述了“学科的边界” 这一概念科斯认为学科的边界是由竞争决定的 他认为每个领域的学者都有扩大自己研究领域并将另外领域的学者逐出的欲望 所以在两方的竞争中, 学科的边界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之后解释经济学家把他们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包括几乎所有的社会学科, 及所谈论的相邻学科 之后科斯便诠释为什么经济学家能够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展到所有的社会 学科,而这就是他本文所重点论述的内容之后的论述以 “提出解释—驳论—再提出解释—驳论” 的方式进行分析 第一种解释是经济学家已经解决经济体系的主要问题, 为找到新的课题而进入其他领域 科斯提出任意经济领域不可能找不出可供研究的未解答的问题, 于是解释不能接受 第二种解释是现代经济学家的兴趣更为广泛, 从而扩大了研究领域 然而通过观察发现, 经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的研究范围相之于现代经济学家更为广泛, 现代反而更专, 更精于数学演算, 从而驳斥。
第三种解释是经济学理论或经济学分析方法可以构成经济学家涉足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手段 经济学家的决定性优势在于他们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或方法是把人当作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然而一旦人们认识到这种经济学智慧, 其他领域的从业者也会获得这种方法, 而使经济学家失去其优势最后,科斯提出他自己的观点经济学家的优势在于:一 .经济学家把经济体系作为一个统一的、 相互依赖的系统来研究, 因此相对于那些不太把体系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学者相比, 经济学家更可能揭示社会体系中的基本相互关系;二 .经济学研究很难忽略那些在所有社会体系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的明显因素 而经济学家进入其他领域的动机在于研究其他社会科学的同时可以促进其对经济体系的研究 个人比较同意第三个理论, 经济学作为一个社会学科, 一个以人, 以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研究人类行为的角度是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 而这正是它所拥有的最大的优势 经济学中面临最多的东西就是权衡与选择 而在社会科学中研究最多的也正是权衡与选择 只不过经济学研究的选择更多的是与利益相关与市场相关的选择 自然这种研究方式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社会科学中 比如在研究心理学时, 解释人的一些行为可以在假定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 权衡他做这个和做那个的成本与收益。
将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处理看作市场上每个人的利己主义, 看作市场上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各种联盟与矛盾 在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中, 通过经济领域的技巧, 讨论人们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作出不同选择的可能 可以从不同于其本职学者的视角分析问题 有可能可以拨云见日, 一针见血 最后关于经济学家在研究其他社会体系时可以对他们理解经济体系的自身运行有一定的促进因为经济中永远都会存在着非市场因素如政府的政策,他国的政治决定,上层建筑这些政治讨论的问题有时会对经济领域产生无法忽略的影响 而如法律法规在限制市场限制生产者消费者的时候, 经济学的原则是不能应用的 在对新鲜事物对市场的影响时, 对心理学的研究又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经济学的一个特征, 即研究领域的广泛性 经济学家一定要是博学的,在经济、法律、历史、政治、哲学、心理等领域应有所了解,才能更清晰地分析、研究经济学的问题第四篇 《经济学家和公共政策》 指出了经济学家应该如何给出公共政策建议文章开篇指出若把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 经济学家要做的就是解释各种经济政策的后果, 而不是判断各种政策孰优孰劣 科斯认为经济学家的政策建议简单的大家都懂, 大家都不懂的经济学家也没有给出合理解释。
比较可行的是经济学家可以一些小的方面可以对政府政策发挥作用, 比如推迟一个年花费 1 亿美元的项目 科斯不同意施蒂格勒用数量分析来改善这一状况, 认为数量分析技术的发展会占用大量原本可能用在理论发展和经济体系中没有数量特征的经验研究的资源 作者最后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愿意选择用非数量分析的方法表达观点, 或用最原始的数量分析, 案例研究是有价值的 科斯用组织来形容政府, 认为导致政府绩效不良的最可能原因是政府想做的太多, 从而在大规模的运作上导致了边际产出为负这正如一个组织无限膨胀造成的结果一样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谈论他对于一些经济学家的看法, 前四章是马歇尔的传记, 后三篇依次是对阿诺德普兰特、 邓肯布莱克和施蒂格勒的回忆 其叙述方式主要还是采取描述式的, 总体而言还较为客观 科斯在本书中花了四个章节专门来描述马歇尔的成长和学术经历, 也谈论了他的方法论 当然, 在本书中他也毫不客气地对于凯恩斯提出了批评, 认为他写给马歇尔的传记有点避重就轻, 没有完全反应真实情况 科斯对于马歇尔的描述可以说是精确到各个细节, 无论是家庭还是他的学术成就都不允许存在一点偏差, 当然, 对于其他人的描述也是类似的,从中可以看出科斯在学术上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