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县地质环境概况盈江县隶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东经97° 31, 40"〜98° 15, 0”,北纬24° 24' 16”〜25° 20' 10”之间,县境 南北最大纵距106km,东西最大横距72km东北与保山市腾冲县为隅, 东部与梁河县毗连,南部与陇川县接壤,西南、西部和西北与缅甸为 邻,国境线从西北部的大雪山5号界桩起,至南部古里卡38号界桩止, 全长214.6成全县国土面积4429km2 (664.35万亩),县政府驻地平 原镇距省会昆明864km,距州府芒市156km (图2-1)全县辖8镇7乡, 即平原镇、弄璋镇、太平镇、旧城镇、盏西镇、卡场镇、昔马镇、那 邦镇、新城乡、油松岭乡、芒章乡、支那乡、苏典乡、勐弄乡、铜壁 关乡;下设99个行政村(办事处),其中坝区有5乡72村,山区有10 乡27村平原、太平分布于大盈江西岸,新城、旧城、弄璋分布于大 盈江东岸,均为盈江坝区乡(镇)支那、盏西、芒璋为槟榔江山区 乡,其他乡镇除油松岭分布于大盈江东岸山区外,均分布于西部山区盈江县地处高黎贡山南延支系一一尖高山西南端,地势自北 东向南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北部中缅交界处的大雪山,海拔 3404.6m ;最低点为那邦镇拉沙河与穆雷江交汇处(中缅边界29号界 桩),海拔210m,全区最大相对高差达3194.6m。
全县15个乡(镇)中, 油松岭乡政府驻地最高,海拔1960m;那邦镇政府驻地最低,海拔230m; 其它乡镇则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槟榔江、大盈江沿线乡(镇) 驻地海拔为800〜1030m,西部的苏典、勐弄、卡场、铜壁关海拔为1200〜1800m区内地貌受构造控制,由于新构造运动频繁且呈间歇 性抬升,使地貌具有多层性的特点根据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划分 为五个地貌成因类型,8个亚类从分布面积来看,区内以侵蚀构造 地形为主,其余四类相对较少(表2-2)1、地形地貌盈江县地处高黎贡山南延支系一一尖高山西南端,地势自北东向 南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北部中缅交界处的大雪山,海拔3404.6m; 最低点为那邦镇拉沙河与穆雷江交汇处(中缅边界29号界桩),海拔 210m,全区最大相对高差达3194.6m全县19个乡(镇)中,油松岭 乡政府驻地最高,海拔1960m ;那邦镇政府驻地最低,海拔230m ;其 它乡镇则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槟榔江、大盈江沿线乡(镇) 驻地海拔为800〜1030m,西部的苏典、勐弄、卡场、铜壁关海拔为 1200〜1800m区内地貌受构造控制,由于新构造运动频繁且呈间歇 性抬升,使地貌具有多层性的特点。
根据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划分 为五个地貌成因类型,8个亚类从分布面积来看,区内以侵蚀构造 地形为主,其余四类相对较少(表1-1)表1-1 盈江县地貌类型特征表类亚基 本 特 征 分布状况型类侵深切 海拔高程一般在3000m以上,主要分布于苏典乡北东部,蚀割 高 切割深度1200-1700m,山顶 支那乡北西部一带构中山 呈锥状,山脊为鱼鳍状,河造峡 谷 谷呈“V”型,山坡坡度为55°地地形 左右多见悬崖峭壁,植被形 发育,溯泻侵蚀强烈,堆积作用较微海拔高程一般2000-2700m,切割深度1000m左右山顶多中切 为穹状,山脊呈猪背状,河割中谷多呈“V”型谷坡一般主要分布于槟榔江两侧,大山陡40-50 °,部分具有直坡形盈江坝区至分水山岭地带植被发育,常见滑坡、崩形 塌、溯源侵蚀强烈,沟口多有洪积扇堆积,以大盈江中下两岸泥石流规模较大海拔高程1400-2500m,切割浅 切 深度小于500m山顶形态呈割低锥状,山脊宽缓,呈坝状主要分布于苏典-昔马-铜壁中山 沟谷发育,多呈宽缓“V”型关一线以西地带缓坡谷坡坡度一般20-30°,呈曲地形形坡形态植被较发育,坡残积普遍具有明显的侵蚀作用,沟口大部分有洪积物堆 积。
海拔高程2000-2500m,切割构 深度小于1000m,—般山脊宽中切造 缓,山峰陡峻而圆滑山坡割中剥 坡度大于30°,多为凸形坡主要分布于支那河西侧至勐山陡蚀 沟谷密度大,水系发育,上 典河一线地带坡地地 游呈叮”字型,中下游呈“u”形形 型风化剥蚀较强烈,覆盖层厚度一般大于5m海拔标高2000-2200m,切割深度500-800m岩溶形态多垄岗见浑圆状与塔状溶丘,少量主要分布于莲花山乡东侧野 谷地溶 峰丛尘地,规模不一,底部 牛坝地带型蚀 多有冲积粘土覆盖谷底人地 岩溶泉出露形岩溶 海拔标高1400-2000m,相对断块高差300-500m岩溶发育,形主要分布于盏西北北东槟榔山地态为洼地、落水洞等,沿断 江一线型 裂分布火火山 海拔高程2200m,相对高差 主要分布于芒章东西两侧南山穹丘200-300m,坡度50-60穹章河、薄竹河、帮别河中上地地形丘周围熔岩流呈片状分布,游地区形并向四周倾斜,降雨渗入迅速,岩体边缘有泉水出露盆地海拔800-850m,与周边山峰比高天于1000米以上主要分布于大盈江沿岸的平堆积地普遍发育河谷阶地及洪积原,太平、芒允、姐帽、弄形扇,仍数不等,高差不一,璋、岗勐、旧城、新城一带。
规模也各异2、地层岩性盈江县出露地层以变质岩、岩浆岩分布为主,分布面积较广;沉 积岩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更新统,上第三系上新统芒棒组中段,石 炭系勐洪群,泥盆系下统关上组,志留系上统等受“歹”字型构造 体系弧形构造带和南北向构造带的影响,区内断裂发育,控制了区内 岩浆活动从华力西期、燕山期、喜山期等均有分布(表1 -2)3、地质构造规划区位于青藏滇缅印尼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西支中段与滇 西经向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弧形构造和南北向构造组成了区域构造的 基本格架滇西经向构造体系:该构造体系在区内有槟榔江南北向构造带, 展布于大盈江断裂以西,苏典一盈江断裂以东,大约40km宽的范围, 包括槟榔江两岸广大地区的构造形迹,自东向西分为三个构造亚带:即①古永-丝瓜坪南北向构造亚带;②关上-新城南北向构造亚带,包括长岭岗-顿海断裂(F71)、大竹棚-拉利山断裂(F74)、芒章-新城 断裂(F79):③苏典-盈江南北向构造亚带,包括苏典-盈江断裂 (F100)、白岩头背斜(15)等由于古永^丝瓜坪构造亚带分布于东 郊边缘及腾冲境内,故以后两个亚带为主歹”字型构造体系:该体系在盈江县自东向西展示了二个弧形 构造带:①腾冲-梁河弧形构造带,主要断裂包括大盈江断裂(F21)、 照壁山一老麻撒断裂(F22);②苏典-昔马弧形构造带,展布于苏典、 勐弄、昔马及铜壁关一带,构造带呈南北向,由一系列压扭性断裂和变质带组成。
表1-2盈江县地层岩性一览表界系(群)代号岩性全新冲积、洪积、坡积、湖积之Q4砾石、砂、粘土四声:ice更新新系Q3冲积之砾石、砂、粘土英安岩、安山质英安岩、安界上第上新古石勐洪Q1N2m2Cmn3山岩灰黄、紫灰色橄榄玄武岩、粗玄岩、玄武岩顶部边灰色块状含砾杂砂岩生炭群夹绿色板岩;中部为灰黑板界系泥盆系Cmn2D g21D g11岩,黑色片理化板块状含炭 质粉砂岩;下部为深灰色杂 砂岩、灰黑色页岩夹黄、绿 色粉沙岩灰紫、紫灰色黑云母泥质砂 质粉砂岩和同色含砾杂砂 岩,靠下部夹有灰白色大理 岩,灰白色透辉石,长英质 角岩泥质条带灰岩为主,夹粉砂 岩炭质粉砂质板岩夹少量泥质 条带灰岩志留系下古中统高P黎zS3白云岩上部:深灰色黑云片岩,二云片岩为主,夹石英片石,贡1Pz gl2含石墨二云片岩生界g 山l 群1中部:灰白色石英片岩为主,夹矽线石二云片岩,鸭蛋绿色常石石英,变质石英砂岩 下部:黑云微晶石英片岩, 夹黑云微晶片岩,条带状中 晶大理岩上部:灰色薄层黑云二长变 粒岩,钾长变粒岩为主,夹 角闪斜长变粒岩,二云片岩、 黑去二长片麻岩Pzgl1 下部:灰白色眼球混合岩,1黑云混合花岗岩有较多似 层状况,不规则团块状细粒 黑云角闪斜长变粒岩及黑云 变粒岩残体。
浅色花岗岩、白云田花岗岩,Y 1(2)喜山期 6 黑云母花岗岩Y i(i) 黑云母花岗岩6Y 3(2) 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5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 燕山期Y 3(1) 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5岩,石英闪长岩辉苏长普岩、变质角闪辉长 华力西期 V4 岩、变质辉长岩黑云二长混合花岗岩、变斑 状黑云混合花岗岩4、水文地质盈江县地下水类型比较齐全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力特征和 水理性质,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 类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四种基本类型(表1-3)表1-3 盈江县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富水性分级表评价指标富泉水流 单井计地下水类性量地下水流量(升/算涌水含水岩组符号型级(升 秒・km) 量(个/别/ 日)秒)水松散岩类量>1000 Qal、Qpl、Qal孔隙水丰4 4 3富水碎屑岩类量100-10裂隙孔隙N m2中00 2水等中 碳酸盐岩—岩溶水弱10-100<10整、S30.1 中-1基岩裂隙水 10-中100弱 <10PZ]gl、Ym、V4、1-3 Y 53 ⑵ 'Y:⑴、Y6】⑵、Y61(1)、CmnQ b1零星分布小岩体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盈江盆地,其次为盏西、芒章、永 康〜黄费、莲花山以及昔马等山间平坝或河谷宽地。
含水层为Q al、4Q/l、Q『l等砂、砾石层,以盈江盆地勺1砂砾石层富水性最好,水量 中等-丰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主要分布于香得龙〜小滴水、马达崩山〜 茅草寨、武家坟、仗刀-大坪子及芒允街西侧一带含水层为N2m2橄 榄玄武岩、粗玄岩、玄武岩等,水量中等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区内分布面积较小,仅分布于盈江县城北东 部一带,含水层为Qg灰岩,S3白云岩,水量中等为裸露型碳酸盐 岩裂隙溶洞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以泉流于盆地周边或沟谷 低洼处排泄补给地表水基岩裂隙水:分布面积最广,碎屑岩、变质岩、岩浆岩均有出露含水层为Cmn砂岩、板岩、大理岩,Pz gl2二云片岩、变质石英砂岩, 1Pz1gli二长变粒岩、钾长变粒岩、黑云混合花岗岩,Y1(2)、Y61(1)花岗 岩,Y53(2)、Y53(1)、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Ym混合花岗岩等 水量中等〜微弱,局部地段富水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