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东南西北》教案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12KB
约7页
文档ID:550517475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东南西北》教案_第1页
1/7

北师大 版 小 学 数学二年级上 册 《 东南西北》设计理 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紧 密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学中以学生十分熟悉的身边具体情境作为学习的资源,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以自主活动为主线,展开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具体情境中,玩中学,学中做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但能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从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教学内 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 北 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58、59 页学情与 教 材分析“东南西北”是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方向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要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具有相当大难度的因此,这部分内容不能作为单纯的知识点去讲授,而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在活动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 标1.在现实情境中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培养方向感。

2.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与位置,3.体会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教学重 难 点正确辨别生活中的方向,了解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教学准 备1 .课前布置小组活动:①太阳从哪里升起,又从哪里落下? ②学校操场周围有那些景物?2 . 拍摄校园景物并制成小卡片、沙洲公园平面图、太阳图(贴在教室东面的墙上)教学过 程一、创设 情 境 ,激 趣 导入1. 猜谜语:有位勤劳老公公,天色一亮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学生猜谜语引出太阳)2. 启发提问师:太阳公公每天早晨从哪边升起?(东边)你能用手指出来吗?傍晚太阳又从哪边落下?(西边)你还听说过哪些方向?(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东、南、西、北 ”)引出课题:东南西北设计 意 图 : 结 合 “太 阳 东 升西 落 ”的自然 现 象 , 巧 妙借用 谜 语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在 轻 松的氛 围 中 引入 新 课 】二、联系 实 际 ,说 中 辨1. 找一找:找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师:我们教室里也有东、南、西、北,东面在哪儿?你还能找到哪个方向?(学生找的方向意见不一致。

2. 读一读:边读儿歌边找方向师:怎样很快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呢?有一首儿歌能帮助我们,你知道是什么儿歌吗?(出示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1) 以你为中心,你能边读儿歌,边用手指出方向吗?(请一名学生面朝东面,试着边读边指方向,师适当地指导2) 全班学生集体面朝东面,边读儿歌,边指出前后左右的四个方向3. 认一认:不断改变学生正面朝向,辨认四个方向现在请大家面朝南,再指指看,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如果面朝西呢?……4. 辨一辨:刚才我们面朝的方向改变了,什么是不变的?引导发现:东——西,南——北生活中我们只要认准了一个方向,就能指出其余的三个方向了5. 说一说 : 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相互位置1) 介绍自己周围的同学师:现在同学们面朝哪个方向?你的东南西北方向上分别 有哪些同学?(2) 介绍我们的教室师:说说我们这个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分别有些什么?6. 做一做 : 老师说,同学们做面朝北边拍拍手,面向东方招招手,面朝南方拍拍肩,面朝西边坐坐好……【设计 意 图 : 低 年 级 儿 童空 间观 念 差 , 认 识 生活中 的 东 南西 北 是教学 的 重 点 , 也是一个 难 点 。

教 学 时 以学 生 熟 悉喜 爱 的 儿 歌 为 起 点, 通 过 找 、 读 、 认 、 辨 、 说 、做等系 列 活 动 , 使学 习 内 容与学 生自己 的 肢 体 、 生 活 经验 建 立 联 系,有效 地 降 低 了学 习难 度 在活 跃 的氛 围 中 初 步 认 识 东 南西北 , 培 养方向感,并感受生活 中 处处 有数学 】三、引导 探 究 ,玩 中 做1. 设境——引出平面图 1)先让学生自由介绍自已的校园 2)要求以操场为中心介绍,说说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分别有些什么景物?( 3)引导探究:同学们介绍的很好,可是听过之后容易忘记,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并记住我们的校园呢?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方法 学情 预 设 : 学生 可 能 想出用 “ 写 话 、 摄 影、拍照、画画”等方法, 师 伺 机 引 出 “校园平面 图 ” 】2. 操作——设计平面图师:同学们要是能把校园的分布情况用一幅平面图表示出来,我肯定一眼就能看明白想试试吗?老师已为大家准备好了图纸,中间是操场,操场周围的主要景物(南教学楼、北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也制成了小卡片,请同桌俩商量一下,这些景物应该贴在操场的哪个方向?想好了就把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1)同桌合作第一次贴校园平面图学情 预 设 : 因 为 没 有 统 一 规 定 方 向 , 同学 们贴 出的平面图 方向不一致, 师 注意收集不 同的 贴 图 , 为 同 学 们 创 设发现问题 的 机会 2)展示不同情况的平面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师:同学们贴的平面图都不一样,这上面有的是东边的景物,有的是西边或北边的,这样行吗?我该看哪幅图呢?(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情 预 设 : 同 学 们 对 平面 图 上 东 南 西北 的 位置各 执 已 见 , 意 见 不一 , 师 适 时 点 拨 , 让 生体会 统 一 规 定 地 图 上方向 的 必 要性, 由 此引出 “方 向 标 ”的 认识 】( 3)适时解疑介绍方向标师:让我们找找智慧爷爷,看他有什么好办法?(课件出示智慧爷爷):“小朋友们,为了方便人们规定地图朝上的方向为北朝上的方向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T”(板书“北 ”) 这 在平面图上我们叫它“方向标 ”师:地图朝上的方向为北,那么朝下的方向呢?左边和右边北又分别是什么方向呢?(根据学生探索的结果师移动“东、南、西、北”四个字 师:现在你知道平面图的上下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了吗? 引导学生概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第二次贴平面图师:请大家先标上方向标,再根据这个规定调整好你的平面图吧!(同桌合作重新设计平面图)( 5)展示并交流看着贴好的图再次介绍操场景物设计意图: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g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 学 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学生身 边 的资源转变成课堂教学素材,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一系 列探索活动,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经历了方向标”这一 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有效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四、巩固拓展,思中用1 .结合实际认“图”,内化新知师:同学们认识这幅图吗?(出示“沙洲公园”平面图 )沙洲公园是大家最喜欢的地方,你们能看懂它的平面图吗?(1)先请一些同学自由介绍2)以草坪为中心,说说它的东南西北方向上分别有些什 么?(3)儿童乐园在哪儿?它的东边有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对于某一事物的具体位置的介绍可能有局限 性,这时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各景点的相互位置,鼓励学生用多 种方式描述如:儿童乐园在草坪的西边,在旱冰场的南边,它的东 边有草坪、喷泉、健身乐园……12 .结合常识辨别,拓展新知。

师:同学们介绍的非常清楚,真是个好向导可是,我们到了陌生的环境中,如果迷路了,辨不清方向了怎么办呢?有什么东西能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呢?( 1)讨论交流 学情 预 设 : 同 学 们 根 据自己的生 活 经验 和 课 外掌握 的 知 识会 说 出很 多 辨 认 方 向 的方法, 如 : 树 冠 的 疏密、年 轮 的 疏密 、 太阳 的影子……,教师予以认可,并适时补充2)师用课件展示图片:年轮、树冠、指南针……,师生一起根据图片认方向四、全课 总 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课后请大家观察自己家的大门是朝哪个方向的?你家的东南西北方向上分别有些什么呢?把它记录下来,告诉你的老师和同学们好吗?【设计 意 图 : 引 导 学 生 对 本 节课 的 知 识进 行 总结 ,并 将 知 识 延伸到 课 外 , 应 用到生活 当 中 , 凸 显 数学 在生活中的实际应 用 】设计思 路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把数学教学紧密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这节课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作为学习的资源,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多层次的学习活动。

首先,借助“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定了教室的东面之后,再借助儿歌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相互位置关系;接着通过“找、读、认、辨、说、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把四个方向与教室四周具体的景物联系起来,使 抽 象的方向 概 念与学 生 已有的经 验 和 现实的情 境 建立起 富 有意义的 联 系其次,在认识平面图时,教师把学生熟悉的校园景物转变成课堂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校园平面图在探索活动中,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学生深刻体会到在地图上规定统一方向的必要性,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方向标”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对平面图上的方向认识极为深刻最后把学生熟悉的“沙洲公园”的平面图引入课堂,让学生练习辨认图中的方向,发展空间观念又创设“迷路”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多种辨别方向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将知识拓展延伸总之,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注重从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同学们学得亲切、自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