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借鉴意义121313090039 张哲内容摘要:科学管理理论作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其中 的相关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这些理论提供的不仅是一种方式方法,更是一 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逻辑方式科学管理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现代企 业的管理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简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泰勒、 法约尔、韦 伯等的管理思想内容以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影响与借鉴意义关键词:科学管理西方古典理论现代管理引言: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管理理论发展 的第一个时期,包括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当时主要是 依靠传统管理办法,单纯依据工厂主个人经验,企业经营基本处于一个无序状态, 效率低下,为了提高产量,工厂主不断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尽可能的压榨 工人但是随着工人队伍的壮大,劳资双方矛盾就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当时 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理论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工程师 和管理实践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古典管理理论因为倡导秩序、标准化而提高了效 率,正是因为起飞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论才会破土而出。
一、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是形成古典管理理论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罗,他首次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 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主要内容: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① 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泰勒科学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泰勒所提倡的在 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泰勒科学管理的精髓是用精确的 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判断、意见和经验泰勒在进行科学管理的研究时以及在推行他的科学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了 巨大的阻力,有来自工人阶层的,也有来自于雇主们的但泰勒没有屈服,坚忍 不拔,百折不挠,为科学管理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② 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泰勒理论的核心是寻求 最佳工作方法,追求最高生产效率泰勒和他的同事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 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如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和差别计件工资制等 这些 技术和方法不仅是过去,而且也是近代合理组织生产的基础科学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一个靠科学地制定操作规程和改进管理, 别一 个靠拼体力和时间;一个靠金钱刺激,另一个靠饥饿政策。
从这几点看,科学管 理有了很大的进步科学管理理论也存在很大的优点和缺点优点:①科学管理通过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 “合理的日工作日”同时进 行工时和动作研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O 2泰勒提出的“心里革命”,把双方 的注意力从分配剩余转移到增加剩余,以友好合作代替对抗,共同使利润增加, 缓和二者的矛盾Q3泰勒制冲破了百年多沿袭下来的传统落后 deep经验管理方 法,使管理成为了一门科学,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科学的管理办法 ④由于计划 和执行职能相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 发展有了实践基础⑤实行标准化原理,要求劳工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从而提 高工人的素质06实行奖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缺点:O泰罗把工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策、命令进 行劳动,忽视个人的需求02 “标准作业方法”都是以身体强壮、熟练的工人在 进行最紧张的劳动时所测定的时间定 额为基础的,是大多数人无法忍受和坚持 的O把人看纯粹的“经济人”,认为人的活动仅仅出于个人的经济动机,忽视 成员之间的交 往及态度、情感等社会因素对生产率的影响O 4强调的“心里革 命”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实质。
O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这 种“科学管理” ”使意识和行动分离,使员工丧失了工作过 程中的自主权,沦为 管理部门的生产工具⑥科学管理的诸项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泰勒 对工会采取怀疑和排斥的态度总之,科学管理理论的是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服务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二)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是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在他最重要 的代表作《工业管理和组织管理》(1916年出版)中阐述的管理理论法约尔的 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 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 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 ;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社会团体这正是其组织管理 理论的基石主要内容: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管理原则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 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法约尔认为十四项管理原则是:1 •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 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的报酬;8.集中; 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 员的团结。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 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 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 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某些原则甚至以“公理”的形式为人 们接受和使用因此,继泰罗的科学管理之后,组织管理理论被誉为管理史上的 第二座丰碑组织管理理论也存在很大的优点和缺点组织管理理论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是它的理论意义:法约尔从分析大企业经营活动入手, 对管理的一般过程和原则进行了研究, 第一次 创造性地提出了管理活动、管理职能、管理理论等概念,并构建出一个以命令统 一、指挥统一为特征的有效组织机构框架,为后来管理学家研究管理职能、管理 过程、管理组织、管理原则等问题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他的五大管理职能说,至 今仍然是国内外管理学家建构管理学的基本框架 因而,他被西方管理界公认为是第一个提出全面管理理论的人,誉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2)是它的实践意义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组织管理》一书,在国外出版比较晚 1929年才译成英文由日内瓦国际管理学会出版,1949年才在美国出版但法约尔的 组织管理理论却越来越深入人心, 特别是他提出的管理五大职能、十四条管理原 则为广大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视为奉行不疑的法宝。
实践证明了,法约尔提出的 组织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工商业,而且也适用于政治的、宗教的、慈善的、军 事的以及其他事业尤其是他大力倡导的管理理论教育, 开辟了推广管理理论的 先河,为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人员队伍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组织管理理论的不足:如果说,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 处的话,只能说,他所提出来的组织管理理论在概念的界定上,还欠缺清晰性; 对管理活动的组成要素的概括上,只提出了五大管理职能,以偏概全,缺乏系统 性;在管理规律的揭示上,只是把过去管理经验粗疏的归纳为十四条原则, 其中 有很多条是阐述有效管理组织的层次和结构的, 但没有上升为组织理论,致使对管理问题的论述缺乏抽象性和概括性,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着矛盾性所以说,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还处于管理理论草创阶段的某些特征但它为组织管理 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法约尔所处时 代的局限性所致作为法约尔个人来说,他为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竭尽全力, 除了 为人所崇敬外,是无可非议的三)行政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由德国古典管理学派代表人马科思 ?韦伯提出,他提出的行政 组织体系结构主要分为3层,相当于现在人们还广泛应用的高级管理阶层、 中级 管理阶层和低级管理阶层。
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关于最好的管理制度的概念同泰罗的想法非常相似 他们都认为,管理 行为是以知识为依据进行控制,领导者应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应该依据事实而不 是依据主观猜想进行领导: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是:(1) 把在一个组织中为了实现目标所需的全部活动都划分为各种基本作业, 作为任务分配给组织中的各个成员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 义务经过最大限度的分工,在组织的每个环节上,就可以由拥有必要职权的专 家完成各项任务2) 各种职务和职位按职权的等级原则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体系或阶 层体系,每一个下级接受他的上级的控制和监督, 这个下级不仅要对自己的行动 负责,还要对他的下级的行动负责为此,他必须对自己的下级拥有权力,能发 出下级必须服从的命令3) 组织中人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或教育训练来 实现每个职位的人员必须称职,同时也不能随意免职4) 除了某些按规定必须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外,管理人员是委任的5) 这些管理人员并不是他们所管理的单位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 员6) 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关系,完全以理性 准则为指导。
这种公正不倚的态度,不仅适用于组织内部,而且适用于组织同顾 客之间的关系7) 管理人员是专职的,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按照 年资、工作成绩或两者的综合考虑升迁但管理人员是否升迁,完全由上级决定 通过这种制度,在组织的成员中培养集体精神,鼓励他们忠于组织8) 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这一点将不受个人 情感影响,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适用的组织要明确规定每个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 作形式,以便正确行使职权,减少摩擦和冲突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最符合理性原则,效率最高,在精确性、稳 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形式,能高度精确地计算出组织的领导 人和成员的成果,能适用于所有的各种管理工作及日益增多的各大组织 韦伯的管理思想,对以后的管理理论发展(如社会系统理论)有一定的影响组织管理理论也存在很大的优点和缺点1)个人与权力相分离官僚制摆 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 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⑵ 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精神的体现在典型 的官僚制中,存在着一套有连续性的规章制度网,涉及组织管理过程的许多主要 方面,它给每项工作确定了清楚的、全面的、明确的职权和责任,从而使组织运 转和个人行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个人。
3)适合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早期传统的组织过分依赖个人和裙带关系、人身依附关系,采用任意的、主观的、 多变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大型企业组织管理的要求 工业化以来,大型企业组织 规模大、分工细、层次多,需要高度统一,有准确、连续、稳定的秩序来保证缺点:(1)过分强调了层级节制体制,要求下级对上级在职务上绝对服从, 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缺乏民主精神2)过分强调组织利益和组 织效率,难以应付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难以应付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3)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的划分,忽视了宏观协调以及消除本位主义的问题4)过分强调人员的稳定性,无过失便终身任职的制度,最终造就出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管理人员,造成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况二、科学管理理论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由于种种因素,早期科学管理在中国企业界的一点星星之火渐渐熄灭了 但是,在现代管理理论日新月异的今天, 在我国管理学界,古典管理理论受到人们 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者甚至提出古典管理理论回归的论断呼唤古典管理理 论回归,有的是来自对中小企业管理的考察, 有的是来自对管理职业化的理性分 析,也有的是来自对古典管理理论自身的评判。
一种观点的形成绝不是空穴来风, 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