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基础(59)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KB
约4页
文档ID:39957966
经济基础(59)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_第1页
1/4

第四第四节节 会会计计要素的确要素的确认计认计量原量原则则学习要求: 掌握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 具体内容: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 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对于收入和费用归属期归属期的确定,在会计处理上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是收付实现制: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补:我国 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 实现制 ) 【行政单位】 二是权责发生制:按照权利和义务是否发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 【企业会计】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 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 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例题 19:03 年单选】下列各项中,其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定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是 (D) A.工业企业 B.事业单位 C.上市公司 D.行政单位 【例题 20:07 年单选】在会计处理上,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 的归属划的方法称为(B) 。

A.复式记账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 会计分期 【例题 21:08 年单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D)为基础 A.实地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收付实现制 D.权责发生制 【【例题例题 22::08 年多选年多选】】由于款项支付的时间与费用归属期涉及的会计期间不同,为了合理 进行摊销,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设置的账户有(BC) A.财务费用 B.待摊费用 C.预提费用 D.管理费用 E.利润二、配比原则二、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配比方式分为: 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因果配比,即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收入与费用之间的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配比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而不能提前或延后,否则就会造成经营成果虚 假不实 【例题 23:07 年单选】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 认,并相互比较,以便计算本期损益,这体现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的( ) 。

A.配比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三、历史成本原则:也称为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三、历史成本原则:也称为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1、含义: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2、优点: 该原则优点: (1)取得比较容易、比较客观; (2)有原始凭证作证明,便于查证; (3)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 (4)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历史成本原则是以货币稳定为前提的 【【例题例题 24::08 年多选题年多选题】】会计计量时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的主要原因有(AC ) A.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 B.历史成本具有综合性 C.历史成本的数据比较容易取得而且可靠 D.历史成本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E.历史成本符合会计分期的基本前提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1、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含义 (1)收益性支出是指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 偿的支出。

(2)资本性支出是指为当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 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 2、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要求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要求: (1)支出的效益仅惠及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如:营 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入利润表中; (2)凡支出的效益惠及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购 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它应当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 中该支出通过折旧、摊销等逐期转化为各期的费用 3、其他注意: (1)将资本性支出误计入收益性支出,就会多计费用而少计资产价值,会低估资产和当期 收益;如将应计入“无形资产”的开发费用计入了“管理费用” (2)将收益性支出误计入资本性支出,就会少计费用多计资产价值,会高估资产和当期收 益,如将应计入“管理费用”的研究费用计入了“无形资产” 【例题 25:08 年单选】各项资产应按照取得时支付的实际成本计量,其后不得自行调整其 账面价值,这遵循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的(C )原则 A.客观性 B.相关性 C.历史成本 D.权责发生制 【例题 26:07 年单选】下列支出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A) 。

A.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B.支付职工工资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 D.支付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 【例题 27:06 年单选】将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进行账务处理会导致(少计费用少计资(少计费用少计资 产)产) A.少计费用多计资产 B.多计费用少计资产 c.少计费用少计资产 D.多计费用多计资产 【例题 28:08 年单选】在会计核算中,对效益惠及几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应作为(B )处理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资产 D.企业经营费用 【例题 29:07 年多选】下列各会计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的有(ACDE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收付实现制原则 C.配比原则 D.历史成本原则 E.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第五第五节节会会计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也称为为会会计计基本假基本假设设学习要求: 掌握会计的 4 个基本前提的内容 掌握每个基本前提的具体含义 具体内容: 会计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一、会计主体1、含义: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作为会计 主体,必须有独立的资金活动,独立的进行核算,可以独立编制财务报告 2、作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 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不 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会计主体可以是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企业的分支机构、企业 内部独立的某个生产车间、可以作为费用报销单位的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由多个法人组成 的企业集团、合伙企业等二、持续经营二、持续经营1、含义: 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 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而不考虑企业停产或破产清算,也不考虑企业大规模 削减业务 2、作用: 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和长期的,企业资产才能以历 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并为采用权责 发生制奠定基础,才能正确区分资本与负债成为必要三、会计分期三、会计分期1、含义: 会计分期又叫会计期间,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的会计 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会计分期是建 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2、会计分期一般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3、作用: 明确了会计期间的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 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四、货币计量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反 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假定货币的币值保持不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例题 30:2006 年单选】投资者个人的经济业务与其所投资企业的经济业务分开,符合 (A)这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要求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例题 31:2005 年单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A ) A.会计主体 B.设置账簿 C.权责发生制 D.规定会计报表格式 【例题 32:课后题第 16 题】会计核算中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记账基础的前 提是(D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