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古籍〈大成捷要·还虚面壁〉章注: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为古籍原文,第二部分为阐释阐释时是先引用原文(用黑色黑体字),再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用蓝色楷体字)第一部分 古籍《还虚面壁》章原文:还虚面壁炼虚合道九年功夫,名曰“面壁大成”吕祖曰:炼虚功夫,妙在忘形,无人无我,混沌中有一点真气,身热如火,心冷如冰,气行如泉,神静如岳,虚其身心,去其作用而听诸大道自然之运行,是我非我,是虚非虚,造化运旋人能达到忘形地位,阳神与太虚同体,谓之“炼心”;阳神无像,故曰“炼虚”;而九年之功,炼虚之妙变化无穷,可以踏霞驾云,粉碎虚空,浑身飞去,谓之“大觉金仙”矣然此一着,最不容易,千万人中难得一二人也太上老君曰:还虚一着,是将从前千磨百炼、分形散影、通天达地之阳神复归于旧躯,收入性海、天谷内院,将色身炼化浑入法身之中又是性命合炼,复将阳神送入性海,退藏祖窍太虚无极之位,要将色身炼铸陶熔得不有不无、非色非空、无内无外、不出不入、无始无终,如龙养珠蛰藏而不动,如鹤抱卵安眠而不起,沉之又沉,静之又静;从前所修所证百千万亿化身乘龙跨鹤,步日玩月,千变万化一齐收入无生国里,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必须大死一场,谨谨护持,毋容阳神再出。
盖阳神百炼而愈灵,千炼而愈精,炼之而复炼之,炼炼不已,则阳神之慧光神火收之愈密,斯放之愈普,隐之无可隐,斯显之无可显也,将阳神蛰藏祖窍之内,定极灭尽之余,或百日或十月,而一炉神光兀兀腾腾,满鼎真火炎炎烈烈,自内窍透出外窍,由大窍贯入小窍,无内无外,无大无小,透顶彻底,光光相烛,窍窍相映,而人也物也莫不照耀于神光中矣是则是矣,犹非其至也王少阳云:虽然不能充塞于天地之间,即未满东鲁圣人参天达地之分量也,再敛神韬光,销归心下、肾上金鼎、黄庭、祖窍之中,一切莫染,仍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寂灭既久,或一年或三周,形神渐至浑化,色空渐归真常,直至空定衡极、灭尽无余之际,而神光又自渐渐发露,如云电烟霞从太虚无极窍中洋溢蓬勃、滚滚而出,贯于上窍下窍、大窍小窍,窍窍皆有神光也,光明洞彻照耀十方,上彻天界,下彻地界,中彻人界,三界之内觉得处处神光充塞,若秦镜之互照,犹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历历齐现,而神也鬼也莫不照耀于神光中矣妙则妙矣,犹非其至也寂无禅师曰:虽然不能遍入尘沙法界,是未满西天圣人毗卢遮那佛之分量也再敛神韬光,销归秘密玄窍之中,一切不染,仍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寂灭日久,直至三年九载,空定衡极、灭尽无余之际,神光周足,法相圆满,色空俱泯,形神俱妙。
其敛也——至精至彻,纳入芥子而无间;其放也——至大至刚,包罗须弥而无外将见无极神光化为太阳红光,恰似赫赫日轮从太虚无极窍内一涌而出,崩开分散,灿烂弥满,无边无量,为万道毫光透彻于九天之上,贯通于九地之下,若千万杲日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而圣也贤也、仙也、佛也及森罗万象莫不齐现于太阳红光中矣然至则至矣,而犹未尽其妙也上阳子观吾云:虽然不能照耀四大部州、三十六天以上,是未满道运虚空之分量也再敛神韬光,依灭尽定而寂灭之,或百年千年、一劫万劫,直至虚空粉碎、与道合真,将见复放无量宝光直充塞于四大,得与贤圣诸仙佛相会,自无始分离,今日方得会面,彼此交光,吻合一体,广无边际颂曰:诸仙佛似一大圆镜,我身犹如摩尼玄珠,仙佛法身入我体,我身常入仙佛躯此九年面壁之功已返到无余涅盘大觉金仙之位待功圆行满,天书下诏,九祖升天,上朝金阙,封以真诰,授以天爵,名曰“天仙”者是也致一子曰:“阅尽丹经万万篇,末后一着无人传”,慨炼虚合道、面壁之功难遇也总而言曰,最初还虚凝神气穴,不过忘绝凡情;至此末后还虚入定,不过忘却仙情而已,依灭尽定而寂灭之,不出不入,忘人无我,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山河尽归于虚,死心归入大定,或百日十月、三年九载、百年千年、千劫万劫,直待四大崩散,虚空粉碎,无形无迹。
此乃代肉大觉金仙万劫不坏金刚之体书著于此,永无秘诀也矣第二部分 阐释正文:〈还虚面壁〉章炼虚合道九年功夫,名曰“面壁大成”《还虚面壁》是古籍《大成捷要》书中的一章,是道家全真教龙门派关于内丹功最高功夫的论述练就炼虚合道功夫,时间会很长,用“九年”借指时间长,并不一定是九年,因人而异道家把这种最高级功夫叫作“面壁大成”吕祖曰:炼虚功夫,妙在忘形,无人无我,混沌中有一点真气,身热如火,心冷如冰,气行如泉,神静如岳,虚其身心,去其作用而听诸大道自然之运行,是我非我,是虚非虚,造化运旋吕纯阳祖师说:炼虚功夫,方法的奥妙在于忘掉自己肉身形骸,在这种没有感觉他人和自己身体存在的、恍惚混沌的状态下,会感觉到体内有那么一点真气在运行,像泉水一样在全身涌动,身体像火烧那样热,可心态却像凝固的冰一样不动,元神像山一样不动,让自己的身体和内心感觉是空虚的,没有一丝杂念,让身体和内心如如不动而听任大道的自然运行,不加干预在这种状态下,感觉到“真我”存在,可又没感觉肉身的存在;心空虚了,但又能感觉到宇宙并不是空的,宇宙中“有物、有精、有信”在运行,在发挥它自然的作用人能达到忘形地位,阳神与太虚同体,谓之“炼心”;阳神无像,故曰“炼虚”。
而九年之功,炼虚之妙变化无穷,可以踏霞驾云,粉碎虚空,浑身飞去,谓之“大觉金仙”矣若修行人能达到这个“忘形”的地步,那么阳神就能跟太虚(宇宙)融为一体了,同为“道”这种物质了——这就叫作“炼心”;若阳神不再游出到体外去表现自己而内守于性海,所以叫作“炼虚”九年炼虚的功效,奇妙在于阳神可以变化无穷,可以腾云驾雾,肉身可以“粉碎”得没有了,虚化成气融于“道”整体物质之中,整个肉身与阳神一齐飞入宇宙深处,这样的人就叫作“大觉金仙”呢然此一着,最不容易,千万人中难得一二人也但是,能达到这种功夫是最不容易的了,千万个修人中难得一两个呢太上老君曰:还虚一着,是将从前千磨百炼、分形散影、通天达地之阳神复归于旧躯,收入性海、天谷内院,将色身炼化浑入法身之中又是性命合炼,复将阳神送入性海,退藏祖窍太虚无极之位,要将色身炼铸陶熔得不有不无、非色非空、无内无外、不出不入、无始无终,如龙养珠蛰藏而不动,如鹤抱卵安眠而不起,沉之又沉,静之又静从前所修所证百千万亿化身乘龙跨鹤、步日玩月、千变万化一齐收入无生国里,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太上老君说:这个阶段以前炼成的阳神,是经过了千磨百炼的,它能千变万化,可以变成无数个肉身形体、虚化的影子,能上通太空,下达地球,能骑蛟龙跨仙鹤,到太阳和月亮上游玩。
还虚这种练法,就是把以前这种阳神,从宇宙中收回原来的肉身之中,放在上丹田(即“性海”、“天谷内院”、“无生国”)中,把肉身炼得成为虚性的阴性物质而溶入阳神中这个阶段的炼法,可以又像以前的炼法,用“灭尽定”(让心念寂然断灭到不可断没的这种“定”的境界),就是性、命双修,再把以前实修实证的阳神送到上丹田这个“太虚无极”的混沌地方,要把肉身锻炼得感觉它仿佛还存在可又不存在,好像有实在的肉体可又感觉好像在虚空中,没有身体内外的区别,阳神在肉体内不出去也不进来,这样没有时间的开始也无终结,就像海龙滋养它的宝珠一样身体不运行,又像母鸡孵卵一样睡在鸡卵上面不起身,身体和心态要沉静再沉静必须大死一场,谨谨护持,毋容阳神再出这个阶段,内心杂念没有了,肉身呼吸和心跳等生理表现长时间也没有了,就像“死”了很久的样子这时就得有他人谨慎守护,好让修行人保持这种状态,修行人也不得再让阳神离体进行“哺乳”了盖阳神百炼而愈灵,千炼而愈精;炼之而复炼之,炼炼不已,则阳神之慧光神火收之愈密,斯放之愈普,隐之无可隐,斯显之无可显也大概阳神是越炼越精,越炼越灵;反复地炼,那么阳神的“慧光神火”从微观上看它的亮度是越来越大,从宏观上看它向外发射是越来越远,宇宙中任何地方都被它照亮了,没有可隐藏起来不被照亮的地方,没有哪个地方的事物被它照亮而不能显现。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这阳神的是超光速物质经过寂灭还虚锻炼,人与宇宙完全相通相融,能快速高效地吸收大量的宇宙高能物质,组成阳神的阴性物质的“基本粒子”能量是越来越高(感觉是越来越亮),所以阳神超过光速是越来越多,这种波性粒子的振动频率也越来越高,这种波性粒子之间相互排斥的力量(万有斥力)越来越大,粒子间相对间距也只能是越来越大,表现为阳神“粒子”向外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向宇宙远处扩散得越来越远,与宇宙越来越远的地方的超光速信息波发生同频共振,宇宙更远处的信息就能被感应并显现而无法隐藏了最终就是下文将要说到的“得与贤圣诸仙佛相会,自无始分离,今日方得会面,彼此交光,吻合一体,广无边际”,也就是将与佛仙(也即宇宙阴性物质和阴性信息波,也就是“道”)的超光速信息波的频谱(包括频率、振幅、方向、波速、能量等维度)基本一致(当然佛与佛之间也还是有极小的差异),就能发生同频共振,也都分布在宇宙任何地方、最远处,能感应到宇宙任何地方的信息,与佛仙的阴性物质基本粒子相互渗透、阴性信息波交互感应,我的光与佛仙的光相互辉映,感觉“我在佛中,佛在我中,我与佛同体,我就是佛,佛也是我,我与佛没有区别”在“无始”时,我也曾是佛,遍体光明,没有一点儿灰暗,也就是没有一点“无明”,但我因一念之差,产生无明,光就暗了,就是产生了“无明”了,就没佛仙的光那么亮了,信息波也与佛仙不一致了,与佛仙“分离”,我被贬而沦为六道众生了,就沦入轮回之中而不能自拔。
而我经此还虚之功,我“寂灭”不让杂念产生,我去掉了那点“无明”而得“光明体”,又和佛仙信息波一致了,又感觉与佛仙“见面”了由此看来,佛与六道众生,也就是那么点杂念的差异只要“寂灭”入深定,不让杂念再产生,又能成佛与仙了将阳神蛰藏祖窍之内,定极灭尽之余,或百日或十月,而一炉神光兀兀腾腾,满鼎真火炎炎烈烈,自内窍透出外窍,由大窍贯入小窍,无内无外,无大无小,透顶彻底,光光相烛,窍窍相映,而人也物也莫不照耀于神光中矣将这阳神蛰藏于上丹田里面,入定极深,断灭心念到没有心念可断的地步,百天或十个月后,感觉上丹田中像一炉神奇的光在猛烈地向外发射,整个上丹田里都像是有真正的火焰那样猛烈、那样高热,这光和火自上丹田这个“内窍”透出到上丹田外面,由身体整体照到局部,感觉不到体内、体外的区别,没有了身体的“小”与体外“大”的区别,体内外都照到了,与外界的光相辉映,体内各处的光也相映照,而地球的人和事物没有哪一样不在这神奇的光和火的照耀之中呢在还虚过程中,会感觉到祖窍内全是光当然这光并不是肉眼看上去的光(速度为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而是天眼感觉到的“光“(超过光速的,最低是光速)是则是矣,犹非其至也看上去这样的功效是奇妙的,确实是奇妙的。
即使达到这个境界,可“犹非其至也“,还不是“至高”的境界王少阳云:倘然不能充塞乎天地之间,即未满东鲁圣人,参天两地之分量也王少阳说:若这神光不能充满天地之间,也还是没有达到东鲁圣人——孔夫子那种可以参透天地的天人合一“分量”(境界)呢 再炼神韬光,销归心下肾上,金鼎黄庭祖窍之中,开发莫染,仍依灭尽定,而寂灭之以后仍要依“灭尽定”寂灭之,好像这时是把元神放在黄庭练销归心下肾上、金鼎黄庭祖窍之中”,这个方法不好理解,不知古人是非有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黄庭”,应该是在心下肾上,祖窍应该是在头顶上丹田练元神还虚应该一直在上丹田,练气化神应该在“黄庭”,面壁还虚时可出神阶段早过了,阳神已老成了,阳神可以显隐自如了,不应该再在“黄庭”处练了啊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又要把元神往下移呢?看前面“倘然不能充塞乎天地之间,即未满东鲁圣人,参天两地之分量也”,他在假设没有达到充塞乎天地之间时,还要练神,“再炼神韬光,销归心下肾上”,还是练神,同时也在练色身(肉身)韬光”,就是不要用意让这神光再往外发,也就是不再调元神出体外去了寂灭既久,或一年,或三年,形神渐至浑化,色空渐归真常上句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