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报告单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60KB
约17页
文档ID:59790737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报告单_第1页
1/17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报告单  儿童体格测量评价  (XX-03-3118:35:21)  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是体格测量的主要内容其表示方法有:  年龄别身高(HeightforAge,HT/A)、年龄别体重(WeightforAge,WT/A)及身高别体重(WeightforHeight,WT/HT)  HT/A偏低表示长期慢性营养不良;WT/HT偏低表示较急性的营养不良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中位数百分比评价法  是指通过计算儿童身高或体重的实际测量值达到同年龄、同性别参考标准中位数的百分比来进行营养评价的方法有三个评价指标即:HT/A中位数百分比,WT/A中位数百分比,WT/HT中位数百分比  计算式:中位数百分比=实测值/中位数值*100%评价标准如下:  案例:  某4岁5个月的男孩,实际身高103cm,实际体重,用中位数法评价并判断营养不良属于急性还是慢性  查《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得知:4岁5个月大的男孩身高中位数为106cm,体重中位数为,身高103cm的男孩体重中位数为。

  1)HT/A中位数计算与评价:103/106*100%=97%.在95%~100%的范围内,身高正常  2)WT/A中位数计算与评价:/*100%=77%在75%~89%的范围内,属轻度营养不良  3)WT/HT中位数计算与评价:/*100%=82%在80%~89%的范围内,属轻度营养不良  4)营养不良的急慢性判断:WT/HT偏低,属于较急性的营养不良  2.标准差评价法  是应用同年龄、同性别参考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评价的方法其又分为三种方法:a)标准差等级评价法  标准差等级评价法是应用同年龄、同性别参考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将平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2个标准差,共分成5个等级范围将调查对象的测量数值与相应性别年龄段的参考标准数据的等级范围相比较,看属于哪一个范围,然后作出评价    2)WT/A中位数的计算与评价:20/25*100%=80%在75%~89%范围内,属轻度营养不良  3)WT/HT中位数的计算与评价:20/24*100%=83%在80%~89%的范围内,属轻度营养不良  4)判断急慢性:HT/A中位数和WT/HT中位数偏低,属于慢性伴有急性的营养不良  方法二:标准差指标评价法:1)体重不足指标  正常体重范围:~=28~22轻度体重不足范围:~=22~19中度体重不足范围:~=19~16重度体重不足范围:<=16  该男孩的实际体重为20kg,属轻度体重不足2)发育迟缓指标  正常生长发育范围:~=~轻度发育迟缓范围:~=~123中度发育迟缓范围:~=123~重度发育迟缓范围:<  该男孩的实际身高为120cm,属中度发育迟缓。

3)消瘦指标  正常体重范围:~=25~23轻度消瘦范围:~=23~22中度消瘦范围:~=22~21重度消瘦范围:<21  该男孩的实际体重为20kg,属重度消瘦4)急慢性判断  WT/A和WT/HT低于标准范围,属急性伴慢性营养不良  方法二:标准差指标评价法:  1)HAZ计算:HAZ=(120-130)/=-评价:<-2,生长迟缓2)WAZ计算:WAZ=(20-25)/3=-评价:不存在低体重3)WHZ计算:WHZ=(20-24)/1=-4评价:<-2属于消瘦  4)急慢性判断:急性HAZ,WHZ偏低,属急性伴慢性营养不良  儿童的HT/A和WT/A及标准偏差表  (XX-03-3118:38:53)转载标签:标准偏差营养状况e2标准差参照本惠尔宝健康  ▼  分类:营养知识  下面列出了我国0~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标准差表,参照本表及《儿童体格测量评价》就可以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做出科学的判断,并采取增加营养的方式进行改善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生长监测  内容提要:1.熟悉儿童体格发育常用的评价指标以及儿童体格发育的规律;  2.掌握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价方法以及几种常见的体格发育偏离的评价;  3.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常用的指标以及利用监测图评价儿童生长发育。

  对儿童身体和心理行为发育的测量与评价是妇幼保健部门的日常工作,也是妇幼保健工作者一项基本技能准确地对体格发育指标进行测量,选用合适地评价方法,运用地区、全国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评价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和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发现身体矮小、低体重、超重与肥胖等体格发育偏离  第一节儿童体格发育  生长发育贯穿于儿童期乃至人的一生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机体各组织、器官在体积、重量和长度方面的增加以及化学成分的变化发育指机体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成熟与完善,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称之为发展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和前提,发育寓含于生长之中发育儿科学将生长与发育连用,或用发育一词代替生长发育,如身高、体重生长,可称之为身高、体重发育;但不用生长代替发育,如不能把心理发育或语言发育称为心理生长或语言生长  儿童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广义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生理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体格发育是指外部形态发育,可用人体测量指标来反映  一、体格测量指标及其意义  体格发育有很多测量指标,大体归为三类,包括纵向测量指标、横向测量指标和重量测量指标  纵向测量指标:身高、身长、坐高、顶臀长、上肢长、下肢长、手长、足长等。

  意义: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系统的生长有关在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外界生活条件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得到体现所以纵向测量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长期营养、疾病和其它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过程  横向测量指标:包括围度测量指标和径长测量指标  常用的围度测量指标有: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大腿围和小腿围等  常用的径长测量指标:肩围、骨盆围、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头前后径和左右径等  重量测量指标:目前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可应用的重量测量指标为体重  对体格测量指标的选择还需依据年龄和研究目的婴幼儿时期为了筛查小头畸形和脑积水等常需测量小儿的头围;观察婴幼儿的头围和胸围的交叉年龄,需测量胸围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需测量身高和体重  二、体格发育指标的意义及其测量方法  1.身长3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不能站立或站立时不能保持足跟、骶骨和胸椎与身高计保持接触,需卧位测量头顶点至足底距离,称之为身长  测量婴幼儿身长用量床,两边可嵌钢尺以示刻度测量时需要两人,儿童仰卧,助手将儿童扶正,头顶抵量床头板;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儿童双膝,时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两足跟。

以cm为记录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注意量床两侧读数一致钢尺刻度误差不超过  2.身高表示站立时头、颈、躯干和下肢的总高度在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外界生活条件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身高具有这种性质,外界生活条件的改善或恶化,必须经过长年累月才可能影响身高  身高常用身高坐高计测量儿童取立位姿势,两眼平视,胸廓稍挺起,腹部微收,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60度足跟、臀部和两肩胛间三个部位同时靠身高坐高计立柱移动滑测板,使之轻抵颅顶点,测量者平视,记录身高,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如某4岁3个月的男童身高为两次测量误差不超过,立柱的刻度误差每1cm不超过  3.坐高与顶臀长坐高指儿童处于坐位时的头顶点至坐骨结节的高度3岁以下儿童测量头顶点至臀部高度,称之为顶臀长身长或身高减去顶臀长或坐高即为下肢长度  顶臀长用量床测量,需有1人协助,协助者固定儿童头部于正中位,测量者左手提儿童下肢,膝关节屈曲,大腿垂直测量者右手将底板紧贴儿童骶骨,读取读数,用cm位单位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刻度误差每1cm不超过,两次测量误差小于。

  儿童身高、坐高等纵向指标的生长称之为线性生长  4.体重体重反映了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量的总和,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水分占主要成分在构成体重的各成分中,骨骼发育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发育趋于稳定,儿童肌肉、内脏变化居中,而水分和体脂变化最为活跃因此,体重可呈双向变化体重的下降可由远期或近期营养造成研究还表明,体重下降可预示群体中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以及有阻碍生长发育的危险因素存在新生儿和婴儿体重的测量误差比身高小,此期体重可有效地反映营养状况  低出生体重是指出生体重低于2500g低出生体重不仅反映了胎儿在宫内营养不良,也与早产有关而早产与孕期感染、妊娠并发症、宫颈、胎膜、胎盘、生活方式和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因而,LBW发生率也是妇幼保健服务指标之一  新生儿测量体重需要运用婴儿磅秤或特制地杠杆称,最大载重量10kg;适用于1个月~7岁儿童磅秤最大载重50kg,误差不超过50g;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用磅秤,最大载重100kg,误差不过100g误差测量可用标准大砝码结果记录用kg位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体重测量前应校正零点,校正灵敏度和测量误差被测量地儿童应脱去外衣、鞋帽,去除内衣重量。

也可由大人抱着婴儿称量,然后减去成人和婴儿所穿衣服重量  5.头围头围稳定,变异系数最小新生儿头围大于胸围,随着月龄增长,胸围超过头围头围与胸围交叉所在的月龄大小成为评价婴儿营养状况的方法之一头围与颅内容物和颅骨发育有关前囟由额骨、顶骨的骨缝构成,出生时斜径约,在出生后12~18个月闭合后囟由顶骨与枕骨缝构成,呈三角形,在出生时或出生后2~3个月闭合佝偻病、脑积水、地方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可致囟门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可致前囟饱满;严重脱水或营养不良,可致囟门凹陷  头围表示头颅的围长,间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测量者用软尺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经枕骨粗隆、左侧眉弓上缘回到起点结果用cm表示,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测量时,软尺紧贴头皮,左右对称  6.胸围胸围是胸廓的围长,反映胸廓与肺的发育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1~2cm,1周岁时与头围大致相等,形成交叉,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胸围测量时,3岁以下婴幼儿取仰卧位3岁以上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需要两人进行,测量者立于儿童的前方或后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在儿童胸前左乳头下缘,右手将软尺从右侧绕过胸后壁,经左侧回到零点协助者双手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下角下缘,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记录儿童平静呼吸时中间读数,用cm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  7.上臂围上臂围是指上臂正中位的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围度在儿童期,肌肉和骨骼围度上的差异相对稳定,脂肪多少影响上臂围变化因此,可以用上臂围值间接反映脂肪变化来估计营养状况上臂围  测量方法简便,一般母亲都能够掌握,但它不想体重那样较为敏感地反映营养地变化一般认为,1~5岁儿童上臂围变化不大,如我国1~5岁组男童上臂围为cm,可初步以13cm作为界值,低于13cm作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  上臂围测量用软尺,被测量者双手臂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左臂肩峰点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绕上臂一周,以cm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  8.皮脂厚度皮下脂肪厚度是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  皮脂厚度可用X线照片、超声波、皮脂卡钳等皮脂卡钳测量儿童的皮下脂肪厚度最为简单和安全皮下脂肪常用的测量部位有腹壁皮脂厚度:取锁骨中线与脐平线交界点,测量者用左手拇指与示指与测量点左右分开3cm,沿躯干长轴平行方向捏起皮下脂肪,右手拿皮脂卡钳,张开钳口,在距手捏点下1c。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