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土壤管理园林树木土壤管理•园林树木土壤管理的任务:通过多种综合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保证园林树木健康生长所需养分、水分、空气的不断有效供给,增强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并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与尘土飞扬的发生 一、肥沃土壤的基本特征•良好的土壤是要能协调土壤的水、热、气、肥一般说来,良好的土壤是要能协调土壤的水、热、气、肥一般说来,高度肥沃的土壤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高度肥沃的土壤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1.土壤养分均衡土壤养分均衡:肥沃土壤的养分状况应该是缓效:肥沃土壤的养分状况应该是缓效养分、速效养分,大量、中量和微量养分比例适宜,养分养分、速效养分,大量、中量和微量养分比例适宜,养分配比相对均衡树木根系生长的土层中养分储量丰富,有配比相对均衡树木根系生长的土层中养分储量丰富,有机质含量高,肥效长,心土层、底土层也应有较高的养分机质含量高,肥效长,心土层、底土层也应有较高的养分含量• 2.2.土体构造适宜土体构造适宜:有利于园林树木生长的土体构造:有利于园林树木生长的土体构造是,在是,在1 1~~1.51.5米深度范围内,土体为上松下实结构,特别米深度范围内,土体为上松下实结构,特别是在是在4040~~6060厘米,树木大多数吸收根分布区内,土层要疏厘米,树木大多数吸收根分布区内,土层要疏松,质地较轻;心土层较坚实,质地较重。
松,质地较轻;心土层较坚实,质地较重• 3.3.物理性质良好物理性质良好:大多数园林树木要求土壤质地适:大多数园林树木要求土壤质地适中,耕性好,有较多的水稳性和临时性的团聚体,适宜的中,耕性好,有较多的水稳性和临时性的团聚体,适宜的三相比例为,固相物质三相比例为,固相物质4040~~57%57%,液相物质,液相物质2020~~40%40%,,气相物质气相物质1515~~37%37%,土壤容重为,土壤容重为1 1~~1 1..3 3克克/ /立方厘米立方厘米 二、土壤耕作改良• 在城市里,大多数城市园林绿地的土壤,物 在城市里,大多数城市园林绿地的土壤,物理性能较差,主要表现是土壤板结,粘重,土壤理性能较差,主要表现是土壤板结,粘重,土壤耕性极差,通气透水不良耕性极差,通气透水不良• 通过合理的土壤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 通过合理的土壤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和通气条件,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快土壤的熟和通气条件,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快土壤的熟化进程化进程, ,特别是对重点地段或重点树种适时深耕,特别是对重点地段或重点树种适时深耕,为根系提供更广的伸展空间,以保证树木随着年为根系提供更广的伸展空间,以保证树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水、肥、气、热的不断需要。
龄的增长对水、肥、气、热的不断需要1.深翻熟化:深翻就是对园林树木根区范围内的土壤进行深度翻垦 •(1)深翻时期:深翻时期包括园林树木栽植前的深翻与栽植后的深翻• 园林树木土壤一年四季均可深翻,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园林树木的类型适时深翻,才会收到良好效果就一般情况而言,深翻主要在以下两个时期:①秋末;②早春:应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进行 (2)深翻次数与深度• ①①深翻次数:土壤深翻的效果能保持多年,深翻次数:土壤深翻的效果能保持多年,因此,没有必要每年都进行深翻一般情况下,因此,没有必要每年都进行深翻一般情况下,粘土、涝洼地每粘土、涝洼地每1—21—2年深翻耕一次;疏松透气的年深翻耕一次;疏松透气的沙壤土,可每沙壤土,可每3---43---4年深翻耕一次年深翻耕一次• ②②深翻深度:理论上讲,深翻深度以稍深于深翻深度:理论上讲,深翻深度以稍深于园林树木主要根系垂直分布层为度,这样有利于园林树木主要根系垂直分布层为度,这样有利于引导根系向下生长,一般为引导根系向下生长,一般为50~7050~70㎝㎝(3)深翻方式: •园林树木土壤深翻方式主要有树盘深翻与行间深园林树木土壤深翻方式主要有树盘深翻与行间深翻两种。
树盘深翻是在树木树冠边缘,于地面的翻两种树盘深翻是在树木树冠边缘,于地面的垂直投影线附近挖取环状深翻沟,有利于树木根垂直投影线附近挖取环状深翻沟,有利于树木根系向外扩展,适用于园林草坪中的孤植树和株间系向外扩展,适用于园林草坪中的孤植树和株间距大的树木;行间深翻则是在两排树木的行中间,距大的树木;行间深翻则是在两排树木的行中间,沿列方向挖取长条形深翻沟,用一条深翻沟,达沿列方向挖取长条形深翻沟,用一条深翻沟,达到了对两行树木同时深翻的目的,这种方式多适到了对两行树木同时深翻的目的,这种方式多适用于呈行列布置的树木,如风景林、防护林带、用于呈行列布置的树木,如风景林、防护林带、园林苗圃等园林苗圃等 2.中耕通气: •(1)作用:改良土壤通气状况,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尽快恢复土壤的疏松度,改进通气和水分状态,使土壤水、气关系趋于协调;早春季进行中耕,还能明显提高土壤温度,使树木的根系尽快开始生长;清除杂草,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的竞争,使树木生长的地面环境更清洁美观,同时还阻止病虫害的滋生蔓延•((2 2)次数:中耕次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树种特性)次数:中耕次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树种特性以及杂草生长状况而定,一般每年土壤的中耕次数要达到以及杂草生长状况而定,一般每年土壤的中耕次数要达到2 2~~3 3次。
土壤中耕大多在生长季节进行,如以消除杂草为次土壤中耕大多在生长季节进行,如以消除杂草为主要目的的中耕,中耕时间在杂草出苗期和结实期效果较主要目的的中耕,中耕时间在杂草出苗期和结实期效果较好,这样能消灭大量杂草,减少除草次数具体时间应选好,这样能消灭大量杂草,减少除草次数具体时间应选择在土壤不过于干,又不过于湿时,如天气晴朗,或初晴择在土壤不过于干,又不过于湿时,如天气晴朗,或初晴之后进行,可以获得最大的保墒效果之后进行,可以获得最大的保墒效果•((3 3)深度:中耕深度一般为)深度:中耕深度一般为6 6~~1010厘米,大苗厘米,大苗6 6~~9 9厘米,厘米,小苗小苗2 2~~3 3厘米,过深伤根,过浅起不到中耕的作用中耕厘米,过深伤根,过浅起不到中耕的作用中耕时,尽量不要碰伤树皮,对生长在土壤表层的树木须根,时,尽量不要碰伤树皮,对生长在土壤表层的树木须根,则可适当截断则可适当截断 3.客、培土壤•(1)客土:实际上就是在栽植园林树木时,对栽植地实行局部换土•(2)培土:培土就是在园林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树木生长地添加入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
•一次培土不宜太厚,以免影响树木根系生长 三、土壤化学改良 •1 1.施肥改良:土壤的施肥改良以有机肥为主一.施肥改良:土壤的施肥改良以有机肥为主一方面,有机肥所含营养元素全面,能有效地供给方面,有机肥所含营养元素全面,能有效地供给树木生长需要的营养;另一方面,有机肥还能增树木生长需要的营养;另一方面,有机肥还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从而改善土壤的水、肥、气、加土壤的腐殖质,从而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 施肥改良常与土壤的深翻工作结合进行一 施肥改良常与土壤的深翻工作结合进行一般在土壤深翻时,将有机肥和土壤以分层的方式般在土壤深翻时,将有机肥和土壤以分层的方式填入深翻沟生产上常用的有机肥料有厩肥、堆填入深翻沟生产上常用的有机肥料有厩肥、堆肥、禽肥、鱼肥、饼肥、人粪尿、土杂肥、绿肥肥、禽肥、鱼肥、饼肥、人粪尿、土杂肥、绿肥以及城市中的垃圾等,这些有机肥均需经过腐熟以及城市中的垃圾等,这些有机肥均需经过腐熟发酵才可使用发酵才可使用 2.土壤酸碱度调节: •土壤的酸碱度主要影响土壤养分物质的转化与有效性,土土壤的酸碱度主要影响土壤养分物质的转化与有效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的理化性质。
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的理化性质 •((1 1)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是指对偏碱性的土壤进行必要)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是指对偏碱性的土壤进行必要的处理,使之的处理,使之PHPH有所降低,符合酸性园林树种生长需要有所降低,符合酸性园林树种生长需要土壤酸化主要通过施用释酸物质进行调节土壤酸化主要通过施用释酸物质进行调节•((2 2)土壤碱化:土壤碱化是指对偏酸的土壤进行必要的)土壤碱化:土壤碱化是指对偏酸的土壤进行必要的处理,使之土壤处理,使之土壤PHPH有所提高,符合一些碱性树种生长需要有所提高,符合一些碱性树种生长需要土壤碱化的常用方法是向土壤中施加石灰、草木灰等碱性土壤碱化的常用方法是向土壤中施加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但以石灰应用较普遍物质,但以石灰应用较普遍•石灰石粉的施用量(把酸性土壤调节到要求的PH范围所需要的石灰石粉用量)应根据土壤中交换性酸的数量确定石灰石粉需要量的理论值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石灰施用量理论值=土壤体积×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1-盐基饱和度)×石灰石粉的经验系数(一般取1.3—1.5) 四、疏松剂改良 •近年来,有不少国家已开始大量使用疏松剂来改良土壤结近年来,有不少国家已开始大量使用疏松剂来改良土壤结构和生物学活性,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并有构和生物学活性,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并有专门的疏松剂商品销售。
如国外生产上广泛使用的聚丙烯专门的疏松剂商品销售如国外生产上广泛使用的聚丙烯酰胺,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使用时,先把干粉溶酰胺,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使用时,先把干粉溶于于80℃80℃以上的热水,制成以上的热水,制成2%2%的母液,再稀释的母液,再稀释1010倍浇灌至倍浇灌至5 5厘米深土层中,通过其离子键、氢键的吸引,使土壤连厘米深土层中,通过其离子键、氢键的吸引,使土壤连接形成团粒结构,从而优化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其接形成团粒结构,从而优化土壤水、肥、气、热条件,其效果可达效果可达3 3年以上•土壤疏松剂可大致分为有机、无机和高分子三种土壤疏松剂可大致分为有机、无机和高分子三种类型,它们的功能分别表现在,膨松土壤,提高类型,它们的功能分别表现在,膨松土壤,提高置换容量,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多孔穴,协调保置换容量,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多孔穴,协调保水与通气、透水性;使土壤粒子团粒化水与通气、透水性;使土壤粒子团粒化 • 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疏松剂以有机类型为 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疏松剂以有机类型为主,如泥炭、锯末粉、谷糠、腐叶土、腐殖土、主,如泥炭、锯末粉、谷糠、腐叶土、腐殖土、家畜厩肥等,这些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效家畜厩肥等,这些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效果较好,但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腐熟,并在土壤果较好,但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腐熟,并在土壤中混合均匀。
中混合均匀 五、土壤生物改良 • 1 1.植物改良:在城市园林中,植物改良是指通.植物改良:在城市园林中,植物改良是指通过有计划的主要种植地被植物来达到改良土壤的过有计划的主要种植地被植物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一方面能目的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增加土壤可给态养分与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增加土壤可给态养分与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降低蒸发,控制杂草丛生,减少水、土、肥构,降低蒸发,控制杂草丛生,减少水、土、肥流失与土温的日变幅,有利于园林树木根系生长;流失与土温的日变幅,有利于园林树木根系生长;另一方面,地面有地被植物覆盖,可以增加绿化另一方面,地面有地被植物覆盖,可以增加绿化量值,避免地表裸露,防止尘土飞扬,丰富园林量值,避免地表裸露,防止尘土飞扬,丰富园林景观因此,地被植物覆盖地面,是一项行之有景观因此,地被植物覆盖地面,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生物改良土壤措施,该项措施已在农业果园效的生物改良土壤措施,该项措施已在农业果园土壤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效果显著土壤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效果显著•地被植物种类繁多,按植物学科,可分为豆科植物和非豆地被植物种类繁多,按植物学科,可分为豆科植物和非豆科植物,常见种类有五加、地瓜藤、胡枝子、金银花、长科植物,常见种类有五加、地瓜藤、胡枝子、金银花、长春藤、金丝桃、金丝梅、地锦、络石、扶芳藤、荆条、三春藤、金丝桃、金丝梅、地锦、络石、扶芳藤、荆条、三叶草、马蹄金、萱草、麦冬、沿阶草、玉簪、百合、鸢尾、叶草、马蹄金、萱草、麦冬、沿阶草、玉簪、百合、鸢尾、酢酱草、二月兰、虞美人、羽扇豆、草木犀、香碗豆等,酢酱草、二月兰、虞美人、羽扇豆、草木犀、香碗豆等,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2. 动物改良:• 在自然土壤中,常常有大量的昆虫、原生动物、线虫、在自然土壤中,常常有大量的昆虫、原生动物、线虫、环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生存,环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生存,它们对土壤改良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土壤中的蚯蚓它们对土壤改良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土壤中的蚯蚓•利用动物改良土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加利用动物改良土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加强土壤中现有有益动物种类的保护,对土壤施肥、农药使强土壤中现有有益动物种类的保护,对土壤施肥、农药使用、土壤与水体污染等进行严格控制,为动物创造一个良用、土壤与水体污染等进行严格控制,为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推广使用根瘤菌、固氮菌、磷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推广使用根瘤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等生物肥料,这些生物肥料含有多种微生物,细菌、钾细菌等生物肥料,这些生物肥料含有多种微生物,它们生命活动的分泌物与代谢产物,既能直接给园林树木它们生命活动的分泌物与代谢产物,既能直接给园林树木提供某些营养元素、激素类物质、各种酶等,刺激树木根提供某些营养元素、激素类物质、各种酶等,刺激树木根系生长,又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
系生长,又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 六、土壤污染防止 • • 1 1.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危害:.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危害: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的有毒或有是指土壤中积累的有毒或有害物质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从而对园林树木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物质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从而对园林树木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伤害• • 2 2.土壤污染的途径:城市园林土壤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生活两大.土壤污染的途径:城市园林土壤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生活两大方面,可分为以下几种:方面,可分为以下几种:• •((1 1))水质污染水质污染:由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排放、灌溉而引起的土壤污:由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排放、灌溉而引起的土壤污染• •((2 2))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包括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泥等包括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泥等• •((3 3))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即工业废气、家庭燃气以及汽车尾气对土壤造成的:即工业废气、家庭燃气以及汽车尾气对土壤造成的污染• •((4 4))其它污染其它污染:包括石油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化肥、农药等包括石油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化肥、农药等3.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1)管理措施:严格控制污染源。
•(2)生产措施: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执行科学的施肥制度•(3)工程措施:常见的有客土、换土、去表土、翻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