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收音机电路分析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4.35KB
约6页
文档ID:450660902
收音机电路分析_第1页
1/6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TS-4 型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图分析班级:物联网工程11-01姓名:梁永博学号:541107090120一、输入调谐回路中波输入调谐回路由调谐电容 Cla、调谐线圈Li、补偿电容C2、中波磁性天线及输入线圈L2、组成图中C3是第一级(变频级)放大电路输入端的交流旁路电容Cib是本机振荡电路的调谐电容,它是与输入调谐电容Cia制作在一起的双联可变电容中波磁性天线输入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由天线收集来的电磁波使绕在磁性天线的线圈 Li中产生感应电动势Li与Cia组成LC串联谐振回路,其谐振频率为:通过调节Cia,使LiCia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f与欲接收电台的信号频率f相同,这时,该电台的信号将在LiCia串联谐振回路中发生谐振,使调谐线圈 Li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强,经 Li与L2耦合,将选出的电台信号送入第一级(变频级)电路其它的电台信号的频率与LiCia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f不相等,因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极弱而被抑制掉这样信号就通过输入调谐回路进入下一级的电路二、变频电路变频电路是为了将输入调谐回路选出的电台信号的载波频率变为固定的中频频率 (465KHz), 同时保证中频信号的包络与高频载波信号的包 络完全一致,使传送的低频信号不产生失真。

变频电路由:基极稳压电路、偏置电路、本振 电路、中频选频网络组成i,基极稳压电路由R3、VDi、VD2构成VDi、VD 2是两只正向串联的硅二极管,由于硅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其两端的压降为 0.7V, 所以用来保证 VTi基极偏置电压能稳定在i.4Vo R3是VDi、VD 2的限流保护电阻,以保证VD i、VD 2工作性状态而不会因电流过大而被烧毁2,偏置电路是为了使三极管具有放大能力而设置的电路i)极管应基极正偏(Ube)、集电极反偏(Uce)即对于NPN型三极管基极电压高于发射极电压, 集电极电压高于基极电压;对于PNP型三极管基极电压低于发射极电压, 集电极电压低于基极电压2) Ri是变频管VT i的基极偏置电阻二极管 VD i两端的的1.4V电压通过Ri加在VT i的基极上,VT 1的集电极电流Ici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 Ri来决定一般的Ici大小为0.5~1mA过小可 能会停振,过大可能使电路振荡不稳甚至产生自激振荡,所以才要采用基极稳压电路进行稳压,避 免停振或自激振荡3) R3是VT i的发射极电阻,用来稳定 VT i的静态工作点3,本振电路是为了产生高频等振幅振荡信号,其频率比输入的电台信号高一个中频(465KHz)(i)本振电路的谐振回路由 C5、C6、Cib、L3构成。

Cib是双连可变电容器的本振电容,L3是本振线圈,C5是补偿电容,C6是垫整电容;C6串连在C5、Cib、L3组成的振荡电路中,使本振信号 的频率高465KHz2) L4是本振电路的反馈线圈,L4与L3组成高频变压器L4把集电极输出信号的一部分通过 L4与L3的耦合,通过电压正反馈给本振回路,以补偿本振电路的损失,维持振荡振幅的稳定3) C4是本振信号的耦合电容本机信号电压 U2通过C4、C3、L2加在VTi的发射结两端C4电容的大小可以决定本振信号电压 U2的输入量C4的电容若太小过小可能会使振荡电路停振,过 大可能使振荡电路产生自激振荡,一般为 6800pF~0.0iuF4) C3是VTi的基极旁路电容,起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既能使L2的下端交流接地保证交流信号的畅通又能使VT i的基极直流电压不被对地形成短路,用以保证基极有正常的静态工作点本机振荡是在收音机电源接通的瞬间,通过反馈线圈两端的电流(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从零开始 增大,这个变化的电流将在两端产生自感电压经与的感应,振荡线圈两端就会产生感应电压,这 个感应电压就会在本振电路中引起振荡;振荡的频率由本振电路的参数决定,即:4,中频选频网络是为了从变频级输出的多种频率信号中选出中频信号而设置的LC并联选频回路。

Ti是第一中频变压器,Ti的一次绕组与谐振电容 C7构成LC并联选频网络,它的谐振频率为465KHz,其谐振频率用公式表示为:三,中频放大电路作用是对中频信号进行选频和放大,然后将放大了的中频信号送入检波器进行检波中频放大电路有两级中频放大器组成,每级中频放大器的前后均设有 465KHz的中频选频回路,以对 中频信号进行选频和放大第一级中频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是来自变频级的中频信号,第二级中频放 大器的经第三中频变压器的耦合送入检波器进行解调电路中,VTi、VT2是两只中频放大管,均工作在放大态RPi、R5分别是VT2、VT3的偏置电阻;R4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反馈电阻,也是 VT2下偏置电阻的一部分;C8既是第一级中频放大管VT2的基极旁路电容,又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滤波电容;Ti、T2、T3是三只中频变压器,他们的一次绕组及其谐振电容 C7、C9、C11分 别构成了三个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 均为465KHz,作为变频电路及两级中频放大 电路的负载,并完成选频工作 中频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1,第一级中频放大管 VT 2工作在放大态并兼 管自动增益控制VT 2的基极偏置电路采用 分压式,可调电阻RPi为上偏置电阻,,下偏 置电阻(R下)由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反馈电 阻R4,音量电位器RP2、滤波器电阻R6及 检波二极管VD 3的直流电阻组成,T3二次绕 组的直流电阻忽略不计。

在 VT2的下偏置电 路中各组件的关系是:R6与VD3的直流电阻RVD3串联,再与RP2并联,最后再与R4串联积极稳压元在VD 3两端加有的0.1~0.2V正向直流电压UVD3,该电压就是检波二极管的正向偏置电 压,使VD3处于导通状态,以克服检波失真第一中频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是VT 2的输入回路,将Ti选出的中频信号加在 VT 2的输入端C8既是第一级中放管 VT 2的基极旁路电容,又是自动增 益控制电路的滤波电容C9及T2的一次绕组组成 VT2的负载,并负责完成第二次中频选频功能2,第二级中频放大电路中的 VT3主要起单纯的放大作用,所以它的增益及静态工作点均较高VT3 的基极偏置电路采用固定基极偏置,基极电压由1.4V的基极稳压电源通过偏置电阻 R5向VT3的基 极提供通过对R5的调节可以调节VT 3的静态工作点第二中频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是 VT3的输入 回路,将T2选出的中频信号加在VT 3的输入端Ci0是第二级中放管的基极旁路电容,起隔直通 交的作用,可使T2二次绕组两端的中频信号电压通过 Ci0加在VT3的发射结两端Cii及T3的一 次绕组组成VT3的负载,并负责完成第三次中频选频工作,然后将放大了的中频信号经变压器耦合, 由T3的二次绕组送入检波电路。

四,检波电路和自动增益控制检波电路是从中频放大电路送来的调幅信号中解调出音频信号,并将解调 出来的音频信号送入音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由检波器件(二极管 VD3)、低通滤波器(由C12、C13、C6构成的兀型滤波电路)及负载电阻(音量 电位器RP2)三部分组成,检波电路的如右图中频信 号从检波电路的前端的中频放大电路的中频变压器 T3的 二次绕组送入检波二极管 VD 3,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 性把中频信号的正半周期削去,变成只有负半周期的中 频脉动信号这个脉动信号中包括直流部分、残余的中频信号及音频包络三部分 利用由C12、C13、C6构成的兀型滤波电路,滤除残余的中频信号检波后的音频信号电压落在电位器RP2上,经电容C15的耦合送入低频放的电路检波后得到的直流部分自下向上经过RP2,在RP2的两端产生下正上负的直流电压U,从RP2的上端取该直流电压作为AGC电压通过R4被送往第一中放管VT2 的基极,去控制VT2的增益如果输入的是弱信号,检波后用来反馈的Uagc较小,经R4送到VT2 的基极时,将使VT2的基极电压、电流略有减小,使第一级中放管 VT2仍有较高的B值,第一级中 放管处于较高的增益状态,检波电路仍能输出额定的电压幅值。

如果输入的是强信号,检波后用来 反馈的Uagc较大,经R4送到VT2的基极时,将使VT 2的基极电压、电流减小,使第一级中放管VT2的B值减小,第一级中放管的增益也随之减小,检波电路仍能输出额定的电压幅值这就是通 过反馈来完成的自动增益控制五,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是收音机最后一级放大电路,它 的作用是将前置放大电路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 放大,以输出足够的功率推动扬声器工作右 图采用的是变压器推挽式功率放大电路VT5与VT 6是一对性能完全相同的功率放大三极管(错PNP型3AX31A), T4是输入变压器,T5是输出变压器,R9、RiR11 (220Q热敏电阻)是的共用偏置电阻,VT 2为扬声器1,基本工作原理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页电路图所示在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利用二次绕组具有中心抽头 的输入变压器T4将输入信号分为两个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分别控制两只功放管,使两只功 放管轮流导通,分别放大输入信号的正负半周在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利用一次绕组具有中心 抽头的输出变压器T5,将两个功放管输出的半周信号在二次绕组中合成一个完整的信号波形输给扬 声器2,工作过程(1)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当输入信号Ui的正半周到来时,T4一次绕组的信号相位为上正下负,二次绕组的上 下半边都得到相位为上正下负、幅值相等的输入信号 Uii、Ui2,图1所示。

根据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可知,输入信号Ui2使VT 6的发射结导通,VT 6有集电极电流IC6产生;输入信号Ui1使VT 5截止IC6从VT 6的集电极流出,自上而下通过T5一次绕组的下半边,从T5的中心抽头流出,入地,经电源退耦电容C17流入VT6的发射极, 如图1箭头所示当IC6自下而上通过T5一次绕组的下半边时,将在下半边线圈中产生相位为下正上负的信号电压UO2,并在的T5二次绕组中感应出正半周的信号电压,扬声器放出正半周信号的声音2)输入信号的负半周当输入信号Ui的负半周到来时,T4一次绕组的信号相位为上负下正,二次绕组的上 下半边都得到相位为上负下正、幅值相等的输入信号 Ui1、Ui2,图2所示根据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可知,输入信号Ui1使VT5的发射结导通,VT/t集电极电流IC5产生;输入信号Ui2使VT 6截止I C5从VT 5的集电极流出,自上而下通过T5一次绕组的上半边,从T5的中心抽头流出,入地,经电源退耦电容 C17流入VT 5的发射极,如图2箭头所示当IC5自上而下通过T5一次绕组的上半边时,将在下半边线圈中产生相位为上正下负的信号电压UO1,并在的T5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符半周的信号电压,扬声器放出负半周信号的声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