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的古诗词《好事近·咏梅》原文译文赏析 《好事近·咏梅》 宋代:陈亮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暗香难觅 【译文】 烟霭浓,暮色苍,几枝疏梅格外亮清瘦的枝条探过屋檐,把吹笛的美人轻轻依傍 石苔上花影婆娑,月华如水映照着林塘想化作梦蝶向花飞去,又怕难觅她的暗香! 【解释】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翠园枝》等双调四十五字,仄韵格 的皪(delì):光亮、鲜亮貌 暮烟:黄昏的烟雾 玉奴:美女 月华:月色 苔石:长着青苔的石头 飞蝶:用梁祝典故,二人两爱而无法长相守,最终化成彩蝶翩翩飘舞 【赏析】 陈亮的这首词初看是咏梅,但并不单纯是为了咏梅,而是有所寄予,想借梅的高风亮节来比方自己的卓尔不然 词的上片,用凝炼的画笔,好像毫不经意地就点染出屋角檐下那两三枝每天都见到但并未留心过的梅的绰约风姿。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的皪”,用这两字点出梅花的秀洁,但也只有两三枝,故并不显得繁艳而在“苍碧”的暮烟衬托下,却还是非常醒目,所以特用“点破”二字,以示非凡笔下没有给读者一个鲜花锦簇的热闹画面,而只以“两三枝”相点缀,好像显得冷清这是由于梅开于冬春之际,这使它与姹紫嫣红的春花不同,它的开放,要经受一番与寒冷的搏斗梅以虬劲的枝干和甚至显得稀疏的花朵,在万卉凋零的寒冷中向世界显示了它独出的英姿,这孤傲给人以特别的美感人们折梅或画梅,往往只取一两枝,正不以繁华似锦为美因此,词中“的皪两三枝”确是恰到好处的而且,正因其少,才给人以“点破”“暮烟苍碧”的感觉接下来,词人用带有主观情意的“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笛”,使这梅介入人事,并给予它以情感 词的下片更以抒情为主换头两句不仅有承转作用,而且竭力渲染夜色,造成一种美丽静谧的境地,为写模糊梦境制造条件然后,别出心裁地以梦中化蝶、追踪香迹抒发自己对梅的宠爱和追求之情,乃更出新意再续以“恐暗香难觅”一句为结,却言梦中虽可化蝶穿花,却因无法再寻找到梅的暗香而若有所失,写出爱梅人对梅可见而不行及的微妙心理如此虚虚实实、或梦或醒,既真实而又光怪陆离,把这梅的品行和词人的心境交错在一起来写,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借物咏怀的手法,是中国魏晋之际的阮籍首创,他用此法创作了80多首诗词,此后,许多身居战乱中怀才不遇的诗人常采纳这种手法来借物寄心,写怀述志咏梅”更是历代诗词作家耳熟能详的题材所以,关于梅,无论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总难免除落入俗套之运像众所周知的梅的高洁品行,这固然是必需突出的重点,但若纯粹地只从这点着眼,就势必会步前人后尘如何从这里独辟蹊径,写出新意,那就得看的功力了陈亮的这首诗词,从外表上看,显得平淡无奇,没有惊人之语,运用历史典故亦不多但认真品读,便会发觉它仍是以新的手段写出新的志趣,并未落入前人窠臼,而实在是独具一格,精妙独到 扩展阅读:陈亮文学成就 陈亮力主抗金,曾屡次上书孝宗,反对苟合偏安,痛斥宰相,倡言恢复,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他的政论、史论,如《上孝宗皇帝书》《中兴五论》《酌古论》等,提出“任贤使能”、“简法重令”等革新图强言论,无不以功利为依归其哲学论文,具有朴实唯物主义思想,是永康学派的代表他提倡“实事实功”,有益于国计民生,并斥责理学家空谈心性,讥讽为“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他还与朱熹屡次进展论辩所作文章,说理透辟,笔力纵横驰骋,气概大方激扬,自称“人中之龙,文中之虎”,可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陈亮词作现存74首他的爱国词作能结合政治谈论,自抒胸臆,曾自言其词作“终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如《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念奴娇·登多景楼》:“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以及《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等,可见其爱国愤世之情,大方剧烈,气概磅礴词风与辛弃疾相近似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像 陈亮作词,曾自述:“本之以方言俚语,杂之以街谭巷歌,抟搦义理,劫剥经传,而卒归之曲子之律,可以奉百世豪英一笑所作除爱国豪壮之词外,亦有明丽、闲适、应酬和投赠、祝寿之作,其中如《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虞美人》“东风荡扬轻云缕”等,颇为清幽闲淡,疏宕有致然而他的应酬、祝寿之词则大都无甚新意,但“不作一妖语、媚语”(毛晋《龙川词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