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早期的瑞典坦克

lm152****815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46KB
约7页
文档ID:254506776
早期的瑞典坦克_第1页
1/7

早期的瑞典坦克 北欧的“大国”和“小国” 瑞典,可以说是北欧的“大国”和“小国”说它“大”,是因为瑞典的国土面积约为45万平方千米,不仅比相邻的挪威、芬兰大,也比英国(24.4万平方千米)和德国(35.7万平方千米)大,比我国的江苏、浙江、福建、海南、上海、台湾等六省市加起来的面积还要大些说它“小”,是因为瑞典全国的人口在二战之前还不到730万人,仅相当于我国一个大点的省会人口的规模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均保持中立,得以“偏安于一隅”,而相邻的芬兰和挪威,或成为德国法西斯的小喽哕,或被法西斯的铁蹄蹂躏二战后,瑞典仍旧奉行主动的“武装中立”政策,再加上它那君主立宪制的国体,在国际社会中具有特别的地位 型号繁多的瑞典早期坦克 瑞典是一个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的国家,加上它早年就奉行“武装中立”的对外政策,使得瑞典对军队建设和武器生产始终予以较大的关注 早在1920年,瑞典军队就组建了第一支坦克部队,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坦克部队的国家之一当时,瑞典军方从德国购进了一批坦克机件,装配了10辆轻型坦克,定名为Strv.m/21轻型坦克,21表示装备部队的年份 Strv.m/21轻型坦克——该坦克战斗全重为9.7吨,乘员3人,车长5.73米,车宽2.06米,车高2.51米,主要武器是1挺7.92毫米机枪,装甲厚度为14毫米,动力装置为德国戴姆勒公司制造的4缸汽油机,最大功率为55马力(40.4千瓦)。

最大速度为16千米/小时令人感爱好的是,在m/21指挥坦克上,还装上了无线电台,成为世界上最早装无线电台的坦克 从外观上看,m/21轻型坦克很像德国的LK1/LK2骑兵坦克这也难怪,因为m/21轻型坦克的设计工作就是在德国坦克设计师J•沃尔默的指导下设计的1929年,瑞典人为m/21轻型坦克换装了最大功率为85马力的汽油机,名称相应改为Strv.m/29轻型坦克 Strv.m/31轻型坦克 1931年研制胜利,战斗全重为11.3吨,乘员4人,车长5.18米,车宽2.13米,车高3.23米,从外观上看,它和从前的m/21坦克有了明显区分,已经有点现代坦克的模样主要武器是1门37毫米火炮,另有2挺机枪其动力装置为V型、6缸、风冷汽油机,最大功率为140马力(103千瓦)悬挂装置为平衡式,弹性元件为叠片式钢板弹簧和螺旋弹簧最大速度达到了40千米/小时,在上世纪30年头初期,这是一种机动性很好的坦克最大行程为200千米车体和炮塔均采纳了钢装甲焊接结构,装甲厚度为9毫米车内装有无线电台总的看来,m/31坦克在当时是一款综合性能相当不错的坦克,但是,由于生产量太小,加上瑞典地处北欧对外界的影响很小,所以,m/31坦克仅有少量装备了瑞典军队。

“兰茨沃克”L-30轻型坦克也是1931年研制胜利的,以研制厂家的名字命名其战斗全重为11.5吨,车长5.18米,车宽2.44米,车高2.23米,乘员为3人主要武器是1门37毫米火炮,另有1挺口径为8毫米的并列机枪其动力装置为“马巴赫”V型、12缸汽油机,最大功率150马力(110.3千瓦)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后部以履带行驶时的最大速度为35千米/小时;以轮胎行驶时的最大速度为75千米/小时,马路行驶时的快速性极佳车体和炮塔为全焊接结构,最大装甲厚度为14毫米 L-30坦克的最大特点是采纳了轮履合一式总体结构很明显,这种轮履合一式结构受到美国“克里斯蒂”式行动装置的启发,但是,它和“克里斯蒂”式行动装置并不是一码事,二者有明显区分这种轮履合一式行动装置为常时式轮履合一式行动装置,即在良好路面上以轮胎行驶;在困难路面上,通过驾驶员操纵液压装置将履带降下来,变为履带行驶状态这一轮履转换过程只须要30秒的时間,而且可以在行进間完成轮履方式转换而“克里斯蒂”式行动装置的轮履转换时間须要一二非常钟的时間,而且要在停止間完成轮履方式转换单纯从设计角度讲,这种轮履合一式行动装置极富创新性,设计奇妙。

然而,可能是传动和轮系结构困难,单独用轮胎行驶时的单位压力较大,再加上牢靠性差些,瑞典军方虽然一度试验过这种坦克,并定名为Strv.fm/31坦克,但最终未能接受这种坦克,致使L-30坦克只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 在L-30坦克之后,兰茨沃克公司又研制出L-80轻型坦克该车的战斗全重为6.4吨,乘员2人,装1门20毫米机关炮和1挺并列机枪它也是轮履合一式总体结构,被称为“小型化的L-30坦克”由于牢靠性差等同样的缘由,L-80坦克最终也未被瑞典军方所接受 Strv.L-60轻型坦克于1934年研制胜利,战斗全重为6.8吨,车长4.6米,车宽2米,车高2.08米,乘员3人这种轻型坦克外观上已经颇具现代坦克的特征主要武器是1门20毫米机关炮,另有1挺并列机枪动力装置为V型、8缸汽油机,最大功率为160马力(117.6千瓦)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后部,其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到位于车体前部的主动轮最大速度为45千米/小时,在上世纪30年头中期,是一款机动性相当不错的轻型坦克最大装甲厚度为13毫米 瑞典军队没有装备L-60轻型坦克,但一部分卖给了爱尔兰,此外,匈牙利方面也获准生产这种轻型坦克,称为“托尔迪”38M轻型坦克,还有几辆卖给了奥地利军队。

同样在1934年,兰茨沃克公司还在L-60的基础上研制胜利L-101轻型坦克这种坦克被称为“缩小版的L-60坦克”,战斗全重为4.5吨,乘员2人,车长4.09米,车宽1.65米,车高1.85米主要武器是1门20毫米机关炮或1挺机枪动力装置为6缸汽油机,最大功率130马力(95.6千瓦)装甲厚度为9毫米 strv m/38轻型坦克是1937~1939年間研制胜利的此时,整个欧洲已是战云密布,“山雨欲来风满楼”,瑞典军方在坦克的研制上也是快马加鞭,在L-60坦克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改进,便制成了m/37和m/38轻型坦克(两种型号区分不大)这两种坦克外观上和L-60坦克很相像,但换装了37毫米火炮,战斗全重增加到8.5吨,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42马力,最大速度仍为45千米/小时m/37和m/38坦克的生产数量在48辆以上,全部装备给瑞典军队之后,又研制出m/39轻型坦克而在二战打响后,瑞典虽然名为中立国,但生产坦克的速度明显加快二战期間研制胜利的m/42中型坦克的生产数量达到了282辆,这是后话 二战前的瑞典装甲车 除了轻型坦克之外,瑞典的几家公司还在装甲车的研制上做出了努力。

其中比较胜利的是1935~1939年間研制胜利的“兰茨沃克”180/181型装甲车和m/39-40装甲车 180/181装甲车于1935年研制胜利,这是一种6×4车型,战斗全重7.7吨,乘员5人,主要武器是1门20毫米机关炮,另有2挺机枪动力装置为“斯堪尼亚”型6缸汽油机,最大功率为80马力(58.8千瓦)最大速度为8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288千米这种装甲车除装备瑞典军队外,还出口到爱尔兰、芬兰、匈牙利、荷兰等国 M39-40装甲车于1939年研制胜利,这是一种4×4车型,也称为“大山猫”装甲车,战斗全重为7.8吨,乘员6人,主要武器是1门20毫米机关炮,另有2挺8毫米机枪,1挺是并列机枪,1挺装在车体前部的球形枪座上,此外还可以装1挺车体后机枪最大装甲厚度18毫米动力装置为“沃尔沃”6缸汽油机,最大功率为135马力(101千瓦)马路最大速度达到了73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250千米这种装甲车在瑞典军队中始终服役到二战后的50年头初期 整个看来,由于历史的车轮时间已经驶过了七八十年,加上这些战车的生产数量有限,留下的资料也非常有限但是,很多车型在瑞典的战车博物馆中仍旧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弥足宝贵。

不难看出,一个只有几一百零一万人口的中立国,在20世纪20~30年头的十多年間竟然能研制出十多种坦克和装甲车辆,令世人刮目相看,也在世界装甲战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灭的踪迹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