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床检验基础解析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93MB
约149页
文档ID:588570405
临床检验基础解析_第1页
1/149

《《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验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验v要求: 1、了解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含义,标本的采集、适应症与禁忌症 2、熟悉检验的项目、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 胃液检验v一、胃液成分一、胃液成分 胃液(Gastric juice)是胃粘膜各种不同细胞所分泌的消化液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主要成份有盐酸,各种酶,粘液,内因子,电解质及一些肽类激素等 v1、盐酸(hydrochloric):由壁细胞所分泌,其主要功能是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盐酸还能抑菌,杀菌,促进胰液分泌和有助于钙铁的吸收v2、胃蛋白酶(pepsin):由主细胞分泌,是胃液内最主要的消化酶,其含量代表胃液的消化能力v3、粘液(mucus):由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和粘液细胞所分泌,其主要功能是形成粘液屏障,保护胃粘膜免受酸、胃蛋白酶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损伤等v4、碳酸氢盐:由粘液细胞所分泌,构成覆盖于胃壁表面的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v5、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胃粘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肠道对Vit B12的吸收,内因子缺乏可引起恶性贫血。

v6、胃泌素(gastrin):由胃粘膜G细胞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胃酸分泌还有刺激胃蛋白酶和内因子分泌及营养胃肠粘膜的作用v7、前列腺素(PG):人体胃肠组织均能合成PG,以胃粘膜最丰富PG能防止胃内有害物质对粘膜的损伤及整体性刺激对胃粘膜的伤害 v 胃液成分极其复杂,除以上成分外,还有许多电解质和非消化酶等,如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等除胃粘膜分泌的物质外,还有少量唾液中的物质如淀粉酶等若有十二指肠液,胃液中还可出现胆汁酸等 v二、胃液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二、胃液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v1、胃液检查的适应症有: (1)疑有低胃酸分泌或无胃酸分泌的疾病,如恶性贫血,胃粘膜巨大肥厚症等、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2)疑有高胃酸分泌的疾病,如胃沁素瘤等 (3)用胰岛素试验迷走神经切除术的可能性 (4)确定有无胃液潴留并测定胃排空速度 (5)观察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 (6)决定胃溃疡手术的方式等 v2、胃液检查的禁忌症有、胃液检查的禁忌症有:: (1)食管V曲张,食管狭窄,食管肿瘤等; (2)严重心脏病,高血压,主动脉瘤等; (3)休克或妊娠晚期; (4)胃大出血患者。

v三、胃液标本的采集三、胃液标本的采集  一般由临床医师或有经验的护士采集采用插胃管法,检验前12小时禁食,禁水和禁服抗酸分泌的药物,插管成功后抽胃液,连续抽1小时的胃液,全部作为空腹胃液送检,然后再给五肽胃泌素刺激剂连续采胃液1小时,(每15分钟留一份,共4份)用于测MAO与PAO v四、胃液的检验四、胃液的检验  主要包括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一)理学检查:包括量,色,粘液,气味,食物残渣,组织碎片,PH,分层等 1、量 正常情况下日分泌量为,夜间400~500ml,空腹F为、正常空腹12h的胃液残余量约50ml,正常基础胃液量为10~100ml 1)、大于100ml为胃液增多,见于十二指肠胃泌素瘤;幽门梗阻,胃蠕动功能减退;十二指肠液反流等 2)、小于10ml为胃液减低,主要见于萎缩性胃炎或胃蠕动功能亢进 2、颜色 正常胃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或略带乳白色,含液及粘液多时可呈灰白色.有胆汁返流液时呈黄绿色,见于幽门关闭不全或十二指肠狭窄,红色表示有鲜血,少量红色丝多由插管或抽吸时损伤粘膜所致.咖啡渣样则为胃癌,胃溃疡及胃炎等病的陈旧性出血. 3 粘液 正常胃液有少量分布均匀的粘液.若出现大量粘液提示胃有炎症,特别是慢性胃炎.4 气味 正常胃液可略带酸味。

5 食物残渣 正常胃液在12小时后胃内无食物残渣.若有食物残渣或呈食糜样,表示胃蠕动功能减退,幽门狭窄或梗阻,胃扩张,胃下垂等引起的胃排空延长,有胃滞留. 6 组织碎片 正常胃液中无组织碎片,若出现组织碎片可见于胃癌,胃溃疡患者.7 PH值 正常为0.9~1.8,PH3.5~7.0为低酸,PH>7.0为无酸.       1)胃酸减低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继发性IDA.胃扩张,甲亢等.2)胃酸增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泌素瘤,幽门梗阻,慢性胆囊炎等. 8 分层 正常分两层,上层为粘液,下层为胃液.病理时则下层混浊不清或有食物残渣及其他可见成分于下层. (二)化学检查(二)化学检查检查的项目很多,常做的有:胃酸分泌量测定,尿素测定,乳酸测定等.1,胃酸分泌测定--五太泌素法 检测BAO,PAO和MAO BAO 为刺激前的基础胃酸分泌量 MAO为最大胃酸分泌量(为注射五肽胃泌素后的4次胃酸分泌量的总和.) PAO为高峰胃酸分泌量(为两次最高胃酸分泌量之和的2倍.)参考值: BAO(3.9+-1.98)mmol/l MAO(3~23)mmol/l PAO(20.6+-8.37)mmol/l  临床意义: 1)胃酸分泌增多 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 2)胃酸分泌减低 见于胃溃疡,胃炎,胃癌,恶性贫血等.   2 尿素测定原理:幽门螺旋杆菌是人胃内唯一产生大量尿素酶的细菌,而尿素酶非胃粘膜本身所固有,它可分解尿素(urea),故尿素测定是检查胃内有无HP感染的方法之一。

3 乳酸测定--FeCl3法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用于观察胃内食物滞留及协助诊断胃癌. 4 隐血试验参考值:阴性5 胆汁检查参考值:阴性 (三)显微镜检查(三)显微镜检查吸取胃液沉淀物镜检,必要时染色镜检,镜检内容同粪便检查. 临床意义 第二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v十二指肠引流液(duodenal fluid drainge)包括十二指肠液(D液)、胆总管液(A胆汁)、胆囊液(B胆汁)和肝胆总管液(C胆液);实际上,是十二指肠液、胰液、胆汁、少量胃液的混合物 v检查的适应症有:1)疑有肝胆系统感染者;2)疑有伤寒带菌者;3)检查胰腺外分泌功能者;4)疑有肿瘤时进行细胞学检查者;5)低张十二指肠X线造影者v检查的禁忌症:同胃液检查 v标本采集  空腹12小时状态下,插入十二指肠引流管采集,尽量避免胃液的影响插管成功后首先引流出D液,然后给予330g/L温硫酸镁刺激Oddi括约肌使之松弛,依次引流出A胆汁,B胆汁和C胆汁,采集D、A、B、C液后立即送检 v检查内容检查内容::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细菌学检查 理学检查正常人十二指肠引流液的理学特性项目D液A胆汁B胆汁C胆汁量(ml)10~2010~2030~60随引流时间而异颜色无色或淡黄色金黄色深褐色柠檬黄色透明度透明或微混透明透明透明粘稠度较粘稠略粘稠粘稠略粘稠pH7.67.06.87.4比密1.009~1.0131.026~1.0321.007~1.010絮状物少量无无无 v1、胆汁排出异常、胆汁排出异常1)无任何胆汁排出;2)无B胆汁排出;3)B胆汁流出增多。

v2、胆汁粘稠度异常  引流出异常粘稠胆汁,多见于胆石症;引流出稀薄胆汁,多见于慢性胆囊炎 v3、胆汁透明度异常  胆汁混浊:见于大量胃液混入  出现较多絮状物:见于十二指肠炎、胆管炎、胆结石、消化性溃疡、胰头癌等v4、颗粒沉淀物和胆砂  见于胆石症 v5、颜色异常 1)出现血丝:多因插管损伤 2)血性:见于急性十二指肠炎症、消化性溃疡,胆囊癌等 3)污秽陈旧血块:见于胆囊癌 4)白色:粘液增多所致 5)脓性:见于化脓性胆囊炎 6)绿色或黑褐色:见于胆管扩张伴感染或胆石症 显微镜检查v由于胰酶有迅速消化和破坏细胞的作用,因此,最好在引流液中加入40%甲醛溶液6~8滴以固定其细胞形态v直接将标本沉渣涂片或者离心沉淀涂片镜检 v一、细胞类:一、细胞类: 1)红细胞; 2)白细胞; 3)上皮细胞; 4)肿瘤细胞; v二、结晶二、结晶 正常无结晶 胆石症时可出现相应的结晶:常见为胆固醇结晶、胆红素结晶和胆红素钙结晶等v三、粘液三、粘液 正常引流液中可有少量粘液:粘液增多可见于十二指肠卡他性炎症和胆管炎 v四、病原体四、病原体1、寄生虫及虫卵:病理下常在B胆汁中发现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华支睾吸虫卵、钩虫卵、蛔虫卵、粪圆线虫蚴虫、阿米巴滋养体等。

2、细菌:正常胆汁中无细菌  胆管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也可有混合感染常用的检查方法有直接涂片法和培养法 化学检查化学检查v主要是对胰腺外分泌功能进行检查,为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v检查原理:给患者注射促胰酶素和促胰液素,通过十二指肠引流管采集胰液,检查胰液流出量,胰液中HCO3-浓度和淀粉酶的排出量用于评价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v参考值:1)胰液流出量:70~230ml/h2)最高HCO3-浓度:70~125ml/L3)淀粉酶:880~7400U/kg体重 临床应用v1、协助诊断某些寄生虫病v2、判断胆石性质v3、诊断伤寒带菌者v4、诊断胰腺疾病 精液和前列腺液的检验v要求: 1.了解精液、前列腺液的含义、成分、标本的采集、检验项目及目的 2.熟悉精液、前列腺液常规检验的项目、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 精液检验v一.精液检验标本采集 (一)采集方法 1.手淫法 2.体外排精法 (二)注意事项 1.标本采集的时机 2.标本采集的次数 3.标本转运 4.不完整的精液标本不宜进行精液分析 v二、精液常规检验v主要项目:理学检查(颜色、量、液化时间、粘稠度、PH);镜检(精子活率、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子形态检查、其它细胞、病原体等)。

(一)理学检查(一)理学检查1.外观和气味 正常刚射出的精液有一股腥味,呈乳白色或灰白色.2.精液量3.精液液化4.精子粘稠度5.PH (二)显微镜检查(二)显微镜检查1精子活力分析1)精子活动率检查 精子活动率(%)=活动精子数/(活动精子数+不活动精子数)*1002)精子活动力检查 0级 不活动,死精子. Ⅰ级 活动不良,活动迟钝,原地转动. Ⅱ级 活动较好,精子活动,但方向不定.  Ⅲ级 活动良好,精子呈直线运动. 正常精液于排精后1小时Ⅲ级活动精子≥60%,若0级和Ⅰ级的精子≥40%视为异常.2.精子密度与精子总数检查 1)粗略估计法  2)精子计数 原理 试剂 操作 计算 精子数/L=5个中方格的精子数*稀释倍数*5*10*106 精子总数:精子密度*精液量(ml)/103 3)临床意义 参考值:正常精子密度(20~200)*109/L     一次精子总数为(40~60)*109  3.精子形态学检查 ①正常精子(见图) ②异常精子(见图) ③未成熟的生殖细胞(见示意图) 4.其他细胞:RBC、WBC、肿瘤C v三.精子穿透试验 1.体内穿透试验 2.体外穿透试验v四.化学检查  精液中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对男性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主要意义.如ACP、LDH-X、精子顶体酶、Zn、精浆柠檬酸、精浆果糖等。

v五.免疫学检查 近年来免疫学检查迅速发展,如: 1.抗精子抗体(AsAb): ①混合抗免疫球蛋白试验(MAR) ②免疫珠试验 ③精子凝集试验 2.精浆免疫抑制物质 3.精浆免疫球蛋白测定 v六.微生物学检查1.细菌2.支原体3.病毒4.原虫v七.精子分析系统 第二节 前列腺液检查   前列腺液为前列腺外分泌功能分泌的前列腺液占精液的30%,为乳白色液体v前列腺液的主要成份:电解质、酶、免疫物质、有形成份及其他一些物质v检查目的: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性微生物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断 v一.标本的采集v二.理学检查 量、色、粘稠度、PHv三.镜检 1.直接涂片镜检 ①卵磷脂小体 ②血细胞  1)RBC 2)WBC 3)上皮C ③前列腺颗粒细胞 ④淀粉样体 ⑤精子 ⑥结石 ⑦其他  2.涂片染色镜检 ①肿瘤细胞检查 ②细菌学检查v四.化学检查v五.微生物学检查——细菌培养v六.小结 阴道分泌物及羊水的检查v要求: 1、了解阴道分泌物(白带)及羊水的概念及及标本的采集 2、掌握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的项目、方法及结果报告与临床意义 3、了解羊水检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阴道分泌物检查v阴道分泌物(Vaginal discharge)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主要由联接关系粘膜,宫颈腺体,前庭大腺及子宫内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俗称“白带”(Leucorrhea) v阴道结构与功能: 1、新生儿到青春期; 2、青春期后; 3、幼女期、绝经期v标本的采集:通常由妇产科医师采集v检查的主要项目:一般性状检查、清洁度、寄生虫、微生物等 v(一)、一般性状检查: 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等 异常的有下列情况: 1、大量无色透明粘性白带; 2、脓性白带 3、豆腐渣样白带; 4、血性白带; 5、黄色水样白带; 6、奶油状白带 v(二)清洁度检查:   阴道清洁度(cleaning degree)是根据高倍镜下所见的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阴道杆菌与杂菌的数量判断划分清洁度为I~IV级 参考值:I、II度(无致病菌和特殊细胞) v临床意义:v(三)寄生虫检查 1、直接涂片检查:多见TV,其他:阿米巴、丝虫 2、乳胶凝集试验 v(四)微生物学检查 1、真菌   2、淋病奈瑟菌 3、阴道加德纳菌   4、衣原体 5、梅毒螺旋体 6、其他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杜诺凡菌 7、病毒  (1)、单纯疱疹病毒(HSV)  (2)、人巨细胞病毒(HCMV)  (3)、人乳头状病毒(HPV)  v五、小结 第二节 羊水检验v一、概论:  羊水:为妇女妊娠期间羊膜腔中的液体。

 1、羊水的来源:主要是由母体血浆通过胎膜进入羊膜腔的漏出液,亦有少量由胎儿皮肤透析而来 2、羊水的代谢:   母体-胎儿-羊水间不断进行液体交换,使羊水量保持相对恒定,羊水每3h可更新一次 v3、羊水量: 随胎龄而增加  妊娠8W时为5~10ml;  12W:50ml;  16W: 150~250ml;  20W: 300~400ml;  36~38W:800~1200ml;  以后逐渐减少,足月时为500~800ml v4、羊水成分:  羊水中,水分占98~99%,1~2%是溶质,其中半数是有机物和无机盐,尚有少量为WBC和上皮细胞v5、羊水检验的目的(临床应用) v6、适应症 1)高危妊娠有引产指征,需了解胎儿成熟度及测定胎盘功能,以选择分娩的有利时机,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2)既往有多次原因不明的流产,早产或死胎,疑有胎儿遗传性疾病者 3)需除外染色体异常者 4)性连锁遗传病携带者需确定胎儿性别时 5)身经百战有母儿血型不合,需检查羊水中血型物质及胆红素,确定治疗措施及判断预后  6)妊娠早期接受过大剂量电离辐射或患过严重病毒感染性疾病 7)检查胎儿有无宫内感染v7、标本的采集:  由妇产科医师采集,一般选择妊娠16~20W经羊膜穿刺,抽取羊水20~30ml送检。

v二、羊水的理学检查 1、一般性状  正常为无色透明或淡黄液体 2、比密及pH 3、渗透压及粘度 4、量参考值: (1)B型超声探测法  AFV>7cm为羊水过多            AFI>18cm为羊水过多 (2)直接法和间接法       妊娠16W时约为250ml      妊娠晚期约1000ml v临床意义: 1、羊水过多见于: (1)胎儿畸形 (2)胎儿脐带病变 (3)孕妇及胎儿各种疾病 (4)多胎妊娠 (5)特发性羊水多   2、羊水过少见于: (1)胎儿畸形; (2)过期妊娠; (3)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v三、羊水的化学检查 1、电解质:K+、Na+、Cl-、Ca2+、Mg2+ 2、有机成份:蛋白、脂肪、胆红素、葡萄糖、代谢产物、AFP、酶类、激素等v四、羊水细胞 1、胎膜的细胞 2、胎儿表皮脱落细胞 v五、胎儿成熟度检查 胎儿成熟度检查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检测羊水中某种成份的消长来平价相关器官的功能状况 (一)肺成熟度的检查  1.羊水泡沫试验  2.薄层色谱法  3.磷脂酰甘油测定  4.羊水吸光度测定  5.荧光偏振微粘度测定  v 临床意义 检查胎儿肺成熟对诊断新生儿特发性呼吸宭迫综合征(IRDS)有重要价值。

 (二)肾成熟度检查  1.羊水肌酐测定  参考值:≥µmol/L表示胎儿肾成熟      ≤µmol/L表示肾未成熟  临床意义 羊水肌酐是一项反映胎儿肾成熟度的可靠指标      2.羊水葡萄糖测定  参考值:<,提示胎儿肾发育成熟      >,提示胎儿肾未发育成熟  临床意义 羊水葡萄糖(AFG)主要来源于母体血浆,部分来自胎尿测定AFG可以反映胎儿肾发育情况 (三)肝成熟度检查  羊水中胆红素浓度与肝酶系统发育成熟有关,可用分光光度计直接检测羊水中胆红素     参考值: A450<,提示胎儿肝成熟,   ,提示胎儿肝未发育成熟  临床意义 检测羊水胆红素作为判断胎儿肝成熟度的一个指标,还可以还可以辅助诊断胎儿溶血及评估溶血进展情况,为临床处置提供依据  (四)皮肤成熟度检查   计数羊水中脂肪细胞的百分率可作为胎儿皮肤成熟度的指标将羊水沉淀物用硫酸化罗蓝染色,镜检脂肪细胞的出现率  参考值: 脂肪细胞百分率>20%,提示胎儿皮肤成熟,<10%,为胎儿皮肤未成熟  临床意义 羊水中的脂肪细胞,来自胎儿皮肤腺及汗腺的脱落细胞,可作为评价胎儿皮肤成熟度的指标。

 (五)唾液腺成熟度检查  羊水中唾液腺型淀粉酶活性在妊娠36周后显著增高,其活性反映胎儿唾液腺成熟程度 参考值:>120,为成熟 临床意义 羊水中唾液腺型淀粉酶活性快速增高,妊娠36周后其活性显著上升可作为判断胎儿唾液腺成熟的指标   v六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产前诊断 (一)产前诊断和疾病种类 1.产前诊断 2.产前诊断疾病的种类  1)染色体病  2)单基因遗传病  3)多基因遗传病  (二)染色体核型分析    将羊水细胞进行染色体培养及核型分析 (三)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产前诊断  1.性连锁遗传病   1)羊水细胞性染色体检查   2)性别基因诊断  2.神经管缺陷   1)AFP测定   2)羊水总胆碱脂酶测定(TCHE)   3)羊水中真性胆碱酶测定(ACHE)     3.粘多糖沉积病  1)甲苯胺蓝定性试验  2)糖醛酸定性试验 4.胰腺纤维囊性变  1)r-GT  2)ALP 5.羊水细胞内酶分析    6.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1)核酸分子杂交法   ①点杂交   ②印迹杂交:限制酶图谱法、核苷酸直接探测法、限制内彻酶片断长度多太性连锁法  2)PCR*小结   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验v要求:    1.了解痰标本采集的主要方法,实验           室的内容。

    2.熟悉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  第一节 痰液检查v痰(sputum)是气管和肺的分泌物v痰液检查项目:  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微生物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一 标本采集  自然咳痰法、气管穿刺法、支气管镜抽吸法 二 理学检查  1.量  2.色 正常人偶有少量白色或灰白色的粘液痰  (1)黄色、黄绿色 见于肺炎、肺脓肿等  (2)红色、棕红色 见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  (3)铁锈色  见于大叶性肺炎    (4)烂桃样灰黄色 见于肺吸虫病引起的肺组织坏死  (5)棕褐色(咖啡色) 见于阿米巴肺脓肿等  (6)灰色或灰黑色 为大量吸入煤炭粉尘或烟雾所致 3.气味  正常人咳出的痰无气味病理下有特殊恶嗅、血腥味、粪嗅味等   4.性状  ①浆液性 见于肺水肿、肺瘀血  ②粘液性 见于急性支气管炎等  ③脓性混浊 见于呼吸道的化脓性疾病,如肺脓肿的等  ④浆液脓性 见于肺脓肿  ⑤粘液脓性 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                           ⑥血性 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  5.异物  ①支气管管型 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等  ②干胳样小块 多见于肺结核  ③硫磺样颗粒 见于肺放线菌病  ④肺石  ⑤库什曼螺旋体 6.寄生虫 肺吸虫、蛔虫、钩蚴等  三 显微镜检查  取新鲜痰液直接涂片或加生理盐水混合涂成薄片加盖玻片镜检。

 1.细胞类:红细胞、白细胞(中性、嗜酸性)、上皮细胞、肺泡吞噬细胞、癌细胞 2.寄生虫和虫卵 3.结晶:夏科-雷登结晶、胆固醇结晶、胆红素结晶 4.弹性纤维 5.脂肪滴和髓磷脂小体       四 微生物学检查  1.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革蓝染色  2.细菌培养 五 其它检查:免疫学及生物化学检查 第二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是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对肺段和亚肺段进行灌洗后,采集的肺泡表面衬液  一 标本采集 BALF一般由临床医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采集上清液供作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检测,沉淀物作细胞学检查 二 细胞学检查  1.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2.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3.肿瘤细胞检查    三 可溶性物质检查  包括各种蛋白质、酶类、脂类等 四 微生物学检查  1.涂片镜检  2.细菌培养 五 寄生虫学检查  1.卡氏肺孢子虫  2.卫氏并殖吸虫卵  六 临床应用  1.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2.恶性肿瘤细胞的检查  3.对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   ①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   ②结节病   ③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七 小结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