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有关于电视剧的引导机制与青少年的接受心理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电视剧的引导机制与青少年的接受心理的优 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青少年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 导作用,论文片段:类型电视传媒对青少年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 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作用而在青 少年的电视节目收视构成中,电视剧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 在寒暑假,电视剧甚至成为他们观看节目的首选众所周知,电视剧 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承载着文化娱乐和舆论导向 的双重作用,其声画并茂的艺摘要: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在众多的媒介形式中,电视仍是当今青 少年群体接触最多的媒介类型电视传媒对青少年思想观念和行为方 式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作用而 在青少年的电视节冃收视构成中,电视剧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尤 其是在寒暑假,电视剧甚至成为他们观看节目的首选众所周知,电 视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承载着文化娱乐和舆论 导向的双重作用,其声画并茂的艺术形式、曲折婉转的故事情节,栩 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常会对青少年受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并于潜移默 化之中对他们实施培育功能,进而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 观的塑造与形成。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融合趋势的增 强,青少年收看电视剧的方式与渠道更为宽泛,电视剧对青少年身心 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关键词:电视剧;引导机制;青少年1005-5312 (2013) 12-0116-01在所有电视剧的受众中,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收视群体一方 面,他们处在生理与心理急遽发展的人生阶段,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 积累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青少年开始产生明确的自我意识, 渴望摆脱老师与父母的管制与束缚,以独立的个体性身份融入外部社 会,从而确证自我身份的存在同时,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探索与了 解的欲望,表现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求新、求异的心理特 点另一方面,借用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的理论,青少年又处 于由儿童的“心理场”向成人的“心理场”过渡的阶段,青少年成为 一个难以界定的角色,他们既不是儿童,也不同于成人,而是介于儿 童与成人之间的“边缘人”角相关范文由写色身份的含混与不确定 极易导致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危机与偏差过渡性的特征常常使青少年 在儿童的幼稚与成年的理智之间徘徊摇摆,面对依赖与独立、自我与 他者、现实与理想等一系列困境与矛盾再加上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发 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特点,导致青少年的心理情绪极不稳定,容易烦躁、 动怒,表现得喜怒无常,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的引诱与蛊惑,做 出不明智的举动,甚至误入歧途。
因此,在青少年的教育上,我们既 要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同时还要对他们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明辨是 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美国著名的“涵化”理论认为,电视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对 受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媒介提供给受众正确的信息和正面的 价值观,其对受众的价值形成、日常行为等方面有着有利的影响反 之则容易使人们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不利于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电视剧作品在引导与塑造青少年价值观方面也表现出正负两 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创作态度严肃、制作技术精良的电视剧作品可 以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与学校和家庭教育产生“协同效应” O 首先,有益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只有经历社会化过程,生命个体 才能从生物学作用上的孤立存在上升为文化学作用上的社会个体长 期以来,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是经由学校与家庭实现的,在这样 的培育模式中,青少年的社会经验与知识是有限的而电视剧可以通 过在屏幕上营造的逼真的“拟态情境”丰富青少年的间接体验,进而 弥补他们直接人生体验的不足比如,通过观看偶像剧体验情窦初开 的青涩朦胧获得替代性的心理满足,通过观看家庭伦理剧提前体验不 同的家庭角色,通过观看职场类电视剧获得对未来职场生活的感性体 验等等。
其次,满足青少年对知识与娱乐的双重需求青少年处于学 习的关键时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容易对强制灌输的知识 产生抵触心理,但是,电视剧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故 事,从而对青少年产生强大的感召力,使他们在对故事的娱乐化体验 中完成对知识的获取这一点在历史题材电视剧当中表现得更为明 显在这类电视剧中,历史场景得以还原,历史事件被再次搬演,历 史人物似乎有了可以触摸的气息与血肉,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成了具 体可感的历史情境通过观看这样的电视剧,青少年可以检验其他途 径获取的历史知识,对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产生更为真切的感受,从 而有助于建立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再者,引导青少年树立止确的价 值观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具有 较强的可塑性,但同时也面对着“自我同一性”危机,容易剑走偏锋, 产生性格畸形与价值扭曲电视剧作为独特的精神文化产品,内蕴着 意识形态元素,可以在褒扬与贬抑的取舍之间建立具有倾向性的价值 内涵,帮助青少年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引导他们求真向善并自觉抵 制虚假与丑恶比如《恰同学少年》这样的“红色青春偶像剧”表现 了老一代革命先辈在青年时代的学习生活与抱负情怀,切近的人生体 验容易引起青少年群体的同感与共鸣,而革命领袖的奋斗与抉择则有 利于帮助今天的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
但另一方面,当下不少电视剧创作者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与经 济利益的诱惑,在创作态度、审美趣味与主题导向上出现了严重的偏 离,导致许多电视剧充满了色情、暴力、扭曲的人性、畸形的价值取 向等不健康因素由于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的自我制约能力 与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他们善于模仿的行为特征,如果青少年 经常观看这样的电视剧轻则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与价值观的错位,重则 诱发各种各样的犯罪首先,这些作品容易误导青少年的社会认知 一些电视剧过分追求电视剧的戏剧化效果,对社会现实进行了不恰当 的反映,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成年人可以对此加以区分与辨别,社会经 验不足的青少年却会将此视作社会真实,对社会产生错误的认识比 如,一些都市情感剧为了博人眼球,不切实际地设计“三角恋”、“多 角恋”、“婚外情”、“一夜情”等故事桥段来展示不正当的婚恋关 系,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两性观念的确立,一些家庭伦理剧夸大表现夫 妻争吵、父子冲突、婆媳大战等家庭矛盾,非常态的婚姻家庭关系频 频以常态化镜像呈现,使得青少年对婚姻家庭生活产生怀疑、不信任 与恐惧的心理,一些涉案剧详细展现犯罪动机与过程,过多展示色情 与暴力场面,模糊高级犯罪分子的残忍面目,凸显其人性化色彩并延 缓惩罚机制的实施,正面人物反而成为无足轻重的陪衬与附庸,真善 美被淹没在假丑恶的巨大黑幕之下,导致青少年对政府产生信任危 机,对社会产生对抗心理,严重时甚至会采取反社会的极端行为,走 上犯罪道路。
其次,解构学校与家庭教育体系,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 值观的确立不少电视剧中变现的价值取向与学校、家庭给青少年灌 输的价值观相齟齬,导致青少年是非观念模糊,造成价值取向的“意 图谬误” O比如,一些格调不高的偶像剧大肆展现主人公优裕富足的 奢侈生活,乖戾暴躁的性格与空洞无物的恋情,极易造成青少年拜金 主义的消费观与不求上进的人生取向;一些古装历史剧肆意“戏说” 历史,虚构、歪曲历史事实,扭曲历史人物,夸大帝王将相与细枝末 节的历史作用,使青少年的历史观发生严重的错位;一些武侠剧将武 打场面处理得玄幻飘逸,江湖格斗不可避开的血腥与暴力因素被有意 遮蔽,造成青少年对生命价值的漠视与游戏化心理;一些谍战剧对革 命英雄化解危机情节的处理显得过于巧合与戏剧化,还有一些革命历 史剧把革命英雄塑造得痞味十足,导致青少年革命历史观念的偏差 对于模仿能力极强但思想观念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来说,这些电视剧 无疑会成为一颗颗毒药,腐蚀他们正在成长中的心灵,使他们形成错 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的电视剧从业者应该努力 消除电视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发挥电视剧对青少年的正面引导作 用。
首先,政府需从源头上加强对电视剧创作的审批与监管,为真正 懂得电视剧艺术创作规律的人员创造良好的竞技环境同时,政府还 需要严格剧本审批立项标准,鼓励与褒奖对青少年题材成长有利的电 视剧的创作其次,电视剧制作者应该坚守应有的创作原则与底线, 维护社会基本道德与良知,切勿追求短视经济,迎合少数人的浅层次 心理需求与低级趣味,再者,电视剧播出媒体也要加强媒介自律,提 升自己的品位比如在青少年接触电视时间较长的寒暑假期间播放适 合青少年观看的经典高品质电视剧,播出机构还可以与制作机构合作 适时推出与青少年生活紧密相关的、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创新型电视 剧,近来热播的青春家庭剧就杂糅了青春偶像剧和家庭伦理剧的长 处,深受青少年观众的喜爱,对他们婚恋观和家庭观念的形成产生了 较好的影响总之,充分考虑青少年观众的身心特点和接受心理,建构电视 剧对青少年观众的正确引导机制,是我国电视剧从业者义不容辞的义 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