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无张力疝修补84例临床体会

l****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KB
约2页
文档ID:39143881
无张力疝修补84例临床体会_第1页
1/2

1无张力疝修补 84 例临床体会【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腹股沟疝随着近代对腹股沟区解剖、生理功能、疝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腹股沟疝修补术强调尽可能保存解剖功能使其保留接近正常的腹股沟疝防御机制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有了较大的变化,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成年人疝,因具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方法[1]传统的疝修补术存在 10%~15%的高复发率[2],人造网片及网塞的临床应用使疝修补手术向无张力的方向发展得到普及临床应用 20 年来大幅降低了复发率,但仍有 1%~5%患者术后复发[3]本文随机抽取84 例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 2005 年 8月~2008 年 8 月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 84 例腹股沟疝,疗效肯定,无复发,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 年 8 月~2008 年 8 月我院收治腹股沟疝及复发疝患者 84 例,男 64 例,女 20 例,年龄 55~84 岁其中斜疝 60 例,直疝 9 例,其中双侧疝 2 例,复发性疝 3 例,股疝 10 例。

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增生症 6 例1.2 材料 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均选用美国 Bard 公司生产的定型产品即网塞和补片1.3 手术方法 采用局麻或椎管内麻醉,选用腹股沟疝斜切口,按传统方法切开2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上下无须广泛分离,钝性分离提睾肌找到疝囊,游离精索,将疝囊完全游离至疝囊颈部,小疝囊不作切开,直接将疝囊经内环口翻入腹腔疝囊较大时则行疝囊横断,远端不做处理,近端分离后高位结扎或封闭后内翻折入将锥形充填物充填入疝环内,充填物外瓣边缘与腹横筋膜平行,周边缝合固定如果疝环>4 cm 直径则应置放 2 个网塞,塞间、外围予以缝合固定并用腹横筋膜略加包埋以固定其位置提起精索,于精索后平铺网状补片,覆盖整个腹股沟管后壁,四周固定,补片下缘与腹股沟连续韧带缝合到内环侧方补片上侧与腹内斜肌或腹横肌腱膜用可吸收线做间断缝合补片外侧容留精索通过后两尾端缝合重建内环口对直疝和后壁损坏较重的斜疝、复发疝,补片外缘与耻骨梳韧带予以缝合固定,即仿 Mcvay 氏修补法以求彻底关闭肌耻骨裂孔最后关闭腹外斜肌腱膜,缝合外层组织至皮肤1.4 术后处理及并发症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3~5 天,术后伤口常规压沙袋6~8 h,离床活动,24~48 h 后可做轻微活动,7~9 天切口拆线。

2 结果本组 84 例患者中 2 例出现局部肿胀,经治疗后 3~5 天症状消失本组全部病例随访 6 个月~3 年,均无不适症状,无复发 3 讨论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但传统手术方式存在着非生理解剖性的高张力修补这一致命缺陷,用邻近的已有缺陷的组织修补后壁,使疝修补术后更易复发;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缝合,既是不同组织间的缝合,又是不在同一解剖位置上的组织之间的强行拉3拢缝合,结果张力过大,不符合外科手术原则,不能产生真正的愈合,修补术后留有大量线结,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病几率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腹股沟区的解剖为基础的,用人工材料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在修补时可做到正常解剖层次的对合,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而且对合不具有张力,使其更加符合机体生理,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4]其特点为: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无需广泛的腹股沟区解剖,创伤小;完全封闭疝门,阻塞了疝出途径;同时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分散了腹腔对腹股沟区的压力;保障了无张力的疝修补术,不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术后恢复迅速,早期即可下床活动,无痛苦;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此术式为治疗腹壁缺损较大的腹股沟疝及复发疝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结合笔者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国内外相关报道,有以下几点体会:(1)充分地暴露及精细的解剖,满足探查及修补的需要,确保植入物放置的精确性及覆盖的范围,小切口手术并不等于微创;(2)严格无菌操作,严密止血,防止切口感染修补失败;(3)精索游离要充分,否则平片补片孔径小将精索卡压太紧,术后会引起阴囊水肿及睾丸的血液循环障碍;(4)正确判断疝环的边界,固定网塞于疝缺损边缘且有足够强度的组织之上,并适当地重叠;(5)网片及网塞均需确切缝合,缝合间距不应过大,并合理使用缝线无张力疝修补术设计科学合理,符合正常腹股沟管的解剖和生理,该术式不但拓宽了手术适应证,简化了手术步骤,且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而且不需要增添特殊设备即可开展,笔者认为此手术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以造福于广大的疝病患者4【参考文献】1 侯利民,姜洪池.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113.2 Schumpellck V,Treutner KN,Arlt G.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adults.Lancet,1994,344(6):375.3 唐健雄.疝修补术后复发的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05.4 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的现状及进展.中国普外与临床杂志,2003,10(1):1-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