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案 1.3.2 有理数的减法(2)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学会把加减法统 一成加法. 2,会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 力. 3,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程序 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 信心.教学难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知识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能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并用加法运算律合理 地进行运算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得出答案)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4.5+(-3.2)+1.1+(-1.4) (2)4.5-3.2+1.1-1.4提出课题: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创设一个有趣的 真实情境来激发 学生学习加减混 合计算的兴趣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1, 回顾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从左到右,依 次计算) 2, 以教科书 28 页例 6 计算 (-20)+(+3)-(-5)一(+7)为例来说 明鼓励生来进行独立计算 (这里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算出答案, 估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3,教师引导: 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我们可不可以利 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这个算式改变一下?再给算 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利 用运算来简化计算)教师巡回观祭,作适当稍导,若学生不能进一步 计算,也可以在他们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后,提示他们 使用运算律。
-20)+(3)一(-5)一(+7) 通过这两种算法, 为加减混合运算 统一成加减 法运算打下伏 笔.这里的设计, 一方面让学生体 会混合运算中运 算顺序确定的重 要性,另一方 面,先让学生按 从左到右的顺序 来计算,也是为 了与接下去的加 减混合运算统一 成加法运算再利 用运算律进行简=(-20)+(+3)+(+5)+(-7)=[(-20)+(-7) ]+[(+3) +(+5) ]=(-27)+(+8)=-194,学生交流汇报. (发现了什么?)充分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勇敢交流.(如:计算结果与前面的算法是一样的;把减法 都转化为加法可以使用运算律,计算会简单些等)5,归纳明确“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如:a+b-c=a+b+(-C) .6,省略加号.教师引导: 式子(-20)+(+3)十(+5)+(一 7)是 -20, +3,+5,-7 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 的括号和加号,把它写为-20+3+5-7,读作:“负 20 正 3 正 5 负 7 的和” ,或读作“负 20 加 3 加 5 减 7“, 鼓励学生使用第一种读法;并让学生体会两种读法的 区别.再根据教科书,规范书写例 6 的运算过程.侠便计算作出比 较。
鼓励学生自己比 较计算两种计算 方法,方法二由 于采用运算律变 得简单,而使用 运算律的前提是 把加减混合运算 统一成加法运算, 这里也让学生体 会把加减混合运 算统一成加减运 算的意义这里采用加号的 和的读法,旨在 让学业生更好地 理解加法混合运 算的本质,进一 步体会在混合运 算中使用加法运 处律来的方便解决问题1,解决引例中的问题.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引例中的间题,你对这两种 算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计算:(1) (-7)-(+5)+(-4)-(-10) ;(2)3712()() 14263 师生共同完成计算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示范) 3, 利用计算器处理比较复杂的计算 教科书第 30 页例 7,师生先共同将减法统一成加法, 再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解:-5.13+4.62+(-8.47)-(-2.3) 答略 此时教师指出,较复杂的计算可用计算器完成,并指 导学生输入-5.13,以下由学生操作来完成通过回顾引例中 的问题的两种算 法并进行比较, 让学生进一步体 会加减混合运算 可以统一成加法, 所以加法运算可 以写成省略括号 及前面加号的形 式 这两个小题来源 于教科书第 29 页第 3.4.课堂练习教科书 29 页练习 1,2,第 31 页练习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课作业教科书 31 页习题 1.3 第 5,6,8,14 题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人教版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了创设 情境,提出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思路,以下就本节设计做几点简单说明: 1,在引人新课时,创设了一个较为实际的问题情境(飞机起飞的上升与下降) ,让学生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感知、思考与解决的过程,体会到生活中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通过对这个问题的两种解法思路的探讨去思考,将学生的注 意力朝着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思路引导,为紧接着探究新知打好基础. 2,在学生的合作交流、探求新知之中,首先让学生考虑运算顺序的问题,这是所有混 合运算必需首先解决好的问题,然后再从引例的角度遵循减法法则,让学生尝试将加减 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通过运算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必要性,而在整个探 索活动中都充满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 在自己与同伴的合作中去发现与探究.同时也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的 思维方向,渗透了转化的思想. 3,在例题中做了适当的处理,首先是把教科书上的两道练习题作为新知应用的例题, 让学生利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之中,采用的是师生合作的方式来进 行. 通过适当计算教科书上的例 7 指出,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运算,引 导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