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职业危害与个人防护培训PPT课件

夏日****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51KB
约40页
文档ID:281039524
职业危害与个人防护培训PPT课件_第1页
1/40

职业危害与个人防护培训1010203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况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2第一部分 职业病危害因素3(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4(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按间接原因造成职业病分类)l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化学:铅、汞、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理:如高温、高湿、低温、噪声、振动等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l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等3、劳动强度过大等4、不良体位等l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等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等3、地理环境等 5(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按直接原因造成职业病分类)2002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 1 1、粉尘类 2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 3、化学物质类 4 4、物理因素 5 5、生物因素 6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6第二部分 职业病特点7健康损害性群发性隐匿性迟发性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8第三部分主要行业职业危害特点和基本防范措施9一、制衣行业(一)主要职业危害特点常见的相关疾病包括:肌骨失调、职业性哮喘、接触性皮炎、眼、鼻咽炎症、肺、鼻咽和膀胱癌、以及噪声引起的失聪。

另外,工人由于吸入加热塑料时产生的烟雾、金属粉尘、铅雾、皮革粉尘、羊毛粉尘及诸如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有毒溶剂,可能会患上相关职业病1肌骨失调:服装生产过程工作单调重复、速度高,通常关节姿态僵硬,使工人容易患颈部、上下肢及背部肌骨失调症2化学品的危害:需进行耐久压烫整理的服装,其面料需要经过树脂处理这种面料会散发甲醛气体也常用四氯乙烯、三氯乙烯等清除污点二甲基甲酰胺它常用于织物的防水处理,是一种特别危险的溶剂,可引起中毒肝脏损害3噪声与振动:车缝时,电动缝纫机转动声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可给制衣工人造成危害,易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10 (二)基本防范措施1.工作时应穿戴工作衣帽,处理布料时,必须戴口罩2.设置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装置3.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工间休息4.工作毕,淋浴更衣11二、电子行业电子行业生产中主要分为电子元器件生产和电子产品组装:电子元器件生产包括: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玻璃、电子陶瓷、磁性材料等,工艺复杂,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环节较多,如:(1)半导体器件(或集成电路)生产中的外延、氧化扩散、化学气相沉积、离子注入、腐蚀、清洗、刻蚀、溅射、塑封等工序;(2)真空器件零件清洗、阴极热丝制备、涂屏、充汞等;(3)陶瓷料、玻璃料、磁性材料、塑料等材料的破碎、配制、加工工艺等;(4)铸造、热处理、电火花加工、磨削加工、化学处理、电镀、喷砂、油漆、涂装工艺等;(5)铅蓄电池等含铅生产工艺;(6)电阻、电容等元件生产及印刷电路板(PCB)生产;电子产品组装工艺:(1)清洗,使用酸、碱或有机溶剂,个别使用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正己烷等有毒溶剂进行清洗(2)电子装联工艺中的焊接、三防、固封工序等。

3)激光物理因素:电子工业中,激光打孔、激光焊接、激光修值、激光定位、激光划片、激光退火等激光加工生产4)电磁辐射:电子工业中大功率整机调试、雷达试验场测试、微波管热测以及高频加热设备、介质加热设备和射频溅射设备等12(一)主要危害特点、铅:焊锡、装配工序可接触铅,主要产生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以及肾脏受 损有机溶剂:生产中使用的松香、元件清洁剂、脏水、原料等均含各种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三氯乙烯、正已烷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物理因素:调频测试等工序产生的高频电磁辐射 (二)基本防范措施、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除毒、减噪隔音、屏蔽使用防毒面罩、手套、眼镜、耳塞等防护用品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和控制措施二、电子行业13三、制鞋行业(一)主要职业危害特点制鞋工种繁多,在粘合和清洁鞋面时均使用多种溶剂,职业危害最重要来自粘胶粘胶中使用苯而发生中毒多见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导致急性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致昏迷帛搐等症状;慢性接触者,最主要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甚可引起白血病粘胶含白电油(正己烷)可引起肌力、肌张力下降,肌肉萎缩,四肢末端感觉异常二)基本防范措施、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正己烷。

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重点做好皮肤和呼吸个人防护,作业现场有良好的通风排毒措施需每年体检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14四、印刷行业(一)主要职业危害特点1.印刷过程中从油墨的调制、印刷、洗板、切纸等均可产生职业病有害因素,在清洗印板过程常用“白电油”主要成分是正已烷,可发生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下肢瘫痪2.印刷中的有害因素(醇类,如烃类如正己烷、甲苯、二甲苯等;酮类,如丙酮、环己酮等;醚类,如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等油墨:含有芳香烃类、酯类等有机溶剂润版液:异丙醇是胶印机润版添加剂塑料覆膜:覆膜过程中使用的甲苯、天那水等有毒挥发性溶剂油性上光材料:稀释剂主要是甲苯15印刷企业作业场所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列举主要工序名称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调墨、清洗油墨、复膜有害因素(汽油、煤油,醇类化合物、甲醛、苯酚等多种有机溶剂)印刷噪声、有害因素(醇类,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等;酯类,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烃类如正己烷、甲苯、二甲苯等;酮类,如丙酮、环己酮等;醚类,如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等胶订烟尘、噪声折页、裁切噪声(二)基本防范措施、安装通风除毒装置,配戴防毒口罩作业白电油”清洗液等有机溶剂储存罐(桶)要加盖,沾有“白电油”等的工具用后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

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早脱离接触,及时治疗16五、电镀行业(一)主要职业危害特点主要为化学伤害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二)基本防范措施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有良好的通风排毒措施2、配置冲淋设备强酸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氰化物对眼睛有刺激性,对皮肤有损害3、每年体检一次4、剧毒品要专库储存,严格执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17六、机械行业(一)主要职业危害1、生产性粉尘,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都可产生粉尘2、高温、热辐射,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产生3、有害气体,在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4、噪声振动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风动工具、铆钉和电焊中产生二)基本防范措施1、防尘:安装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降低粉尘浓度做好个人防护,配戴防尘口罩2、防毒: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制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配备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3、噪声振动射频防护控制:4、防暑降温:做好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

18七、家具制造行业(一)主要职业危害、粉尘:在锯木、刨木过程中均可产生粉尘,长期吸入可致慢性呼吸道炎症,严重者可出现肺纤维化改变有机溶剂:在家具制造中有甲醛、酚类等有害物质逸出,可引起眼、鼻、等刺激症状在油漆或喷油作业中所使用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引起造血系统受损害噪声:在锯、刨木材时可产生强度较大的噪声革而影响工人的听觉器官二)基本防范措施、木加工工序扬尘点要有通风除尘设施,工人要戴防尘口罩和防噪声耳罩和(塞)作业油漆车间的喷漆、刷漆及浸漆作业点应安装排气罩或喷漆抽气柜等设备,密闭化生产19八、塑胶玩具行业(一)主要职业危害塑胶属高分子化合物,其毒性取决于在加热注塑中所逸散出来游离单体的最和助剂的品种上色、装配过程中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在缺乏防护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使用含二氯乙烷的粘胶剂如“”和“ABS和”胶水危害最突出二氯乙烷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毒作用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肾,以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和抑制作用二)基本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有良好的通风排毒措施,降低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作好个人卫生防护措施,每年体检二氯乙烷中毒防护措施是“早发现、找代替、禁加班、要通风、勤监测”。

急救措施发防治脑水肿为重点20九、蓄电池行业(一)主要职业危害生产蓄电池过程中,工人在道工序中均可接触铅长期接触铅烤干或铅烟可引起职业性铅中毒铅对人体的影响涉及神经、消化、造血和心血管等多个系统二)基本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有良好的通风排毒措施,降低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加强技术改造,使生产过和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尽最避免工人直接接触铅化合物 3.凡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分账血、肝肾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都列为职业禁忌症,不能从事铅作业21十、宝石加工行业(一)主要职业危害在宝石加工过程中,接触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等,其中以粉尘的危害更加突出宝石加工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特点是粉尘浓度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最较高,因此其所致的矽肺表现为肺组织纤维化商变严重、进展最快,危害大二)基本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现场有良好的通风排毒措施,降低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做好职业性健康检查和就业前体检,凡有活性结核病、慢性肺病、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支气管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不能从事粉尘作业22十一、五金行业(一)主要职业危害噪音、紫外辐射、臭氧、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氟化物、粉尘是五金行业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噪音可引起听力损伤;2.紫外辐射可引起电光性眼炎;3.锰可引起锰中毒;4.粉尘可引起二)基本防范措施1.做她个人防护:金属焊接和切割作业人员工作前要穿戴好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口罩、防护手套、护目镜、帆布工作服等;2.作业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做好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尽可能采用职业危害程度相对较小的焊接材料3.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禁忌症,应调离岗位23第四部分 个人职业防护国家标准24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3-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195-2007)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 号2526一、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又称劳动防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简称“护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个人防护用品的作用:是使用一定的屏蔽体或系带、浮体,采取隔离、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机体或全身免受外界危害因素的侵害防护品供劳动者个人随身使用,是保护劳动者不受职业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尚不能消除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达不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也暂时无法进行技术改时,使用护品就成为既能完成生产劳动任务,又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唯一手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