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评价方案一、教师备课评价的目的通过备课改革,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倡导集体研究、相互启发、共享资源的集体备课风尚;通过教师个人个性化、有针对性的修改,提高教学方案的实用性;通过课后反思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二、教师备课评价的指标和标准1、备课(30 分)(1)教学计划(10 分)a:期初由备课组长组织学习,讨论整册教材的教学内容、编排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等,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无学习讨论记录每人扣 4 分b: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班实际认真写好实施教学的总体思路),安排好教学进度4 分c:备课组安排好备课内容人员,并上交教案处2 分(2)资源的收集(5 分)教师对备课的内容进行认真的钻研,并通过各种形式收集有关备课资源3)过程设计(15 分)根据“课标”,备课资源和教材内容提前一周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①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②是否注重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③重、难点的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抓住关键;④活动形式是否多样化;⑤能否适当补充相关材料支持学习;⑥过程设计其他教师使用是否清晰2、讨论(30 分)(1)主备课者说课(15 分)①备课组长提前一周组织一次由主备课者说课活动,每单元至少一次,无说课活动记录每人扣 5 分。
②主备课者对单元教材进行分析,并对所写教学方案的 1/4 以上进行说课,将说课材料上交备课组2)集体研究、讨论(15 分)备课组成员对主备课者的说课进行集体研究、讨论,研究、讨论情况应及时记录,个人无讨论发言记录每次扣 3 分3、修改(20 分)(1)及时;(15 分)课前教师必须对主备课者的教案根据集体研究、讨论情况,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结合教学班实际进行修改抽查形式,无及时修改的每课时扣 1 分2)有个性、针对性(15 分)修改是否能体现教师的个性,是否能针对教师的教学风格、能力和学生实际4、反思(20 分)(1)及时(15 分)课后教师能否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认真用红笔进行记录抽查形式,无及时反思的每课时扣 1 分(2)深刻、借鉴(5 分)课后反思深刻,对其他教师和二次教学具有借鉴作用,或能引发教师思考三、等级评定各项累计得分 90 分以上为 A 级;89~80 分为 B 级;79~70 分为 C 级,70 分以下为 D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