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全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题2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4KB
约7页
文档ID:282964714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全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题2_第1页
1/7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题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丄、廖世承在( )年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A・ 1903 B・ 1908C・ 1913 D・ 19242、 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 )原则A. 功能 B.大小C.用途 D.年龄3、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oA.比内-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内量表C・比内-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4、 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A.任务分析 B.目标表述C.任务分类 D.任务执行5、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的阶段是()oA.学前期 B.婴儿期C.学龄期 D.青年期6、 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o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7、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A.儿童早期 B.少年期C.青年期 D.成年期8、 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9、 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o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 D.认知结构10、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o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11>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 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12、 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品质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阶段A・操作熟练 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 D.操作定向13、 在学习新材料时,先对材料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 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这属于( )oA.复述策略 B.理解控制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14、 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oA. 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 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 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15、 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C.道徳情感 D.道徳行为16、 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oA. 0〜5岁 B. 6〜8岁C・8〜10岁 D. 10〜12岁17、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o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他人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18、 小王总是怀疑手没有洗干净,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焦虑 B.强迫观念C.强迫行为 D.强迫恐惧丄9、心理咨询与的基本方法是( )oA.会谈 B・倾听C.鼓励 D•询问20、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oA.沃尔夫 B.桑代克C.布鲁纳 D.奥苏伯尔二、填空题21、 课堂气氛具有 ,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22、 能够在新的、甚至是意外情况下迅速地作出反应,果断釆取措施,予以妥善处理的心理素质是教师的 o23、 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24、 在西方心理学中,加涅在 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25、 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26、 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方法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可称之为 O27、 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 o28、 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包括有关 的各种信息和与 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2 9、 是对知识最好的复习30、 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 和 三、 判断题31、 学习仅仅表现为外显行为的变化 )32、 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也是一种问题解决 )33、 高创造性的人一定都是最聪明的人。

)34、 信度的重要性大于效度 )35、 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称之为情境教学 )36、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潘寂 )37、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做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 )38、 在给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分时,相对标准就对应于常模参照评价 )39、 一个人对行为控制与调节方面的特征是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 )40、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教学内容 )四、 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41、 联结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42、 布鲁纳的教学观中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木结构那么,理解学科的基木结构有 什么好处呢?43、 如何培养学牛思考问题的习惯?44、 简述教师的正确学生观的主耍内容45、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五、述论题4 6、论述价值辨析的过程47、论述资源管理策略的种类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解析]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 书一《教育心理学》2^ A[解析]一般说來,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领域原则來安排课堂空间,即将课 堂空间划分成一个个领域,某些领域只屈于某个人;第二种是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即将空间划分为 各种兴趣范围或工作中心。

3、 B[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内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内和 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4、 A[解析]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 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力求使任务变得细化可行5、 D[解析]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青年期(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 克服角色混乱6、 C[解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乂快乂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 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 的一种内在驱动力7、 A[解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成不变,通常是 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 为突出8、 C[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彖和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 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 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9、 D[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分析与概 括能力,学习者的迁移心向,认知策略与元认知;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 似性,教师的指导认知结构属于主观因素10> B[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 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11> D[解析]操作技能按操作对彖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前者操纵的对彖 主要是机体自身,后者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操纵一定的器械来进行的12> A[解析]操作熟练阶段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 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熟练阶段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 化而实现的13、D[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对材料进 行系统地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语词,按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是属 于组织策略中列提纲的方法。

14> A[解析]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 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 都影响问题的解决15> B[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扌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道德观念并不属于品德的心 理结构16、 B[解析]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儿童道德发展的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 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17、 D[解析]认同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 接近18、 C[解析]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 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其至发脾气小王反复检查手是否洗干净的行为就是强迫行为的表现19、 A[解析]教师通过会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的基本方法20、 A[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各种心灵的官能,可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代 表人物是十八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

二、 填空题21、 差异性 22、教育机智 23、性格 24、《学习的条件》 25、阿特金森 26、一般迁移 27、过度学习 28、定向认知 29、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30、常规性问题解决 创造性问题解决三、 判断题31、B 32、B 33、B 34、B 35、B 36> B 37、A 38、A 39、 B 40、 A四、 简答题4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肓接联结的过 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之间的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 而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來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 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42、(丄)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2) 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3) 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4) 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5) 对学科基木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43、(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岀假设;(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 44、正确的学生观是指对学生有一个科学而客观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正确认识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

既要珍惜学生的向师性,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建立教 学相长、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2) 正确认识学生的能动性和可塑性既不能忽略学牛内心的感受和积极探索的欲望,也不能忽 略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是激励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留给 学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教师正确的学生观的核心内容3) 正确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潜力要侧重于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待个别差异,从提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