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50KB
约3页
文档ID:218543492
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1页
1/3

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 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0年2月一2012年2月我院 接收的急性胆囊炎5 7例患者,将发病时间超过4 8 h的2 6例 患者作为甲组,将发病时间短于48h的31例患者作为乙组 对甲组和乙组进行胆囊切除术对比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 果结果:乙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短 于甲组,并发症少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 05)o1.2方法:对甲组和乙组进行胆囊切除术方法如下:(1)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实施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入腹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观察炎症粘连程度及胆囊三角处粘连情况,对于肝下缘、肝囊管、肝总管三角之间区域粘连呈冰冻样,炎症粘连程度较严重,且通过 解剖仍不清晰,考虑术中出血量较多的患者采取顺逆结合切除胆囊对于肝下缘、肝囊管、肝总管三角之间区域关系较 为清晰,炎症粘连程度较轻的患者采用顺行胆囊切除术进行 手术2)观察胆囊三角境界及炎性情况,如果境界较模糊,呈现水肿并相互粘连,应当先将手部进入患者胆囊内,将胆囊的壶腹部浆膜撑开、撕开为了将患者胆囊管近端充分暴露,应当对壶腹部的周围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分离时可以使 用分离钳和吸引器管。

胆囊管近端充分暴露后使用分离钳和 吸引器管对该区域继续钝性游离,游离方向为远端,游离动 作应缓慢对于胆囊管增粗、水肿的患者,应当使用丝线将 胆囊管打结,丝线型号以7号为宜3)如果患者肝下缘、 肝囊管、肝总管三角之间区域无法分离,应当对其进行切除, 切除方向为逆向,将壶腹部保留,使用丝线对其进行缝扎, 并将24号硅胶管置于此区域,进行引流如果患者网膜和 肝脏之间相互粘连,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基础上,不对其进 行分离如果患者胆囊和网膜之间相互粘连,必须在尽可能 贴近胆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锐性、钝性分离4)手术结 束后,在文氏孔处将硅胶引流管放置,1天-3天后取出为 了加强预防感染,应当对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以4天-9天 为宜术后一天,患者可自主进食、下地活动等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 0 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 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甲组26例手术时间平均为(74. 59. 03) min,肛门排 气时间平均为(81.37.72) h,术后疼痛平均时间为 (63. 24 + 9. 67) h,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 23%,其中4例出 现切口感染。

乙组31例手术时间平均为(51.23. 27)min, 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5.44. 28) h,术后疼痛平均时间 为(23. 74. 33) h,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 45%,其中2例出 现切口感染乙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 短于甲组,并发症少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 05)o3讨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常表现为阵发性右上腹疼痛,呕吐、恶心、低热等,病症严重患者可产生胆囊穿孔、全腹炎症等, 出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巩膜黄染、脉搏加快 等症状,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 胁该病易并发胆囊穿孔,胆痿、胆囊积水和胆囊积脓等疾 病,并发较多因此,出现该病早期症状的患者应当及时去 医院就诊[3]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对发病48h内的该病 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优于发病时间超过48h的患者, 且疼痛、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加快恢复健康在本文研究 中,对发病时间超过48h的甲组和发病48h内的乙组进行胆 囊切除术治疗,乙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1・23・27) min,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5・44・28) h,术后疼痛平均时间为(23・74.33) h,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 45%,两组之间差异较大,表明发病48内积极的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 较好,与相关研究一致。

综上分析,在发病48h内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积极的实施 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 得应用参考文献[1] 郑楚娜,韦胜威,罗鸿雁•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 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 11 (12): 45-46.[2] 姚昆琛,刘星博,边雪峰,吐孙托合提•对108例老 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 医生.2013, 16 (18): 65-6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