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辽阳市十四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混有乙酸、乙醇杂质的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除杂B.往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检验FeCl2是否已氧化变质C.用漏斗从鸡蛋白、盐水溶液中分离出鸡蛋白D.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BaCl2三种无色晶体参考答案:C2. 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原予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C.若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元素最高正价一定相同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参考答案:B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元素的原子半径与电子层数及核电荷数有关,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核电荷数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小;B.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核素;C.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元素最高正价不一定相同;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解答:解:A.元素的原子半径与电子层数及核电荷数有关,电子层数越多,电子之间的负电排斥将使原子的半径增大,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引力也越大,将使原子的半径缩小,故A错误;B.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一定没有相同的质子数,否则为同一种元素,质子数不同,则为不同的元素,故B正确;C.若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元素最高正价不一定相同,如K和Cu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而K的最高正价是+1价,铜的最高正价是+2价,故C错误;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如K+和Cl﹣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而其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易错选项是B,注意两种不同的核素,如果质子数相同则中子数一定不同,如果质子数不同,其中子数可能相同,为易错点.3. 常温下,下列各组比值为1∶2的是 A.0.1 mol/L与0.2 mol/L醋酸溶液,c(H+)之比B.0.1 mol/L Na2CO3溶液,c(CO32-)与c(Na+)之比C.pH=10的Ba(OH)2溶液与氨水,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D.pH=3的硫酸与醋酸溶液,c(SO42-)与c(CH3COO-)之比 参考答案:D4. 向100mL pH=0的硫酸和硝酸混合溶液中投入3.84g铜粉,微热使反应充分完成后,生成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
则反应前的混合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0.02mol B.0.08mol C.0.10mol D.0.16mol参考答案:A略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2A (s)+B (g)=2C (g)+D (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一定大于0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其他条件不变,向纯水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都能抑制水的电离,降低水的离子积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参考答案:A解析:A、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说明:△H﹣T△S>0,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熵增大,要使△H﹣T△S>0,则△H一定大于0,故A正确;B、铜、铁、海水组成原电池,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铁做负极,被腐蚀,故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会加快船体的腐蚀速率;故B错误;C、水的离子积只受温度的影响,故C错误;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可以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故D错误;故选A.6.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 论A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C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D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HNO3分解成了NO2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Al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故错误;B、SO2气体也能使溴水褪色,故错误;C、因为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Na2CO3+CO2+H2O=2NaHCO3,因此溶液变浑浊,故正确;D、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本身被还原成NO,NO遇空气中O2转变成NO2,故错误。
7. 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 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5mol/LB .A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Na2CO3,NaHCO3C .B线中消耗盐酸0 < v(HCl) < 25m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OH-+H+=H2O H++CO32-=HCO3-D .B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112mL参考答案:D略8. 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 2CO2(g)+S(l) 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 SO2 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参考答案:D解析: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在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容器的压强在逐渐减小,故A错误;B.硫是液体,分离出硫,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所以不影响反应速率,故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抑制了二氧化硫的转化,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使用哪种催化剂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9. 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a极为负极B.当装置中某一块铜片的质量变化了12.8g时,a极上消耗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C.该装置中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2-2e-=2H+D.一段时间后,左边装置中溶液pH减小参考答案:D略10. 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F > HCl > HBr > HIB.微粒的半径:Cl-> Na+ > Mg2+ > Al3+C.电离程度(同温度同浓度溶液中):HCl > CH3COOH > NaHCO3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 > Fe(OH)3胶体 > FeCl3溶液参考答案:C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小苏打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2OH-=CO2+H2OB.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3NH3·H2O = Al(OH)3↓+ 3 NH4+ C.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D.过量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2NaOH = Na2CO3 +H2O参考答案:B略12.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参考答案:D解析: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二氧化硅用于生产光导纤维,结晶的二氧化硅(如水晶、玛瑙等)用作饰物,故A错误; B.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和盐时,通过蒸馏、蒸发等物理变化就能实现,提取溴、碘、镁等物质时,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故B错误;C.食品添加剂应适量添加,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故C错误;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其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可用于制取肥皂,故D正确.故选D.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N2和O3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 D.16 g CH4与18 g NH所含质子数相等参考答案: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A、从N2和O3的分子组成分析;B、根据甲基和羟基的组成原子的结构分析;C、常温常压下气体的Vm≠22.4L/mol;D、根据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和组成原子的结构分析.解答:解:A、相同条件下,N2和O3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N2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分子数相同,但N2和O3的分子组成原子数目不同,则所含原子数不等,故A错误;B、一个甲基含有的电子数为:6+3=9,一个羟基含有的电子数为:8+1=9,等物质的量时所含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C、常温常压下气体的Vm≠22.4L/mol,22.4LO2不等于1mol,常温常压下28gCO与22.4LO2所含分子数不等,故C错误;D、16gCH4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18gNH4+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1mol,所含质子数不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粒子的组成原子的结构特点. 14. 某工业生产经过以下转化步骤: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是一种新的硫酸生产方法 B.该过程中硫酸是催化剂 C.该过程中①、②是加成反应 D.该过程中③、④是水解反应参考答案:A略15. (2007·海南卷)《物质与结构》模块 (选考题)24.NaCl的晶胞如下图,每个NaCl晶胞中含有的Na+离子和Cl-离子的数目分别是A.14,13B.1,1C.4,4D.6,6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NaCl晶体结构。
分析NaCl晶胞结构图,n(Na+)=8×+6×=4,n(Cl-)=12×+1=4,n(Na+)∶n(Cl-)=4∶4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下:(1)第①步加稀H2SO4时,粗MnO2样品中的 (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O3-+ =MnO2+Cl2↑+ 3)第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