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云南省红河州个旧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对温度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20℃C.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2.某同学用分度值为0.1cm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到的数据分别是1.28cm、1.29cm、1.27cm、1.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A.1.295cm B.1.30cm C.1.28cm D.1.29cm3.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窗 B.铁轨C.路边的树 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4.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5.下列对声的应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有经验的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西瓜的生熟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跳动的情况C.利用声纳测海深D.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6.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早春,麦田里白雪消融 B.初夏,草地上露珠晶莹C.深秋,操场上秋霜涂抹 D.严冬,池塘里厚厚寒冰8.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 C.甲和乙 D.乙和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9.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朵的.10.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都会产生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11.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 减弱噪声.12.衣柜中防虫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融雪时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主要是因为雪在熔化过程中要 热.13.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而制成的.14.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15.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 的,而落水的剑相对于河岸是 的.16.(1)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cm= m; (2)0.5h= s(直接写出换算结果)17.小明同学从家乘公交车上学,车以54km/h合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了10分钟,到达了目的地,汽车行驶了 km.18.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 .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5个小题,共30分)19.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速度表的速度为 km/h.20.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21.小英同学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1)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者“非晶体”),海波的熔点是 ℃,海波的熔化时间为 min.(2)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22.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从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当地的海拔比上海 (选填“高”“低”).(设上海为标准大气压,沸点100℃)(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23.【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如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2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24.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应该选择 的.(填“较小”或“较大”)(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4)若AB段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是 m/s.可以看出小车在做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四、综合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共26分)25.一辆汽车行驶到A地,小明同学看到高速公路边有“距南宁120km”的提示牌,此时小明发现时间是10:15;车子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B地,小明又看到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提示牌,这时时间显示是10:45.求:(1)汽车从A地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这辆汽车的速度约为多少?是否符合高速公路限速规定?26.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速度为1500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s,求(1)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所走的路程为多少米?(2)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米?27.修远站在行驶的船上对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4s听到回声,若船向悬崖行驶的速度是5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有多远? 2016-2017学年云南省红河州个旧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对温度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20℃C.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考点】温度;长度的估测.【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0m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2B铅笔的长度略大于18cm,在20cm=200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 2.某同学用分度值为0.1cm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到的数据分别是1.28cm、1.29cm、1.27cm、1.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A.1.295cm B.1.30cm C.1.28cm D.1.29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一定,测量结果可能估读值不同,但准确值是相同的,如果准确值与大部分不同,则此测量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求其它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解答】解:比较四次测量值“1.28cm、1.29cm、1.27cm、1.34cm,除1.34cm以外,其它数值的准确值都是1.2cm,而1.34cm的准确值是1.3cm,所以1.34cm是错误的,应该舍去;物体的长度为L==1.28cm.故选C. 3.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窗 B.铁轨C.路边的树 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逆过程,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以“谁”为参照物.当然对于此类选择题,我们可以逐项分析,找到正确的选项.【解答】解:以车窗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车窗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小明相对于车窗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相对于铁轨、路旁的树及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所以以铁轨、路旁的树及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考点】音调;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有关.【解答】解:A、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的各自的乐器音色不同.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观察图示可知振幅相同,所以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观察图形,相同时间内,经过的周期越多,频率越大.振动物体往返一次叫一个周期.观察图示可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5.下列对声的应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有经验的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西瓜的生熟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跳动的情况C.利用声纳测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