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百问百答1 马铃薯栽培区域划分?一作区包括;H黑龙江吉林及辽宁大部,华北地区的北部山西北 部 陕西北部 内蒙古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 青海东部 新疆的天山 以北地区该地区在高纬度 高海拔地区,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 大,光照充足,生育期短,一年只种一季,既春种秋收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农谚有“十年九春旱”的说法 春天风大,气温低,晚霜结束迟,初霜来的早7 月份降雨集中在 种植上春季以保墒为主 提高地温,适时播种,争取早出苗,出全苗 为主一般秋季深耕蓄墒,早春顶凌细耙保墒,防旱抗旱保播种播 种时要适当加厚培土,防冻防旱,出苗前耢去覆土早中耕浅培土, 提高地温:多次中耕,逐渐加厚培土,为块茎的膨大创造条件同时 可减少晚疫病菌对块茎的侵害2 南方秋冬或冬春 马铃薯二作区的划分,生产特点?位于苗岭 南岭 武夷山以南的各省,包括广东 广西 福建 台湾 大部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既北纬 26 度以南,冬季平均气温 12~16 度, 此时恰逢旱季,南方水源充足,通过人工灌溉可提高产量该地区的 问题是不能生产种薯,马铃薯11、12月播种后,翌年的2~3月份收获, 收获后块茎无法储存到当年的 11 月份播种。
3 休眠期,意义?新收获的种薯即使处在最适合的发芽条件下也不能发芽,必须经 过一段时间的 休眠时间(2~4 个月),才能发芽从块茎收获到其顶 芽萌动一段时间称为休眠生长期短的幼茎比正常成熟的块茎休眠期 要长块茎处于7 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可以自然通过休眠,随温度 的升高休眠期相对缩短而提早发芽:温度控制在1~4 度块茎可以长期 不发芽4 块茎的生理年龄,一是休眠期一般在收获以后的1~2 月内处于休眠的块茎 二是顶芽优势期,约在块茎收获后的 2~4 月个月只有顶芽的萌发 中 部和基部的芽眼仍处于休眠状态的块茎;三是多芽期,约在块茎收获后的 4~5 个月,块茎上 中部的芽眼萌发, 具有 5~6 个壮芽的块茎:四是衰老期,收获后的6 个月以上的块茎具有许多衰老细弱的芽,块 茎失水薯皮皱缩5 打破休眠? 配制赤霉素时,需先用少量酒精溶解,然后再用水稀释至需要浓 度赤霉素的浓度一般在 2~10 毫克/千克,整薯催芽时,可用5、~10毫升/千克,浸泡5~10分钟切块时赤霉素的浓度要小一些,即 1~3 毫克/千克硫脲的浓度为 01%~03%,用溶液喷施或 短时间浸泡后,催芽当种薯带有细菌性病害时如环腐 青枯或 真菌性病害如晚疫病,切块后用赤霉素或硫脲浸泡催芽,细菌极 易广泛传播6 损伤芽在发芽?马铃薯块茎的每个芽眼有 3 个以上未伸长的芽中部较突出的是 主芽两边为副芽。
主芽先萌发,当主芽受损后休眠的副芽才萌发 一个有效茎可结 3~4 个块茎,一个芽眼可连续发出 3~4 次芽7 如何确定发芽期,管理的关键? 发芽期是从芽眼萌动 发芽到出苗一般为 20~30 天着时期生 长的中心是发根,芽的伸长和匍匐茎的分化,同时伴随着叶 侧 枝和花原基等器官的分化着时期是马铃薯建立根系 出苗,为 壮株和结薯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也是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基础, 其生长过程的快慢与好坏关系到马铃薯的全苗 壮苗 高产这时 期所需要的营养来源于母薯,通过催芽处理使种薯达到最佳的生 理年龄在土壤方面,应有足够的墒情充足的养分 水分 内原激 素等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强茎轴 根系和叶原基等的分化和生长8 如何确定马铃薯的幼苗期 栽培管理的关键? 幼苗期从出苗到第6 个叶或第8 个叶展平,俗称团棵,这个阶段 历时 15~20 天 此期根系继续扩展,茎叶继续分化和生长,并 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作养分幼苗期以根系和茎叶的生长为中 心,同时伴随着匍匐茎的形成 伸长 以及花芽的分化这时期植 株的总量生长量不大,但却关系到以后的发棵 结薯 和产量的形 成只有强壮发达的根系,才能从土壤中 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 分,供给地上部的生长,建立强大的绿色体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 促进块茎的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
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 重点是及早中耕,协调土壤中的水分和氧气,促进根系发育,培 育壮苗,为高产建立良好的物质基础9 如何 确定发棵期 栽培管理的关键?发棵期从团棵期开始到主茎的茎叶全部建成,主茎的封顶叶(早 熟品种一般为第 12 叶,中晚熟品种第 16~18 叶展平,早熟品种 第1 花序开花并发生第一对顶生侧枝:晚熟品种第2花序开花并 从花序下发生第 2 对侧枝,以及主茎上也发生部分侧枝,分枝叶 也相继扩展) 发棵期仍以建立强大的同化系统为中心,并逐渐转 向块茎生长为特点此期约经历30 天左右,该期是决定单株结 薯多少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重点是对温度 光 水肥进行合理调 控,前期以水肥促进茎叶生长,形成强大的同化系统;后期中耕, 结合深培土,控秧促薯,使植株的生长的中心由为主转为以地下 块茎膨大为主10 如何确定马铃薯的结薯期 栽培管理的关键? 结薯期是 主茎生长完成,并开始侧枝生长,叶面积达到最大值, 茎叶和块茎的干物质量达到平衡时,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 薯期这个时期的新生块茎是光合产物分配中心向地下转移,是产 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般维持30~50天 80%的产量就是在这个时 期形成的。
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防止茎叶早衰,尽量延长 茎叶的功能期,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和强度,使块茎积累更多的 光合产物11 如何确定马铃薯的成熟期当 50%的植株茎叶变黄时,进入成熟期12 如何确定马铃薯的收获期马铃薯结薯期间每延长1 天,每公顷可增产600~700千克因 此马铃薯的收获日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品种类型、市场需 求以及对块茎品质的要求等因素确定13 马铃薯生长需要什么样的土壤要求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疏松 透气性好 微酸性的沙壤或壤土 沙壤或壤土有利于耕作,透气性好春季受阳光辐射,土温回升 快,有利于马铃薯的适期早播,播种后即使出苗、生长和积累产 量,马铃薯高产记录多出现在这样的土壤中14 黏重土壤对马铃薯的生长影响 黏重土壤虽然保水保肥能力强,但是透气性差播种时,如土温 湿冷,切块在土壤中不能及时出苗,易造成烂种出苗后,往往 根系发育不良,近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块茎膨大,易产生畸形薯, 薯皮粗糙,商品性差苗期易发生黑胫病收获时如土壤中水分 过多而不能及时排除,由于缺氧,新生块茎的皮孔增大,细胞裸 露,极易感染细菌病害,导致腐烂15 沙性土壤对马铃薯生长有什么影响 沙性的土壤结构性差,水分蒸发量大,同时保水、控肥能力差, 因此多施用有机肥,以改善沙土的结构。
种植马铃薯时,春季土 壤温度回升快,可适时早播种;在无水浇条件时,应进行平作, 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不宜垄作,因为垄作时,土壤暴露于空气 中的面积大,增大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量沙性土种植马铃薯利 于中耕作业和收获即使降雨,雨过天晴,可立即收获,且块茎 腐烂率低只要水分适宜,适当增施肥料,可能获得高产,产生 的块茎表皮光洁,薯型规整,淀粉含量相对较高,商品性好16 马铃薯不同的生长阶段都需要什么样的温度 发芽:马铃薯通过休眠后,当温度达到5 度时,芽开始萌动,但 极为缓慢;7 度时开始发芽,但速度较慢;当温度达到 12 度左 右,幼芽生长较快,最适宜的温度为 13~18 度,用于催芽的温度 应在 15~20 度播种时,10 厘米土层的温度达到 7 度时,幼芽 即可生长,12 度以上即可顺利出苗茎叶生长: 茎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 16~22 度;日平均气温超 过 25 度,茎叶生长缓慢;超过 35 度或低于 7 度茎叶停止生长 当气温降到-1 度时幼苗则受冻害-3 度植株将全部冻死春季马 铃薯如过早出苗,晚霜未过幼苗常被冻死,在土壤中的块茎的侧 芽可重新发出,但延迟了生育和结薯期生育期缩短影响产量。
块茎的膨大和形成: 结薯期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块茎的形成和 干物质的积累马铃薯在这个时期对温度的要求非常严格,适宜 块茎生长的温度为 17~19 度昼夜温差大时,夜间的低温使植株和 块茎的呼吸强度减弱,消耗能量少,有利于将白天植株进行光合 作用的产量向块茎中运输和积累夜间较低的气温比土温对块茎 的形成更为重要,植株处于土温 16~19 度的情况下,夜间的低气 温有利于块茎形成和膨大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的昼夜温差大, 马铃薯块茎的呼吸强度马铃薯块茎大 干物质含量高 产量高夜 间气温在 25 度时 则块茎的呼吸强度剧增 大量消耗养分而停止 生长因此 块茎膨大期间 要适时适量浇水 调节土温 满足块茎 生长对土温和湿度的要求 达到增产的目的中原地区的春作马铃薯之所以需要早熟品种,是因为6 月中下旬 的高温到来之前,早熟品种已积累了较高的产量,基本达到生理 成熟17 什么叫梦生薯 什么条件下发生梦生薯 梦生薯是已出芽的块茎播种后,由于温度低等原因,未能及时出 苗,芽眼萌发出的芽在土壤中直接形成了小块茎,即通常所谓的 梦生薯形成梦生薯的主要原因是经过长期贮藏的种薯已度过了 休眠期并处于较老的生理年龄,或由于贮藏窖温度高,在窖中 的种薯已发出较长的芽子,加之播种过早,或覆土过厚,种薯长 期处于低温的土壤中而不能出苗,致使种薯中的营养向芽中 转 移,以至芽中积累了大量营养而膨大,最终产生了梦生薯。
另外, 凡是产生梦生薯的大部分种薯质量都不是很好的一般生长势较 弱也是原因之一梦生薯的形成,导致田间大量缺苗断条和减产, 因此 凡是早春气温低 土温升高缓慢的冰凉地区或山区,播种期 不宜过早,特别是催大的种薯 更不能提早播种,覆土也不宜过 深,,以免梦生薯的发生,造成大幅度减产18 光照对马铃薯的发芽生长和结薯有什么影响 光照的两层含义,一是光照的强弱,二是日照的长短马铃薯是 喜强光作物,较长期处于光照强度弱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株 生长细弱,叶片薄而色淡,光合生产率低,块茎小,产量低在 马铃薯生长期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形 成,也有利于植株茎叶等同化器官的形成,光合效率高,是高产 的基础光对芽的影响:光对块茎的芽伸长有抑制作用,度过了休眠期的 块茎放于散射光下催芽,可催成粗壮 绿色短壮芽,出苗整齐 健 壮;生理年龄处于多芽期时,在散射光下催芽,可使每个块茎产 生多个短壮芽,增加结薯数,获得高产,如进行种薯繁殖,可提 高繁殖倍数因此在散射光条件下催芽,使种薯产生 3~4厘米的 大芽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催芽的大芽基部,可见到有许多突 起的根点,播种后,当温度水分适合时,根点很快生根,吸收水 分和养分,使地上部分早发棵、结薯早 为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黑暗条件下,块茎发出细嫩的芽,极易折断,为减少播种时伤芽, 应将芽块放于散射光下练芽,待芽子变绿是可播种 光对茎叶生长的影响 马铃薯的幼苗期需要强光照、较短日照和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发 根 壮苗;发棵期在强光照、16 小时以上的长日照条件下和适当 的温度条件下 植株生长快健壮 茎杆粗壮 枝叶茂盛 形成强大 的绿色体,是块茎膨大和产量积累的基础;结薯期强光 短日照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块茎膨大和淀粉积累,有利于提高块茎产量 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马铃薯 生长条件非常符合马铃薯各生 育阶段理想的光照强度和光长,因此生产的马铃薯块大、干物质 含量高 产量高在强光、长日照条件下,有利于植株发棵 长叶, 种植过密时植株相互遮荫,光照不足,中下部叶片及早枯黄、落 叶,降低光合生产率,造成减产在强光照、较短日照条件下, 同一品种的植株高度较长日照条件下矮,匍匐茎变短在中原二 作区,秋播马铃薯处于日照短的生长条件下,应较春播马铃薯适 当增加密度光对块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日照长短不影响匍匐茎的形成,但 是短日照不但抑制植株的高度,而抑制匍匐茎的长度,匍匐茎顶 端膨大较长日照下早而快熟期相映提前有些品种在北方长日照 的一作区为中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