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72KB
约6页
文档ID:408414155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_第1页
1/6

第五章 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韩礼德(M.A.K.HaHiday )的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 理论之一,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并将在新世纪语言学研究中发 挥更大作用本文从伦敦学派及其奠基人弗斯的理论研究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迪和 传承关系谈起,对韩氏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主要观点、重要成员作一综合性述评,以理清它 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贡献1. 弗斯与伦敦语言学派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曾在伦敦大学学院的语音系同著名语音学家琼斯(Daniel Jones,1881—1967)—起做研究1938年,他受聘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并于1944 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普通语言学教授弗斯的语言学理论是他在伦敦大学工作期间形成 的,他和他的同事又长期在伦敦大学工作,因此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这个 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等 同为20世纪语言学界最为人瞩目的语言学派(王宗炎1985:94)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并建立了新弗斯学派韩礼德在伦 敦大学获得汉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于 1947 年到北京大学跟随罗常培教授学习汉语音系 学、词典学和比较历史语言学。

后来师从王力教授研究现代汉语方言 1949年回伦敦,被剑 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便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的弗斯教授弗斯的语言学思想对韩礼德的影响特别大弗斯(1957)认为,语言中的意义(即使用中的 语言项目的功能)非常重要,语言中言语产生的社会语境也非常重要弗斯受伦敦经济学院人 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1884—1942)语言研究的影响,强调言语使用的社会语 境,其目标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遗 憾的是,弗斯自己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他的观点后来在弟子韩礼德手上获得发展尽管弗斯的学术思想在很多方面有深刻见解, 给人启迪,但他并未形成一个连贯的理论框架对韩礼德这一代人来说,任务之一是把弗斯的 学术观点建立成一个能解释“什么是语言”和“语言是怎样工作的”这样一种完整的理论体 系韩礼德面临的任务是:怎样用关于情景语境的观点建立一个能把语言中的范畴和它们之 间的关系都解释清楚的语言学理论2. 阶和范畴语法在“现代汉语的语法范畴” (Halliday 1956)一文中,韩礼德建立了一个能比较好地处理语 言单位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

这篇论文代表韩礼德语言理论研究的开始他在文中提出,语 言中有三个语法范畴,即:单位(unit),成分(element)和类别(class)在这个分析框架中,“系统” 从属于“类别”韩礼德用汉语例子解释了单位与成分和类别之间的关系他还讨论到汉语 小句中“旧” (given)信息与“新” (new)信息的区别,并谈至“'系统”选择中的“盖然” (proba-bilistic) 问题可以说,这篇论文的初步理论框架为以后的系统功能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韩礼德虽然在上文中已提出一个能很好处理语言单位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式,但它并不是 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见Butler 1985: 14_15,王宗炎1985:136_148)这篇文章主要是对现代汉语进行研究,从那之后,韩礼德的研究开始真正进入普通语言学理论 领域 1961 年他发表了“语法理论的范畴” (Halliday 1961);一般认为,这是一篇能代表韩礼 德早期理论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韩礼德认为,语言学理论应该包含一个由相关范畴组成的 体系,体系中的范畴应该能解释语言材料 ;同时,这个理论还应该有一套把范畴和语言材料联 系在一起的抽象“阶”(scales)。

他指出,语言材料可以在不同的“层次” (level)上进行解释, 最基本的层次是“形式”(form)、“实体” (substance)和“语境” (context)实体指声音上或 书写上的语言表现形式,形式指把实体排列成有意义的格局,而语境则是把语言形式与它们的 使用场合联系起来的中间层次在这篇文章中,韩礼德还区分了“形式意义” (formalmeaning) 和“语境意义” (contextual meaning);前者指有关项目与其他项目在形式关系网络中的关系, 相当于信息理论中的“信息”;后者指一个语言项目与非语篇特征之间的关系韩礼德在这篇论文中对自己1956年(HaHiday 1956)的论点作了一些修正,并提出了四个 语法范畴(即:单位一unit,结构一struc-ture,类别一class,系统一system)和三个阶(即:级一rank,说 明一exponence,精密度一delica-cy)在这个修正模式中,“系统”是一个基本的范畴,而不再(像 在 1 956年的分析框架中那样)从属于“类别” ;原先的“成分”也变成了“结构” 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一修正的意义,我们来看看弗斯的一个重要观点。

弗斯受索绪尔的影响,认 为语言是由横组合(syntagmatic)关系和纵聚合(paradigmatic)关系两条轴组织起来的;他指出, 在横组合关系中,“成分”在有关层次上构成了“结构”而在一个结构中的特定位置上可替 换的“事件”(event)便形成了一个系统以Henry kissedHelen这句话为例,它有三个位置(即 SPC),占据这三个位置的Henry, kissed和Helen称为“成分”,这三个成分构成了横组合关系 中的语法“结构”;如果把kissed换成loved或hit,这三个词便成为可替换的“事件”;在这一 结构特定位置上的kissed, loved和hit构成了纵聚合关系中可供选择的“系统”韩礼德系统 功能语言学中的“系统” (systemic)一词就是从system这个词演变来的一般认为,韩礼德这篇论文(1961)奠定了阶和范畴语法的理论基础,也是韩礼德把弗斯关 于“结构”和“系统”的观点融入自己理论框架的一个表现韩礼德把“系统”当作一个基 本的语法范畴,这对后来系统语法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尽管阶和范畴语法作为一个理论还存在着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它问世后不久便被广 泛地应用于文体分析、 语篇分析和其他分析之中(见 Butler 1985:193_197)。

Fawcett(1974_6/2000年)所倡导的系统功能句法,也是在修改阶和范畴语法的某些做法后建立 起来的对于一种理论的推广,教科书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文献上看,在韩礼德理论发展 的早期,有两本书根据阶和范畴语法模式来讨论英语语法:一本是 Scott 等人(1968)的 English Grammar,另一本是 Sinclair (1972)的 A Course in Spoken English: Grammar3. 系统语法阶和范畴语法所描述的是语言结构的表层形式这对于一种语言学理论来说显然有欠 缺韩礼德在60年代中期已清楚地看到问题所在,因此也重新寻找改进理论的方法,其中一个 想法是通过代表深层纵聚合关系的“系统”这种较为抽象的机制来达到描述语言的目的 如前所述,韩礼德在1956年的文章中已引进“系统”这个概念,但其重要性是在1961年的文 章中才表现出来的在这个被称为阶和范畴语法的模式中,“系统”是一个主要的语法范畴, 在这个阶段中“系统”被看作是结构中特定位置上的可供选择的“单一集” (single sets),这 种意义上的''系统”与弗斯的''多系统”(polysys-temic)原则(Firth 1957)相一致。

1961年以 后,“系统”这个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中一点是,“系统”与“系统”的结合便构成了系 统网络有了“精密度”(delicacy)的概念,把单一的系统组成系统网络(system network)就没 有问题了精密度这个阶表示范畴的区别或详细程度,它不仅能使语义区别越来越精确,而且 可以表示一种依赖关系(dependency)在一个系统网络中,两个系统可以是没有依赖关系而并 存的(即simultaneity),也可以是有依赖关系的(即dependency),所以就有“合取” (both...and...choice)和“析取”(either...or...choice这两种关系若一个系统网络含有三个或更 多的系统,情况有时会复杂一些,但关系总是只有两种:并存关系和依赖关系1966 年韩礼德发表的“‘深层'语法札记” (Halliday 1966)通常被认为是系统语法的宣 言书,这篇有重大影响的论文表明:阶和范畴语法已被系统语法(systemic grammar)所代替在 这篇文章中,韩礼德对语言结构的“表层面” (surface aspect)和“深层面”(deep aspect)之间的 区别重新作了解释。

例如,他指出,特定单位中结构的成分之间的“顺序” (order)关系与横组 合关系中表层说明之间的“序列”(sequence)关系是不一样的,前者比后者更为抽象这是因 为,序列只是结构关系被说明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抽象成分(如主语、谓语、补语、状语)之间 的结构顺序关系代表着横组合形式中的更为抽象的方面例如 ,在 Henry kisses the girls everyday 一句中,四个成分的“顺序”关系是SPCA;无论我们说(a) Henry kisses the girls everyday, (b) Every day Henry kisses the girls还是(c) The girls Henry kisses every day, 四 个成分 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Henry 是主语 (Sub-ject),kisses 是谓语 (Predicator),the girls 是补语 (Complement),every day是状语(Adjunct)o但是,从表层的“序列”关系看,句(a) (SPCA)、句(b) (ASPC)和句(c) (CSPA)是不一样的在这篇文章中,韩礼德还认为,正如“结构”表示深层的 横组合关系一样,“系统”代表着深层的纵聚合关系。

系统中包含着特定功能环境中可供选 择的选项(option),对系统的描述实际上暗示着对深层横组合关系的表述因此,系统本身是处 于比较深的层次上韩礼德还认为纵聚合关系是首要的,因为这种关系构成了语言中基本的 深层关系1964至1971年是韩礼德的语言理论模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间弗斯的“系统”概念得到 修正,系统网络中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并存关系、依赖关系)得到确定系统网络被看作 代表着语言中深层的纵聚合关系用系统语法理论作基础而编写的英语语法书有Muir (1972) 和Young (1980)o Berry的两卷本(Berry 1975, 1977)也是根据系统语法的基本理论写成的,但 在理论阐述方面比Muir和Young更深一层约从1967年起,关于深层纵聚合关系和横组合关系的探讨便开始与语法的“功能部分” (functional components)联系起来韩礼德(Halliday 1968)看到了“功能部分”的重要性,并认 为这个功能理论应该能解释语言的内部结构,同时也能解释“为什么语言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韩礼德的这个观点渗透在他的整个系统功能理论中韩礼德的 论文(1968)第一次提出系统语法中的四个功能部分 ,即:经验功能,逻辑功能,话语功能,人际 (interpersonal,也称speech_func-tional)功能。

在韩礼德的另一篇文章(1970)中,上述四个术语作 了一些调整或改动: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被看作是“概念” (ideational)功能的两个组成部分, 话语功能被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